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一女子輕信朋友圈微整形,后悔不已

2016年04月28日 23:53    相關標簽:蜜顏,微整形,注射

整形美容已經不再是新鮮詞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整形作為改變自己的秘密武器。借著這股東風,朋友圈里也冒出各種"微整形工作室",聲稱只需打幾針,或幾個小手術,就可見效。然而記者了解到,這些"微整形工作室"存在從業人員沒有相關資質、使用藥品來源不明、醫療環境堪憂等諸多問題。

4月25日,經過前期的暗訪,記者聯合南昌市東湖區衛生監督部門,對其中一家"微整形工作室"進行了查處。

https://img.miyanlife.com/timg/160428/23532160B-0.jpg

女子隆鼻不料隆成歪鼻

"我有個朋友在微信朋友圈經常發布一些微整形的廣告,說自己去韓國學習了一段時間,我看到她發的對比圖就心動了。"近日,南昌市民李小姐決定嘗試一下,"不用動手術,只需要打幾針就可以,費用也可以接受"。

"一直以來,我對自己的鼻子很不滿意,覺得太塌了。"李小姐告訴記者,她來到某"微整形工作室",希望可以隆鼻。"朋友告訴我,只要打一針玻尿酸,就能讓我的鼻子挺起來,只需要2000多元。"李小姐說,在這個由出租屋改造成的工作室內,她接受了玻尿酸注射。

幾天后,李小姐發現自己的鼻子真的挺起來了,"不過是歪的,我都沒法見人了"。又氣又怕的李小姐立即找到朋友,討要說法。"蕞后,對方又給我打了一針溶解酶,我的鼻子才變正常。但從此以后,我再也不敢相信這種微整形工作室了。"

想要整形還得熟客介紹

聲稱自己的整容效果明顯,卻把顧客的鼻子弄歪了,這樣的"微整形工作室"究竟是什么來路呢?4月23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在新浪微博上,只要查詢"南昌微整形",就能找到近百個相關用戶,這些用戶的微博內容,大多與微整形有關。"本店承接玻尿酸隆鼻隆下巴,豐太陽穴、額頭,蘋果肌、嘟嘟唇,瘦臉除皺自體脂肪填充,雙眼皮,眼袋,縮鼻翼、抽脂等,并招收學員。"在一名微博用戶的自我介紹上,標明了各項整形美容項目。

隨后記者根據相關信息,添加了該用戶的微信。"我們的醫生都是從韓國的專業機構學習過,保證有資質。"對方稱自己的工作室名為"南昌悅容美顏工作室"。

當記者表示,可否去店里進行詳細咨詢時,先前還在推銷自己的工作室,卻變了副腔調。"如果沒有熟客介紹,我們不會告訴你,也不會做你的生意。"

緊接著,記者又通過微信聯系上數家"微整形工作室",談到進店咨詢時,都被對方以"沒有熟客介紹"為由拒絕。

既然是開店做生意,自然是顧客越多越好,然而要成為這些"微整形工作室"的顧客,還要有"門檻",這不得不令人心生疑竇:他們做的生意,是否合法?

出租屋改成"微整形工作室"

23日下午,記者來到南昌市東湖區勝利名座小區,在該小區的入口處,一名為"韓菲美顏工作室"的招牌掛在顯眼處。根據招牌上提供的信息,記者聯系到了工作室老板,"現在有時間,如果想要咨詢,可以直接上樓。"根據該老板的指引,記者才發現工作室的具體位置。

經過觀察,記者發現該工作室由一套兩室一廳的出租屋改造而成,客廳是客戶接待與咨詢處,其中的一個房間被改造成手術室。當記者提出想要參觀一下時,被工作室老板拒絕。

"我對自己的鼻子不滿意,不知道有什么辦法可以改善?"記者向老板咨詢隆鼻事宜。"如果打玻尿酸隆鼻,打完就能看到效果,立竿見影。"老板介紹,此項目價位會根據玻尿酸的品質有所浮動,"蕞低是1899元,蕞高要2799元"。為了打消記者的疑慮,工作室老板強調自己"曾去過韓國進行培訓,有相關資質,是專業的"

手術環境惡劣觸目驚心

這家"微整形工作室"是否真像老板所說的"專業"呢?4月25日,記者聯合南昌市東湖區衛生監督所的執法人員,來到該工作室。"經檢查,該工作室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其工作人員沒有《醫護人員資格證》,屬非法行醫。"東湖區衛生監督所醫療監管科科長王正告訴記者。

