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拔我的智齒會面癱嗎?
在我們的門診日常診療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患者朋友帶著一張片子來問:“醫生,我在當地診所想拔智齒,結果拍片后醫生告訴我,我的智齒和神經挨的很近,弄不好可能會面癱,建議我到大醫院看看~~”這樣的問題的作為口腔醫生,尤其是從事牙槽外科(主要從事拔牙)的口腔醫生基本上每天都會遇到,原本看待這個問題見怪不怪了,多數患者經過解釋,可以取消疑慮,很好的規避風險完成治療。但是今天遇到一位患者的疑問,讓我們醫護人員苦笑不得,難以伺從。源于在和一患者溝通之后,患者最后拋出一個問題:要是傷到神經了,你們醫院和醫生會不會對我負責?溝通不暢,我們的醫患關系全劇終。誠然,這樣的問題和要求對于患者角色來說,可能是“理所當然“的,尤其是現如今很多人把醫療看作一種消費品時,更加催生了這樣的要求和想法。但是,這樣的要求,對醫生來說,猶如泰山壓頂,絕大多數醫生對這樣的患者都是選擇避而遠之,在當今的醫療環境當中會選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這個問題。
首先,什么是面癱?
看圖
面癱(facial paralysis),通俗的講,是面部肌肉癱瘓或者面神經癱瘓,是負責面部表情和功能的肌肉的面神經發生病變或損傷,失去相應的神經支配后,肌肉收縮功能出現障礙引起的面型不對稱的改變。根據神經支配的范圍自上而下外觀表現為同時出現或部分出現額紋消失、眼瞼不能閉合、上下唇向對側歪斜等,極大的影響面容。發生面癱的原因通常有面神經受病毒感染、腫瘤侵犯、意外傷、中樞神經病變、醫源性損傷等,因此,引起面癱的是面神經。
讓我們先認識一下和智齒挨的很近的神經是什么神經?
大家一定知道有“牙神經“這么個東西存在。那么牙神經是哪里來的呢?通過下面的圖片可以看出,牙齒是長在牙槽骨里面的,每個牙齒都有神經支配,人類的下頜骨內有一個管道,管內走行著一個神經主干,叫做下牙槽神經,它是大名鼎鼎的三叉神經的一個分支的分支,下牙槽神經在下頜骨內走行過程中會發出細小肉眼不可見的分支進入牙齒里面,就形成了所謂的”牙神經“,而神經的主干會繼續前行,通常會在下頜骨中段穿出下頜骨,進入唇頰部的軟組織內,最后司職唇部的感覺功能。

總結下:和智齒關系密切的神經是下牙槽神經,下牙槽神經的上級是三叉神經,而和面癱發生直接有關系的是面神經,三叉神經和面神經是完全不同的神經(分布如下圖),前者主要是感覺神經,后者主要是運動神經。
既然拔牙不會導致面癱,為什么還會有牙醫會告訴患者說拔不好可能會導致面癱呢?筆者認為可能的原因是:部分牙醫對三叉神經和面神經解剖知識不了解,在咱們國內,好多牙醫可能是“祖傳”的,沒有經過很規范的系統解剖知識學習,從而造成誤傳,而至今不了解面神經和三叉神經解剖知識的牙醫不占少數。拔智齒雖然不會發生面癱,但拔智齒卻可能會傷到下牙槽神經
小編給大家發福利了,近期,小編為大家在全國各正規醫美機構爭取了50個名額,大家可以1元體驗牙齒健康檢查~目前還有38個名額可享有呦!別猶豫啦,碰碰運氣~可以點擊“在線咨詢”,來進行名額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