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被我們忽略的腳部健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類是地球上惟一一種具有足弓結構的高級動物,腳部也是人類身上蕞為精細的部位,雖然腳部在身體比例中所占不大,但是卻擁有身體四分之一的骨骼數。腳部有200多條韌帶,66個關節和40條肌肉,我們身體中的五臟六腑都和腳部的穴位有著緊密的聯系。通俗的來說,不適合的鞋不僅會引起腳部疾病,還可能造成包括脊髓、心臟。消化系統、大腦甚至關節等部位的疾病。
尤其對于女性來說,腳部的危害要及早預防。
大腳骨:中醫稱為拇外翻,其癥狀表現為大腳趾的內側突出,大腳趾向外側傾斜,嚴重的情況,第二腳趾會騎跨在大腳趾上,這類患者一般的疼痛在大腳趾上,優勢還伴有腳底板的強烈疼痛。
相對來說,女性由于腳步的韌帶結構較弱,經常穿高跟鞋或者尖頭的皮屑,所以發病幾率較高。所以面對拇外翻的情況,需要選擇適合的鞋子,還可以進行肌肉訓練等。需要注意的是,拇外翻可以選擇手術治療,但是拇外翻手術并不是整形手術,所以推薦保守治療。
崴腳:又稱為踝關節韌帶損傷,也是運動或者平時生活中較為常見的腳步損傷,情況嚴重的會造成踝關節骨折。一般崴腳之后,大家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正確的腳步固定和功能鍛煉,所以疼痛消退后,就開始正常運動,結果導致崴腳重復發生。
所以在崴腳之后,要立即停止活動,用冰塊敷住患處,防治腫脹。一般情況下,每次冰敷10-20分鐘,40分鐘循環一次一次。再有需要注意的是可以用彈力繃帶固定,這樣做可以有效的減輕腫脹,緩解疼痛。
腳后跟疼:中醫稱為跟痛癥,一般多發于喜歡運動的年輕人和中老年人。具體表現為清晨醒后腳底后跟內側的疼痛,多為鈍痛,尤其在清晨下床行走時蕞為嚴重。活動之后可以緩解,不少人一天內會頻繁發作。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多數是因為腳后跟內側的骨質增生(俗稱骨刺),應對方法是盡量避免穿著軟的薄底布鞋,多用溫水泡腳,有條件可以理療輔助,緩解局部的炎癥,緩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