在20平方米左右的手術室內,安放著兩張病床,在床頭的櫥柜內,堆放著數包醫療器械,包括一次性注射器、醫用紗布、棉簽以及手套。在一張病床下,堆放著三箱氯化鈉注射液。

更觸目驚心的是,在病床旁的手術準備臺上,散落著一些手術用具,未經過任何消毒,直接放在毛巾上,其中部分鐵質手術用具,還可以看到點點銹斑。手術室內的垃圾桶里,使用過的一次性口罩、注射器、輸液器、紗布以及棉簽等垃圾,未經過任何處理,直接暴露在空氣中。

"按理說,手術室對衛生狀況要求很高,消毒、滅菌等程序必不可少。如此差的手術環境,對患者來說存在非常大的風險。"在查處過程中,執法人員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直搖頭。

https://img.miyanlife.com/timg/160428/23532225A-1.jpg

屬非法行醫 被現場取締

"對于該工作室,我們在去年年底就已經注意到,但由于其位置隱蔽、老板警惕性太高,一直未查到具體位置。"王正告訴記者,經過查處,執法人員收繳了鹽酸腎上腺素、麻醉藥、玻尿酸以及注射器械等兩大箱藥品與器械,并當場開具執法通知書。

"對于其非法行醫的行為,我們要取締該經營場所,調查其非法收入,收繳違法所得。"王正說,其中部分藥品屬進口藥品,工作室必須提供其合法來源,若無合法來源且鑒定其為假藥,衛生監督部門將會移交至藥監部門。若涉及違法犯罪,還會將其移送至司法機關,王正說,"希望廣大市民擦亮眼睛,不要去這種無證無資質的醫療美容機構。同時,希望廣大市民若發現類似的無證工作室,積極主動向衛生部門進行舉報。"

極易發生各種醫療事故

"在此類無證無資質的微整形工作室進行整形,風險極大。"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療美容科主任易陽艷告訴記者,由于相關從業人員未經過系統、科學的培訓,行醫場所環境惡劣,很容易造成各種醫療事故。

"單就注射來說,從業人員應取得執業醫師資格,還要進行相關培訓。"易主任向記者介紹,若從業人員不了解人體的解剖層次、血管走向,不能把握注射層次和用量,很容易將玻尿酸等藥品注射進血管,造成血管栓塞。"此外,局部皮膚壞死、視力下降也是微整形中容易出現的醫療事故,嚴重的可導致失明甚至死亡。"

此外,由于這些非法微整形機構無法從正規渠道購買玻尿酸等藥物,便會從國外代購甚至走私,"藥品的來源不明,甚至真假都無法判斷,擅自使用,風險極大"。

對于部分微整形從業人員口中所說的"韓國培訓",在易主任看來,此類培訓并不代表其具有行醫資格。

(江南都市報)

北京市衛生監督所通報,該市2015年查處非法醫療美容案件數量較2014年上升58%,主要集中在違法人員利用微博、微信等工具招攬顧客,非法從事微整形等醫療美容服務。記者發現,微信朋友圈確實存在此類情況。違法人員通過招攬幾名接受過所謂微整形培訓的人員,穿上白大褂,利用改造的出租屋,放上一張美容床,就變身成為“微整形”私人工作室。再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經營范圍和效果圖,由于打出了比正規醫院價格便宜、環境私密等因素,吸引了不少顧客。(4月13日《北京青年報》)

相較傳統電商,微商具有門檻低、成本省、傳播廣等優勢。借助微信的強社交屬性,他們在朋友圈里搭建起一個虛擬“購物街”。與朋友圈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帶來的危害相比,微整形關系當事人的身體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稍有不慎,不僅可能會美容不成反毀容,甚至還會為此付出生命代價。而消費者想維護自身權益,也困難重重,很可能出現人財兩空的局面。
微整形成為“危整形”,一方面折射出當前很多消費者消費觀念的偏頗,人們相信朋友推薦,同時想要花較少的錢達到既快又好的整形效果;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相關監管的盲區。謹防朋友圈的微整形成為“危整形”,需要人們睜大眼睛,提高安全消費意識,在選擇整形美容時謹慎、小心,不因價格優惠或廣告吹噓而盲目輕信朋友圈里的廣告,用理性的消費行為來保護自己。同時,更需要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多措并舉,強化“有形”的監管。
經濟新常態下的微商發展趨勢,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提出了挑戰,相關方面有責任做好法律監管和日常服務管理工作,讓“互聯網+”在安全、規范中得到健康發展。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