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F在面部年輕化中的應用——來于自身血液用于自身皮膚

2017年06月16日 01:01    相關標簽:

如何運用CGF進行面部填充。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70616/0101393112-0.jpg

一、PPP凝膠與CD34+細胞混合注射填充

由意大利Silfradent(塞法登特)公司生產的Medifuge 200變速離心系統離心靜脈血13分鐘后,蕞上層約2ml為PPP(貧血小板血漿),將2mlPPP分裝于2個1ml B-D注射器,隨后置入Silfradent專用加熱裝置,75℃加熱5-7分鐘后PPP受熱變性為凝膠態,取出注射器,室溫冷卻10-15分鐘左右。再用三通管將其與0.5ml CD34+細胞充分混合。所得混合物的注射要點在于:(1)注射層面位于皮下層。推薦皮下層注射的理由在于,該混合物中的PPP凝膠能起到填充、增加局部容積的作用,而CD34+細胞作為活性成分可以促進皮下組織、皮膚再生及血管化,當PPP凝膠代謝吸收后,CD34+細胞組分仍能發揮生物學效應,且皮下注射隧道越多,人為創傷越明顯,CD34+細胞促進再生修復能力也越強,因此,“多點、多隧道”的注射方法更加有效。玻尿酸的注射部位可以位于骨膜上層次,但不建議將該混合物注射于骨膜上層,主要原因在于PPP凝膠在體內代謝吸收很快,大約數天至一周左右注射后的體積即會明顯變小,而CD34+細胞無法明確促進骨骼及骨膜上組織新生,因此骨膜上注射意義不大。

PPP凝膠與CD34+細胞混合注射填充顳部后效果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70616/01013930J-1.jpg

二、液態CGF(LPCGF)注射填充

LPCGF不僅可以注射于皮膚層促進皮膚新生,也可以皮下注射起到面部填充作用。 LPCGF是液態性狀,填充于皮下存在兩大問題:(1)液態物質支撐作用差,難以達到填充效果;(2)液態物質流動性強,受重力作用,極易向低處流動。解決這兩大問題的方法主要有:(1)可以先在皮下層注射一部分LPCGF,然后再注射一部分PPP凝膠與CD34+細胞混合物,這樣既能保證一定的支撐力,亦能保證足夠量的生物學活性物質;(2)建議在皮下組織盡量減少隧道,用鈍針注射,單個隧道能夠較好地維持LPCGF在一定容積的孔道內,不至于隨意流動,并適度過量注射以彌補LPCGF從注射孔道流出損失一部分,術后局部可用敷貼固定數日至一周加以塑形。

LPCGF注射填充眉間靜態性皺紋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70616/0101404161-2.jpg

三、松散凝膠態CGF注射填充

離心CGF的試管有一種為白色帽管試管,該試管內壁光滑,無抗凝劑,離心后室溫靜置20分鐘左右,其中的CGF變為松散的凝膠態,這種凝膠態一旦形成,使用普通的注射器針頭已經無法推動注射。因此,可在其“似凝非凝”狀態時使用鈍針進行皮下注射填充。這種方法的好處在于能夠保證一定的支撐性,且該性狀CGF為具有完全生物學活性的物質,在促進組織再生方面優勢明顯,與加熱變性的PPP凝膠有著本質區別。但這里仍然存在一個未知點需要繼續研究,就是注射進去的“似凝非凝”狀態CGF是否能夠繼續凝結,變得支撐力更強?

四、玻尿酸與LPCGF混合注射填充

玻尿酸擁有良好的支撐力,但不具備促進局部組織再生能力;LPCGF促進局部組織再生能力較強,但支撐力不足。將兩者混合后注射填充,既能達到優勢互補目的,又能在玻尿酸逐漸代謝的過程中緩釋LPCGF,從而取得持續發揮生物學效應的作用。

利用CGF行面部注射填充,很難做到“畢其功于一役”,盡管每次注射后即刻填充效果可以顯現,但來的快,去的也快。促進局部組織再生及容量增加需要多次注射的生物學效應累加,通常需要3-4次注射填充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一旦效果顯現即能得到較為長時間的維持。

事實上,在既往的研究中,將PRP與脂肪混合提高脂肪存活率的研究已經不少,總體效果也是值得肯定的,CGF作為第三代自體血液濃縮制品,有著更大的優勢,但與脂肪的聯合應用尚未見諸報道,其中的驚人之處值得期待。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70616/0101404238-3.jpg


專題瀏覽: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