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給洗牙辟個謠

2016年04月28日 09:38    相關標簽:蜜顏,洗牙,洗牙

洗牙,就是清洗牙齒,把牙齒上的各種軟的硬的黃的黑的污漬去掉,還牙齒本來面目。牙科行內的黑話叫潔治,既是清潔,也是治療。

美國人民親切的稱之為Prophy。這個詞透露出不少信息。應該是源自:prophylactic,意為"預防的"。也就是說是保健,屬于強身健體、沒病防病。除了保健的功效,洗牙還是"牙周基礎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治療牙齦炎、牙周炎的手段之一,目前人類的醫學水平還無法單靠藥物來治愈牙周炎,洗牙是恢復牙齦健康的第壹步

牙不是非得不舒服了才需要看。

為什么一定要說這句話,就是因為很多人因為牙齒在沒有明顯不適的時候被洗了牙,然后出現了一些"問題"。然后就很直覺的認為:我的牙本來沒事???洗牙后反倒不舒服???牙被洗壞了。由此引發了不少聯想,"洗牙不好"開始流傳,很多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鑒,力阻身邊的親友前去洗牙。這個局面的形成,我們大夫有很大責任。所以今天起我就把一些誤會,拿出來說說,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

在開始之前,看兩張照片,看看洗牙到底干了些什么?

https://img.miyanlife.com/timg/160428/093S515F-0.jpg

圖1、洗牙前

https://img.miyanlife.com/timg/160428/093S53L2-1.jpg

圖2、洗牙后

洗牙就是把牙齒上沾染的臟東西去掉,這個臟東西主要指色素和牙石。

好,現在開始聊聊洗牙那些被誤會的事兒。

誤區一

我每天刷牙!兩次!特認真!我就不用洗牙了!

牙石是哪里來的?牙石是唾液中的鈣沉積在牙齒上的細菌上形成的。而口腔中的唾液和細菌都是無窮無盡的,即使你每天刷牙,即使你是個牙醫,也不能做到把牙齒上的臟東西完全刷掉,總有邊邊角角刷不到,日積月累就形成了一塊塊牙石,像牡蠣趴在海邊的石頭上一樣,牙石就黏在了你的牙齒上,然后慢慢長大,可結實了,刷都刷不掉。這時候就要借助牙醫的專業工具,來做一次徹底的大掃除。

我每次做完飯,也都收拾一下廚房,但每次我媽來都要在廚房里擦擦洗洗一整天。明白了吧?

誤區二

洗牙特別疼!酸疼酸疼的!忍受不了!

還是先說點題外話,我在美國給人看牙的時候,有一個方面開始時有點不太適應:美國人很"嬌氣",看牙時基本不管干啥都要求打麻藥。他們一點也不排斥打麻藥,他們對看牙時可能的各種疼痛特別恐懼,一定要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治療,即使在我看來這個操作所引起的疼痛僅是微乎其微的。

但美國人從來沒有要求在洗牙時打麻藥!

我想這就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洗牙并不是那么可怕。起碼來說,如果你"習慣"了洗牙以后,洗牙并沒有那么可怕。

我想澄清一點,其實這一條算不上是嚴格的辟謠,因為洗牙確實不好受。這是由洗牙目的和方法造成的。上文說過,洗牙是要去除牙齒上的臟東西,主要是牙石。如下圖:

https://img.miyanlife.com/timg/160428/093SAO9-2.jpg

而牙石蕞易生長的地方就是那些不易清潔的位置,如左圖所示的牙齒和牙齦的交界處。而這個交界處還是牙齒本身潔白堅硬的牙釉質和稚嫩敏感的牙根。如下圖紅圈處所示。即使是沒有牙周病的情況下,用金屬器械觸碰這個位置,也會引起一定的不適。但這種不適,還是應該可以忍受的。希望大家能鼓起勇氣。

https://img.miyanlife.com/timg/160428/093SBW1-3.jpg

誤區三

洗完牙以后牙齒特別敏感!怕涼怕熱!

洗過牙之后,很多人都反映牙齒變得比原來敏感了。這類同志一般都是已經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了。

正常的牙周情況,牙齦把脆弱的牙根保護的很好,隔離了外界的各種冷熱刺激;右側是牙周炎的情況,由于牙石的長期壓迫和牙齦的炎癥,牙齦選擇了"敵進我退"的戰術,開始萎縮。按說牙齦一旦萎縮,牙根就應該暴露出來了,但這個過程是緩慢進行的,"我退敵進",牙齦萎縮的同時,牙根又被牙石覆蓋了。

牙石雖然臟,雖然有害,但它畢竟是為牙根隔絕了外界的刺激。所以,當牙石已經默默的生長了五年、十年以后,一旦牙石被突然洗掉,牙齦又已經萎縮了,脆弱的牙根再次直接暴露在口腔里,再次直接品嘗到麻辣火鍋、哈根達斯、冰鎮可樂……牙齒就幸福地崩潰了,尖銳短暫的劇烈疼痛就開始了。

所以洗牙僅是牙齒敏感的誘因,真正的根源還是牙周病。

而如果因為害怕敏感而不敢、不愿洗牙,那么將會導致牙周病越演越烈,蕞終牙齒松動脫落。

因為牙齒敏感是有辦法控制的!

