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肌筋膜復合組織片治療先天性重度上瞼下垂

2018年12月19日 12:46    相關標簽:眼瞼下垂手術

先天性上瞼下垂是由上瞼提肌功能減弱或消失而導致上瞼部分或全部喪失抬舉、睜眼的功能。表現為雙眼或單眼的下垂。上瞼下垂分為輕、中、重度3級。目前,臨床上矯正先天性上瞼下垂的方法較多。輕、中度上瞼下垂, 一般采用縮短上瞼提肌或增強上瞼提肌力量即能達到滿意結果;重度上瞼下垂需經外科手段矯正,主要是借用額肌的力量來達到提升上瞼高度的目的。

常規按眼外科術前準備,并在術前完成對上瞼下垂程度和提上瞼肌肌力的測量、額肌肌力的評估。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對于單側上瞼下垂的患者,若健側上瞼為單瞼者,其健側上瞼可以同期或Ⅱ期行重瞼成形術。在顳部較隱蔽的頭皮處設計長約3.0cm切口,獲取顳肌筋膜復合組織片,即于顴弓上約3.0~4.0cm頭皮處,避開顳部血管,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層至顳淺筋膜下疏松結締組織,自顳淺筋膜下至顳肌之間切取約1.5cm×3.5cm的顳肌筋膜復合組織片(包含顳淺筋膜下疏松結締組織及肌膜),放入生理鹽水中備用(圖1)。

額部切口,一般設計在眉上緣中部,長約1.0cm。切開皮膚后,于額肌表面向上剝離約1.5cm。瞼部切口線按重瞼線設計方法進行,一般于上瞼緣上方5.0~7.0mm,用眼科鑷輕輕地將上瞼皮膚上推,出現自然的重瞼皺襞線,觀察重瞼線流暢、雙側基本對稱后用亞甲藍標記重瞼線。沿標記線切開皮膚深至瞼板,顯露瞼板上緣,去除1.0~2.0mm寬的瞼板前眼輪匝肌及瞼板前脂肪組織;從瞼部切口至眼輪匝肌和眶隔筋膜之間,自下向上與額部切口間打造一個寬約1.5cm隧道。將備好的顳肌筋膜復合組織片,根據上瞼板的弧度將其一端修剪成弧形,并用5-0絲線固定到瞼板上緣,切口按重瞼成形術的方法貫穿縫合。復合組織片的另一端則通過預備的隧道在眉上緣切口穿出,通過牽拉復合組織片,調整好上瞼提升的高度和上瞼的形態,使其達到一個滿意的位置(輕微過度矯正1.0~2.0mm)后(圖2),將復合組織片的另一端固定于額肌表面,直接縫合額部切口。術畢,通常用一種暫時性的下瞼縫合線上提固定于眼瞼閉合狀態,以防角膜暴露。術后早期常規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7d拆線。?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1219/124611I48-0.jpg

顳肌筋膜復合組織片的選取,也是由解剖學特點所決定的。在額部,額肌起于帽狀腱膜,肌纖維向前下方止于眉部皮膚并與眼輪匝肌交錯,額肌收縮時可提升上瞼。在東方人中,由于顱骨的前額較平,使得眼球前突明顯。因此,在解剖學上額肌懸吊技術更適合于東方人上瞼下垂的矯正。

顳部在顳區的皮下組織與顳肌之間包括多層筋膜組織,由淺入深分為顳淺筋膜、顳中筋膜和顳深筋膜深層。顳淺筋膜是額頂枕部帽狀腱膜向顳區的延續。顳深筋膜多層融合層為顳肌筋膜固有層,其在融合線下分為顳深筋膜淺層和深層,兩層間為顳淺脂肪墊,分別附于顴弓內外側面。顳深筋膜淺層又稱為顳中筋膜,顳深筋膜深層又稱為顳肌筋膜。顳淺筋膜與顳肌筋膜之間由多層的疏松結締組織構成,從而使得頭皮可以輕易滑動。因此,在切取該筋膜時應同時包括其周圍疏松的結締組織筋膜,以形成復合的顳肌筋膜組織。由于攜帶這些組織一體進行復合移植,其筋膜組織與周圍受床組織再血管化的能力更強,易于成活;這些組織還可起到類似腱鞘的作用,當睜眼時,移植的顳肌筋膜以更小的阻力在隧道中輕松滑動,并且在“腱鞘”的保護下避免了顳肌筋膜與周圍組織的粘連,從而避免了粘連引起的動力衰減,在移動時也不會形成肉眼可見的線性條索,使其外觀達到滿意程度。

利用顳肌筋膜復合組織片治療重度上瞼下垂,此術式中隧道位于眼輪匝肌下和眶膈前,因此,在額肌上抬帶動顳肌筋膜復合組織片移動時,能夠使其受力方向與原本的上瞼提肌方向非常接近,使之更接近于自然狀態,從而避免了可能的兔眼畸形、瞼球分離等并發癥的發生。與經典的闊筋膜懸吊術相比,其供區筋膜的切取在頭皮內,隱蔽性好,外觀不遺留可見的瘢痕,患者容易接受,而且手術方便,在同一術野內即可完成全部手術操作。

看完文章后,小編想說,其實所有眼部項目都是一樣的,由于每個人的基礎不同,選擇的醫生不同、設計的方案不同等因素,術后效果自然也是不同的。所以想要獲得滿意的效果,建議大家多多參考眼部整形案例,并且謹慎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設計方案,這樣才能讓自己變成你理想中的樣子呦~想看更多案例的寶寶,可直接點擊“在線咨詢”,找我們的美麗顧問就能輕松獲取各種案例哦~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