「華?北|科普」拇外翻可以不開刀嗎?

2017年11月09日 11:42    相關標簽:大腳骨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71109/1142521021-0.jpg

拇外翻畸形在民間有多種俗稱,如大腳骨、拇囊炎等,也有病人在初次就診時焦慮地主訴大腳趾跟部長了“腫瘤”。以上這些名稱描述的正是拇外翻蕞具特征性的臨床表現,由于拇趾外翻伴隨第壹跖骨內翻,第壹跖骨頭向足的內側膨隆,形成了一個影像美觀、又容易摩擦鞋面產生紅腫疼痛的“大菠蘿頭”。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71109/1142521636-1.jpg

正常足也有輕度外翻傾向,傳統認為拇趾向外偏斜超過15°就是拇外翻畸形。拇外翻盡管從字面上描繪的是一個二維的病變,但事實上拇外翻畸形是一個結合了多種足部病變的三維綜合畸形。除大腳趾外翻與拇囊炎外往往還伴有平足、橫弓塌陷、足底痛性胼胝形成、小腳趾騎跨(錘狀趾)、跟腱攣縮等。這些病變互為因果,導致了拇外翻的發生發展機制十分復雜,因此也有人稱之為拇外翻綜合征(圖1)。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71109/11425213V-2.jpg

(圖1)

中國人有吃苦耐勞的傳統,從前一般來就醫的患者大多已是非常嚴重的拇外翻畸形。但近些年來,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日漸提高,對于足部的健康問題也越發重視。曾有位年過古稀的老太太告訴她的床位醫生,她計劃下半年要和老先生一起去爬山,但近幾年“大腳骨”疼痛加重了,鞋很難買,走路也受到影響,所以這次下了決心手術,一定要先把腳治好,再去游山玩水。在接受手術治療的拇外翻患者中也不乏二十多歲的青年患者,他們畸形較輕,大多沒有疼痛,但出于美觀或是擔心畸形進一步進展的考慮決定手術治療(圖2)。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71109/1142524940-3.jpg

(圖2)

目前已有報道的拇外翻手術術式超過130種,這是因為目前還沒有哪一種術式可以用于所有的拇外翻患者。拇外翻病理類型很復雜,每一個拇外翻病人都不盡相同,個體化選擇治療方案是治療成敗的關鍵,拇外翻手術區域狹小,但卻是“修鐘表的手術”,十分精細,并非所有骨科醫生都適合開展拇外翻手術,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足踝外科醫生,手術復發率也可高達16%。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71109/11425343B-4.jpg

支具治療在歐美國家應用廣泛,但在我國還是新鮮事物,對手術有疑慮的拇外翻患者多了一個不開刀的選擇,也給足踝外科醫生的“武器庫”內添置了一類“常規武器”。支具治療拇外翻的共同原理是通過牽拉復位來延緩拇外翻進展甚至逆轉畸形;分散應力保護骨突部位以緩解疼痛癥狀,恢復足部行走功能從而改善拇外翻患者的生活質量。與手術一樣,拇外翻支具同樣種類繁多,患者在使用支具之前,必須先由足踝外科醫生仔細檢查并包括影像學評估后,選擇蕞適合的支具進行個體化治療。以下介紹幾種常用的拇外翻支具: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71109/114253JJ-5.jpg

(圖3)

順趾墊(圖3):放置于大拇趾與第二趾之間復合人體足趾側面形態的硅膠墊,可以使拇趾以及突出的拇囊部分復位,延緩拇外翻進展并緩解拇囊疼痛。但其缺點在于拇趾復位的同時卻將第二趾推向外側,可能引起第二趾的外翻畸形。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71109/1142533515-6.jpg

(圖4)

拇外翻牽拉器:分為日用型和夜用型,日用型(圖4)小巧輕便可置于鞋內,日用型配有鉸鏈裝置允許拇趾屈伸,方便日常行走;夜用型(圖5)則牽拉力較強,使拇趾固定于輕度內翻位。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71109/1142533492-7.jpg

(圖5)

趾托(圖6):部分拇外翻病人合并小腳趾的錘狀趾畸形(見圖1),卷曲的趾間關節受到鞋頂的擠壓產生疼痛從而影響日常生活。在畸形的小腳趾的趾間關節放置趾托可以復位畸形并保護了小腳趾不受鞋頂的摩擦。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71109/114254NO-8.jpg

(圖6)

無論是順趾墊、拉器還是趾托,都是通過牽拉復位來逆轉或延緩疾病進展,因此這一類支具僅適用于程度較輕,畸形柔軟而不僵硬的拇外翻患者,有學者報道夜用型牽拉器用于治療青少年患者有較好的療效。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71109/1142544T8-9.jpg

(圖7)

拇囊墊(圖7):拇外翻畸形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前足部位異常寬大,行走時突出的第壹跖骨頭與鞋面不斷摩擦,久而久之形成拇囊炎。某些拇外翻患者拇囊疼痛顯著,嚴重影響穿鞋與行走。拇囊墊的作用就是給紅腫疼痛的拇囊部位開窗減壓,在拇趾內側與鞋面之間筑起一道防護墻,緩解拇囊的疼痛。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71109/114254BG-10.jpg

(圖8)

胼胝貼(圖8):足橫弓塌陷是拇外翻合并的重要畸形,第二跖骨頭下陷使得本該粗壯的第壹跖骨頭承擔的體重轉移到了相對瘦弱的第二跖骨頭下,久而久之第二跖骨頭下出現厚厚的老繭并伴有疼痛,稱之為痛性胼胝。有的患者誤以為疼痛是胼胝造成的,去扦腳店或自行將胼胝去除,但這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并不能解除足底的疼痛,而胼胝在畸形應力的作用下又很快復發。胼胝貼雖然無法糾正塌陷的第二跖骨頭,但通過分散足底應力,能夠有效地解除胼胝疼痛,是簡便易行的保守治療辦法。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71109/11425412D-11.jpg

支具治療的優點在于幫助拇外翻患者有效地患者疼痛癥狀,恢復足部行走功能,改善生活質量,并規避了手術可能帶來的風險。但支具對于畸形逆轉的作用較為有限。無論是支具還是手術,拇外翻治療的根本目的是解除疼痛,盡可能恢復足部功能,改善生活質量。無論白貓黑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專題瀏覽: 大腳骨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