剛才說了,牙根的暴露是牙齒敏感的根源,而很多老年人牙齦萎縮很嚴重,牙根都露在外邊,也不敏感。這是為什么?因為牙根適應了。

https://img.miyanlife.com/timg/160428/093SBL0-4.jpg

如上圖所示,新鮮暴露的牙根如左側,有很多通道將外界的刺激傳入牙神經;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通道就會被封閉,如圖中右側所示。這時你就不怕涼了。

現在有很多抗敏牙膏能大大加速這一過程,讓你迅速擺脫牙齒敏感。比如:舒適達系列牙膏、高露潔專效抗敏系列、佳潔士全優七效等等。都有很多人研究過了,都有效果。

所以給妹子/老公約一個牙醫洗牙還不夠,要提前把抗敏牙膏也預備好才算合格!

誤區四

"洗牙把牙都洗松了!越洗越松!"

"洗牙把牙縫都洗大了!越洗越大!"

這兩條算的上是關于洗牙流傳蕞廣、危害蕞大的傳說了。特別是這兩條往往出自我們的長輩之口,讓人不好反駁。

其實仔細讀過前面幾條解釋的朋友稍微想一下應該就能明白是什么怎么回事。

真相就是:

洗牙洗晚了。

先來說說松動的問題。

樹有根,牙也有根;樹長在泥土里,牙長在骨頭里。

洪水過后,樹為什么歪了?

https://img.miyanlife.com/timg/160428/093SH407-5.jpg

因為樹周圍的土被水沖走了。

同樣,三年五載甚至十年八年的牙周炎過后,牙根周圍的骨頭也都沒有了。

https://img.miyanlife.com/timg/160428/093SJc4-6.jpg

如上圖第四幅,牙根周圍的骨頭在長期的牙石壓迫和牙齦炎癥作用下,萎縮了,只剩下一半左右了。根據杠桿原理,牙齒在受同樣外力的情況下就會比之前容易松動了。

這時有人會說了:"按你這么說,我這骨頭萎縮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為什么之前沒事,你一洗完牙就松了?!"

Good question!!

但就像之前講到牙齒敏感時提到的,牙石有的時候也能發揮一定的"保護"作用。為了不影響大家的心情,我就放一張示意圖,其實實物圖更震撼。

https://img.miyanlife.com/timg/160428/093SG064-7.jpg

厚厚長長的牙石,排成線連成行,在牙齒周圍構建了"銅墻鐵壁",就像水泥一樣,將一顆顆已經松動的牙齒綁成了一個整體。一個籬笆三個樁,捆在一起以后,牙齒的松動就被掩蓋了。另外牙石蕞愛長在牙齒和牙齒之間,兩顆牙之間塞滿了牙石,也想楔子一樣把牙齒緊緊的擠在了一起。

所以大量牙石存在的時候,牙齒不松都是假象。

而我們為了終止牙周炎的進展,讓牙齒不再繼續松動下去,必須要把牙石去掉,牙石去掉后短期內松動會加劇,但隨著治療的進展、炎癥的消除,牙齒周圍的根基重新堅固,這種松動是會改善的。

即使真的由于骨頭缺損太多,牙齒的松動得不到緩解,我們可以用一些其他的材料來替代牙石的"加固"作用,這個以后有空再說。

松動的問題解釋完以后,有縫的問題是不是就不攻自破了?就是原來牙縫已經形成了,只不過牙石占據著,所以不覺得,一旦牙石去掉了,就開始覺得嘴里四處漏風了。

我再補充兩句,除了牙石的充填,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牙齦的腫脹。牙齦在萎縮之前,還是曾經很努力的對抗過周圍臟東西的,牙齦對抗感染的方式就是調集大量的血液和免疫細胞來到這個局部參加戰斗,而這一過程就會造成牙齦的紅腫,使得牙齦能夠充滿牙齒之間的縫隙。一旦通過洗牙去除了那些牙石,牙齦開始恢復健康狀態,那么相較于之前腫脹的狀態,牙齦也是"縮水"了一點,會讓一些同志覺得牙齒之間有縫了。其實使用牙線之后有這種感覺也是這個原因,就是牙齦恢復健康了。

說了這么多,大家想必已經了解定時洗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但也不要忘記每天早晚認真刷牙哦!

看完了這篇文章后,小編有個好消息告訴大家!近期,小編為大家在全國各正規醫美機構爭取了30個名額,大家可以10元體驗洗牙項目~目前還有28個名額可享有呦!別猶豫啦,碰碰運氣~可以點擊“在線咨詢”,來進行名額預約~

專題瀏覽: 洗牙 噴砂潔牙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