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八大誤區,你都了解嗎?

2016年04月25日 11:29    相關標簽:蜜顏,洗牙,洗牙

  其實現在大家都越來越重視牙周健康,也知道平常的刷牙已經完全滿足不了我們對牙齒的要求,而洗牙也越來越為人所知,很多人通過洗牙來保持牙齒干凈,維持牙齒健康,然而也有很多人對洗牙有不少誤區,今天就給大家解釋洗牙八大誤區,這些你了解嗎?

  誤區一:"我每天都認真刷牙,沒有牙周病,不需要洗牙。"

  牙齒難免有死角

  專家解讀:刷牙再好,難免會留有死角,時間長了就會形成牙石,特別是一些牙齒不齊、長期吸煙和喝茶的人群。牙石一旦形成,就容易聚積致病細菌,進而引起牙周炎癥,時間久了,還會因牙周炎癥影響身體健康。因此,蕞好一年洗一次牙,容易長牙石的牙周炎患者蕞好半年甚至3個月就洗一次。

  誤區2:"洗牙會讓牙齒松動。"

  松動現象并非洗牙所致

  專家解讀:這種情況在本來牙石就比較多的患者中容易出現。其實松動現象并非洗牙本身所致。這些患者本來牙周病就較重,牙槽骨已吸收,牙周的纖維被破壞,牙齒已經松動。由于牙石的"夾板效應"而得到暫時的"支撐",平時感覺不到牙齒松動。牙石被"洗掉"后,牙齒變得"孤立",于是又重新出現了松動,實際上洗牙正是把導致牙齒松動的因素去掉,接下來對松動的牙齒還應該采取進一步的牙周治療。

  誤區3:"洗完牙后,牙齒會疼痛。"

  洗牙過程中的酸痛

  專家解讀:一般情況下會有兩種疼痛:一種是洗牙過程中的酸痛。牙石常聚集于牙齦緣、牙頸部,而牙頸部比較薄弱,離牙神經距離近,所以在洗牙時會感到酸痛。另外一種就是洗完牙一段時間內有些人會感到冷熱刺激敏感。牙石去除前阻擋了外界的刺激,去除后這些敏感因素通過牙齒結構上的一些通道直接刺激牙神經,就會出現敏感癥狀,但這種癥狀是暫時的,幾天或一兩周后就會逐漸消失。

  誤區四:"洗牙會損傷牙齒。"

  正確操作不會損傷牙齒

  專家解讀:超聲洗牙機頭本身對牙齒沒有切削功能,正確規范操作是不會損傷牙齒的。但如果操作不當,比如加壓或在牙齒一個部位停留時間過長,就會出現輕微劃痕。洗牙之后一般都要進行拋光,可以彌補一些細微的粗糙面,否則很容易色素沉著或沉積牙石。

  誤區5:"洗牙會出很多血。"

  認真刷牙洗牙才能消除炎癥

  專家解讀:其實出血的多少往往是炎癥程度的反映,這種情況類似刷牙出血,不能因為出血就不去刷牙或洗牙,相反,只有認真刷牙、洗牙才能消除炎癥,炎癥控制或消除后出血會減輕或消失。另外,在洗牙時混有潔牙機頭噴出的水及唾液,也會造成出血很多的假象。

  誤區6:"洗牙后牙縫變大了,牙齒變長了。"

  洗牙去除了牙石

  專家解讀:牙石的堆積、牙齦的炎癥會導致牙齦的局部腫脹填塞牙縫,洗牙后去除了牙石,牙齦腫脹逐漸消退,牙縫就變得明顯了,舌頭舔起來牙齒的輪廓也更明顯,感覺牙齒變長了。

  誤區7:"洗牙過程容易傳染疾病。"

  洗牙一定要去正規的診所或者醫院

  專家解讀:這個話題蕞常被人提起,其實只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選擇專業的醫生,器械消毒嚴格,就能避免傳染疾病。

  誤區8:"洗牙就是給牙齒美容。"

  洗牙不是簡單的美容

  專家解讀:實際上,洗牙是通俗的說法,專業術語稱"潔治",并非是一個簡單的美容行為,而是嚴格的醫療行為,是牙周病治療的基礎,只有選擇專業的人士操作,才能規范治療,同時也能減少過程中的不適,避免交叉感染。

看完了這篇文章后,小編有個好消息告訴大家!近期,小編為大家在全國各正規醫美機構爭取了30個名額,大家可以10元體驗洗牙項目~目前還有28個名額可享有呦!別猶豫啦,碰碰運氣~可以點擊“在線咨詢”,來進行名額預約~

專題瀏覽: 洗牙 噴砂潔牙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