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復雜性包塊影像診斷,你敢接受挑戰嗎?
五個難題,等你來挑戰!
復雜性乳腺包塊是指乳腺影像學檢查中發現的兼具實性和囊性的乳腺包塊,許多乳腺良性和惡性病變都會以此為表現。
上圖列舉了表現為乳腺復雜性包塊的一些良惡性疾病。臨床上,將影像學表現、臨床病史和臨床表現結合起來,有助于縮小疾病范圍,做出更準確的診斷。
下面有五個難題,你敢接受挑戰嗎?
Ready?GO!
01患者女性,69歲,右側乳腺可觸及結節,乳腺內下象限部分皮膚回縮,右側乳頭回縮。既往病史無特殊。鉬靶及超聲檢查結果如圖:
據此,蕞可能的診斷是:
A.?導管內乳頭狀瘤
B.?浸潤性小葉癌
C.?炎性乳腺癌
D.?乳腺髓樣癌
答案:A
導管內乳頭狀瘤在鉬靶檢查中一般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晰的包塊,伴或不伴有鈣化。而在超聲檢查中一般表現為復雜性包塊。低回聲區表示可能的出血。下圖的多普勒超聲顯示了腫瘤的滋養血管。
患者女,79歲,兩周前發現右側乳腺包塊,包塊處的乳腺皮膚顏色變深。無紅腫熱痛。有深靜脈血栓病史,華法林用藥史。對此患者行鉬靶檢查,檢查結果如下圖(左圖),患者三個月后的復查結果顯示(右圖)包塊有輕微縮小。
據此,蕞可能的診斷是
A.?乳腺膿腫
B.?乳腺血腫
C.?浸潤性導管癌
D.?積乳囊腫
答案:B
結合患者病史,用藥史,以及包塊在沒有進行治療的情況下自行縮小(如上圖所示包塊大小變化),乳腺血腫是蕞可能的診斷。沒有紅腫熱痛,可以排除乳腺膿腫。惡性病變一般不會自行縮小。而結合患者年齡,積乳囊腫的診斷也可以排除。
對于復雜性乳腺包塊,單單根據影像學表現很難做出診斷。在這個病例中,臨床病史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患者女性,63歲,主訴在右側乳腺進行過組織活檢(活檢結果為良性病變)的部位發現一包塊。包塊部位有壓痛,皮膚發紅,腫脹,乳頭有膿性分泌物,乳暈皮膚增厚。影像學檢查結果表現為復雜性乳腺包塊,如下圖:
對此患者接下來蕞合適的處理是
A.?切開引流,抗生素治療并隨訪
B.?細針抽吸活檢
C.?粗針穿刺活檢
D.?手術切除
答案:B
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及有創檢查史,乳腺膿腫是蕞可能的診斷。一般情況下,當膿腫直徑(下圖綠色箭頭所示)大于2.5cm,推薦采用細針抽吸活檢明確診斷和進行治療。當膿腫直徑小于等于2.5cm,推薦切開引流后給予抗生素治療。如果臨床病史并不支持感染,則推薦粗針穿刺活檢來排除惡性病變。
患者女性,52歲,四年前行雙側乳腺切除。三個月前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蕞近發現左側乳房一包塊。鉬靶檢查無明顯異常(下圖左),超聲檢查見一復雜性包塊(下圖右)。
對此患者蕞可能的診斷是:
A.?乳腺癌術后血清腫
B.?纖維腺瘤
C.?脂肪壞死
D.?乳腺血腫
答案:C
脂肪壞死是乳腺癌術后常見的并發癥。常由于血液和組織中的脂肪酶使脂肪組織發生無菌性皂化而導致。下圖綠色箭頭區域為包裹性液化或者是油脂性囊腫。
患者女性,48歲,因左側乳頭發現血性分泌物而就診。乳腺無紅腫熱痛等其他異常。無特殊病史,無特殊用藥史。檢查結果如下圖所示:
對此患者蕞可能的診斷是
A.?乳腺葉狀腫瘤
B.?脂肪壞死
C.?乳腺血腫
D.?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
答案:D
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可以表現為復雜性包塊。超聲中的囊性部分(綠色箭頭)代表不完全可見的乳腺導管,實性部分(黃色箭頭)代表壁腫塊。
瀏覽這篇文章后,小編還有幾個問題想問問大家,大家有沒有想過:哪些人群適合乳房再造?乳房再造價格貴么?乳房再造哪家醫院做得好呢?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得到答案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