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上的小黑點是什么?為何摳不掉?別讓自己的小聰明毀了一口牙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這樣的經歷,吃糖多了之后,牙齒就會慢慢形成小黑點,一開始不覺得有什么,后來這顆牙齒隱隱作痛的時候,我們才意識到這就是蟲牙,如果吃糖之后不好好刷牙就會導致齲齒。但是實際上,并不是吃糖才導致齲齒。
如果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煩惱,你不用擔心,經研究表明,齲齒已經成為困擾人類時間最長、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
TED科普曾經發布一個視頻,外國的一對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具一萬五千年前的人類遺骨,這具遺骨上的牙齒布滿了洞,經他們研究發現,這具古遺體的牙洞所形成的原因,和我們現在人類的齲齒所形成的原因很相似。
那么我們的牙齒為什么會變成齲齒呢?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探索,醫學專家們終于發現了這些"元兇"以及他們的作案過程。
研究發現表明,某些特定細小的細菌,微生物群,長期在我們的口腔里“生活”就會導致齲齒。這些細菌在我們新生兒時期就有了,通過大人的親吻傳播,等到我們的牙齒生長出來,它們會在牙齒上形成菌落。
在日常生活中,根據我們吃的食物以及糖分的攝取量,某些微生物過量就會導致齲齒的產生。而吃過多的甜食,會引起口腔細菌過剩,這也被成為變形鏈球菌群。
就像人類一樣,這些細菌和微生物也很愛糖分,它們從中獲取能量源。消耗糖分產生乳酸,吸附在牙齒的牙釉質上,雖然人類的牙齒很堅固,但牙釉質不能承受這種乳酸,時間久了會一層一層的腐蝕牙釉質,形成一個個黑點,這時,人類的牙齒已經變成了淺齲齒。它們已經悄悄的完成了第一步,它們利用酸性物質,殺出了一條通往牙齒第二層牙本質之路。
只要通過過牙齒的第一層防線,接下來只需要更多的能源與時間就可以繼續將牙齒形成更多的空洞,被人類的牙齒變成了中齲齒。
當牙齒損傷之后,牙神經逐漸暴露,被食物中的冷熱刺激下,有事會產生疼痛,人類才有所發覺,這時牙齒的損傷程度可能已經到達了深齲齒。
嚴重些,隨時產生如牙髓炎、根尖周炎等更多的牙齒的疾病。
那么產生齲齒后,該如何治療呢?齲齒的形成是一個長時間由淺到深的一個病變過程,雖然細菌在我們口腔里已經開始"大作戰",但是我們根據不同程度、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對策。
1藥物治療
兒童時期,乳前牙齒的淺中齲齒,都可以用藥物來治療,成年人中,如果你在恒牙還沒有成洞的淺齲齒,那么你不用擔心,只需要通過藥物來抑制齲齒的發展。
2各種充填術
對于已經形成實質性的牙齒,充填術是目前應用最廣泛且效果好的方法,醫生會先除齲壞組織和失去支持的薄弱牙體組織,按照一定要求將窩洞制成合理的形態,然后以充填資料恢復其固有形態和功能。
這種充填術適用于后牙和隱蔽部位的前牙洞,如果是前牙和不承受咀嚼力量的后牙洞,有的醫生也會用復合樹脂充填術,如果牙體缺損較多,也會選擇酸蝕法光敏復合樹脂充填術。
3嵌體修復
嵌體修復,就是用金屬或其他材料制成與牙齒窩洞適合的修復體,鑲嵌在洞內。
如果你的后牙合面較大的窩洞或者出現,后牙有折裂的情況,以及鄰合面洞充填無法修復與鄰牙的鄰接關系的情況可以選擇嵌體修復。
那我們如何避免齲齒?
1勤刷牙,消除口腔里的殘留細菌。2少吃含糖食物,阻斷細菌的能量源
3盡量少吃過硬的食物,以免牙齒受損受到磨損,平時飲食應多攝入富含鈣、無機鹽等營養食物,盡可能食用高纖維粗糙食物,增加牙齒的礦物質給牙齒更堅固的保護層保護牙釉質。
4定期一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以防忽視牙齒中的黑點。
從我們的孩童時期,就開始跟齲齒作斗爭,這場戰役長達一輩子,雖然細菌有時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悄悄作祟,但只要我們有意識的反復檢查牙齒,及時發現問題應對問題,牙齒問題也沒有那么可怕,不要因為不疼就心存僥幸而不肯看牙醫,這樣的小聰明會慢慢毀掉你一口牙的,一定要盡快重視起來。
看完了這篇文章后,小編想告訴各位求美者,其實醫美整形行業內的潛規則很多,真與假、專業與非專業真的要抉擇好!變美和毀容有可能就在一個決策之間…文章內也不便多說…想知道如何分辨是不是選擇的醫院和醫生是正規的,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小編再和大家詳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