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CBCT評估“根膜種植牙”術后唇側骨量變化
拔牙后唇側牙槽骨會出現明顯改建,顯著增加了唇側牙齦退縮的風險,面對患者日益增加的美學要求,不少學者提出了各種拔牙位點保存方法來改善拔牙后牙槽骨改建,以往研究數據表明即刻種植并不能有效阻止頰側束狀骨板的改建,甚至出現更多的唇側骨吸收。Paolantoni和Covani等發現單純即刻種植不能完全阻止牙槽骨改建,其減緩牙槽骨吸收的效果也不確切。為減少美學區唇側骨板吸收,Hürzelere提出 “根膜技術”,采用此原理的目的是通過保留部分牙根來保存種植體頰側邊緣的牙周組織。此外,Davarpanah 和 Szmukler-Moncler在5例患者的研究中報道,與粘連牙根結構共同存在的種植體在負重后12~24個月內沒有出現任何特殊的病理癥狀。
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充分的臨床證據證明“根膜技術”可以改善美學區單顆牙唇側牙槽骨板的改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口腔科孫聰、譚蕾醫生,究采用了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通過CBCT對比分析“根膜技術”(保留唇側牙片)和傳統不翻瓣即刻種植型即刻種植術對美學區單顆牙唇側骨板尺寸變化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治 療 方 法根據納入排除標準 共選入3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實驗組行“根膜種植牙技術”(n=15)和對照組行傳統不翻瓣即刻種植型即刻種植 (n=15),利用錐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評估分析兩組美學區單牙種植術后6個月種植牙唇側牙槽骨板尺寸的變化。
術后6個月兩項指標平均值分別:實驗組厚度(1.15±0.27)mm ,對照組厚度(0.83±0.13)mm;實驗組高度(2.59±0.21)mm ,對照組高度(1.82±0.18)mm,術后6個月單牙唇側牙槽骨高度和厚度兩組平均尺寸變化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
3 結 ?論
采用“根膜種植牙技術”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在自然愈合中發生的頰側骨板的吸收,對美學區單顆牙唇側骨板有相對理想的保存效果。
看完了這篇文章后,小編知道大家最關心的不光是種植牙怎么做,對于價格是否合理也是十分在意的!市面上種植牙的收費價格也各不相同,那么你所在的地區種植牙什么價格才是合理的呢?導致這個價格不同又因為什么呢?如果想要知道您所在地區最劃算的項目價格,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來詢問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