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公益助力 拯救大面積燙傷瘢痕女童
微信求助引發愛心接力 拯救大面積燙傷瘢痕女童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 朱珊
在整形醫院,我已經工作十多年了,接診過很多的患者。但其中印象蕞深的,是一位名叫林些洋什吉的藏族小姑娘,她來自青海農村的一個貧困家庭,第壹次見到她的時候,我就記住了她,因為她長著一雙會說話的眼睛,非常的可愛。
然而在她清秀的臉龐之下,卻是大面積的燙傷瘢痕。這些位于胸部、腹部和下肢的瘢痕,使得小姑娘活動受限,行走不便。
燙傷前期的治療,早已讓這個本來就十分窘困的家庭負債累累。幸運的是,在愛心人士仁真卓瑪的資助下,小林些洋什吉輾轉來到了我們醫院。我們為她制定了三個療程的手術方案,并且很順利地完成了第壹個療程的手術。
然而在第二個療程即將開始的時候,孩子的父親卻告訴我,他們沒有錢再繼續治療了。原來,幫助他們的仁真卓瑪也病倒了,經濟上出現了很大困難。作為主管醫生,得知這一情況后,我趕緊向科主任劉元波教授反映,劉教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這個手術對孩子非常重要,如果不做,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甚至是心理的健康,費用的問題,我們再想辦法”。于是我們決定依然按原計劃將小林些洋什吉收入院并立即安排了手術。
一條微信引發的愛心接力
手術前,我無意間看到仁真卓瑪發布的為小林些洋什吉籌款的微信,她介紹了小姑娘的遭遇和目前的困境,貼上了那些觸目驚心的巨大瘢痕的照片,并附上孩子父親的身份證號、病歷以及銀行賬號。我不假思索地就把這條微信轉發到了我的朋友圈,并寫道:“這是我們的小患者,很可愛的孩子,看到她天真的笑容,常常很心疼。”發完之后,我就上了手術。
當我下班再次打開朋友圈時,頓時就被滿屏的留言和鋪天蓋地的轉發所震驚了。不到一天,就有上百人回應: 有的捐款,有的轉發,還有把捐款打給我,讓我轉交。有位朋友還發布了她先生帶著孩子,通過ATM機轉賬捐款的照片,她的小兒子留言給我說說:”希望小朱阿姨盡快給小姐姐手術,祝她早日康復。”
林些洋什吉的父親,是一位本分、淳樸的藏族農民,不太會寫漢字的他,卻讓女兒把每一位好心人的名字,和收到的每一筆捐款,都仔仔細細地記在小本上,拿給我看。那上面不斷出現的我熟悉的和陌生的名字,一次又一次感動著我。接下來的幾天里,在微信朋友圈這個虛擬空間里,愛心以指數級發酵,短短幾天,就籌到了五萬多的捐款。
對于我來說,這本是一次平常的轉發行為,但是我的朋友和我朋友的朋友的積極反應,反過來教育了我,讓我很受感動。我覺得他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內心一定和我一樣,除了釋放善意和盼望孩子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之外,沒有想過任何回報。在他們捐款的時候,在他們帶著孩子去轉賬的時候,他們的內心一定是火熱的,是充滿著信任和友愛的。
蕞讓我感動的是,一天我在查房,走到小姑娘床前,她怯生生地拽了拽我的衣角,硬塞給我一盒草莓,用她那并不太流利的漢語對我說:“阿姨,謝謝你……”。盡管這不是患者第壹次送給我水果,但這一次,我落淚了,我不僅僅是感動,還有深深的欣慰。這個小姑娘是這么懂得感恩,我相信:她一定會在今后的生活中盡力去關心和幫助她身邊的人。我希望她能夠帶著這份愛幸福地生活下去,把愛傳遞下去。
在這件事中,我其實只是一個橋梁,一邊是捐助者,一邊是被捐助者,我親眼目睹了愛和善良的光芒在人群中傳遞、在流動。在醫患關系日益緊張的今天,這次微信圈里小小的捐助事件,點亮了善良和信任的燈塔,給我帶來了巨大的鼓舞和前行的力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