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4萬塊給牙齒做完根管治療,正畸醫生讓我把它們都拔了
這是我戴上牙套的第N天。
我還沒有完全習慣嘴里有異物說話的感覺。最近這段時間,約會少了,飯局少了,有天被好友拉著去吃宵夜,她坐在我對面拿了一串剛烤好的魷魚須,撒著孜然和辣椒粉,金黃色油光泛著誘人光澤,我默默端起面前的疙瘩湯,喝了一大口。
然后喊服務員加菜,來盤烤茄子。軟軟糯糯,咬起來比較方便。做矯正,牙齒一受力,咬起東西來就很疼,所以最近吃的最多的東西是粥、豆腐和茄子。等過段時間牙齒適應了應該就可以恢復正常飲食啦。得知我去做了正畸,很多也想做牙齒矯正的朋友都來詢問我相關的事情。索性決定寫篇文章,記錄一下自己從小到大在牙齒這條路上踩過的坑。我以前常常開玩笑說“沒有為牙齒痛哭過的人 不足以語人生”。至少沒經歷過那種窸窸窣窣困擾人的疼痛是幸福的——在過去的20多年里,有大半的時間我都在和牙齒做斗爭,從小到大唯一心愿就是希望可以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
我有很多顆蛀牙。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從記事起我就不停的在壞牙——補牙——壞牙再補牙這樣的惡性循環里。因為這個事,我媽有段時間還責怪我姥姥姥爺,說她不在家,都是老人太寵孩子,老給糖吃造成的。事實上,我自己是真的超級愛吃糖和甜食。愛吃到什么程度呢,我的枕頭下面以前都會偷藏幾顆零散的糖果,睡覺睡到一半,迷迷糊糊的狀態下,都會掏出來吃。小時候對于口腔健康的意識也差,不知道吃完東西要及時刷牙。
所以在我和我家人的眼里,我的蛀牙完全是因為愛吃糖而造成的。直到去年,我在北京某家口腔醫院做根管治療,我的主治醫生汪大夫告訴我,因為我的牙齒咬合紊亂所以食物殘渣很難被清理干凈,咀嚼功能很差,即便完全戒糖也難免保證不會再出現蛀牙情況。
當時我其實已經有想做牙齒矯正的想法,但我理解的是,不管將來做不做矯正,都要先把壞牙看了。這個邏輯聽起來沒毛病吧???我和我的全科醫生也溝通過,決定先把嘴里的壞牙都治好……于是,開啟了一條漫長的看牙之路。從2018年七月份到2019年二月份,大概花費了7個月時間,我依次做了以下這些項目:根管治療、打樁、補牙、做冠。
不知道有沒有小伙伴做過根管治療。我覺得做根管,真的,好痛苦啊!!!根管治療是通過清除牙齒根管里的炎癥牙髓和壞死物質,進行適當消毒,拿藥物充填根管,用來防止之后牙齒再出現病變的一種手段。許多人的蛀牙沒有很嚴重,補牙就可以了,但針對一些過度消耗的蛀牙或者牙髓壞死的牙齒,還是得做根管治療——前牙一般是有1~2個根管,后牙是3~4個根管,我治療的都是后牙。
3顆牙齒,10個根管治療,每顆牙齒差不多需要就診三次左右。加上我中途出差等情況,光根管治療,就拖拖拉拉治療了四個月左右。真的比較疼。即便打了麻藥,還是有部分牙髓神經會疼,一抽一抽的那種疼。
別人都說打麻藥疼,但我每次都求醫生一定要給我打夠分量的麻藥,比起牙疼,打麻藥的疼我可以忍!(但放心好了,醫生會按照醫囑科學用量)在這個過程里醫生告訴我,我的牙齒情況糟糕,治療起來難度大,主要原因是我小時候去補牙看牙治療了很多次,但牙神經沒有處理干凈……具體的專業細節我不知道怎么描述,但大意相當于,車壞了去修車,輪胎補丁沒打好就繼續上路了,后來再修車,不僅要補新窟窿還要把過去沒弄的部分重新修繕。小時看牙的時候,整個鎮子上,最出名的只有一家牙醫診所。放在當年看技術確實不錯,但畢竟條件有限,所以給到的治療確實沒有今天這些口腔醫院的醫生更為專業。
所以推薦現在大家看牙一定要去正規口腔醫院。做完根管以后繼續進行了牙齒打樁,顧名思義,就是往牙根里填充物質來保證牙體足夠堅固。我打的是纖維樁,不易斷裂。之后又補了5顆牙,給3個治療好的牙齒做了臨時冠。
整體算下來,七七八八,差不多花了四萬塊錢左右。每周去醫院看牙刷卡時心都很痛。當時我安慰自己說“沒關系,壞牙看完就可以做矯正了”,于是,在治療完牙齒之后,我在同一家醫院看了正畸醫生。他們給出的方案是,不拔牙,通過片切和拔智齒來做磨牙后推。但是我的牙齒屬于擁擠比較嚴重的。這個方案算下來的時間至少要三年,才可以完成。我覺得不太靠譜……這半年來就又看了一些醫院和醫生。
后來去了團子給我推薦的一家口腔醫院,通過3D數字化掃描和醫生的專業分析,最終給了我兩個治療方案供選擇:
1、拔掉一顆擁擠的門牙,整體做磨牙后推,時間大概在2年左右。但過程當中我那幾顆本身就很脆弱剛治好的牙齒可能會出問題,因為牙體缺損較大,難以保證將來這些牙齒的壽命,嚴重的話,之后還要面臨種植牙等問題。(推薦無托槽隱形矯治器,類似隱適美)
2、拔掉3~4顆壞牙,通過矯正來排齊牙齒收縫,時間大概在2年半左右。剛開始聽到拔牙的這個方案我顧慮蠻大的,但和醫生聊過之后放心很多,在專業領域里涉及到矯正拔牙,通常會優先拔掉壞牙、智齒或者4號小牙,我的這些牙齒將來要面臨的問題很多,在詢問過不少專業人士之后,大家都比較推薦拔掉壞牙的這個方案。(推薦傳統金屬托槽)問題是,這些牙齒都是我去年花費了半年時間,浪費我四萬塊血汗錢,咬著疼,換來的牙齒啊嗚嗚嗚嗚。現在告訴我,白看了……都拔掉。我的內心真的是崩潰的!但經過大概三天左右的時間,我最終還是選擇了2號方案,所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我之愛牙,也要為之計深遠啊。畢竟牙齒是未來還要跟我朝夕相處幾十年的存在,站在長遠角度來看,確實是第二種方案更加穩妥一點。將來也不會再涉及壞牙的修復治療。
唯一心痛的是那四萬塊錢,就這樣白白打水漂了。所以最近很多朋友來和我咨詢牙齒矯正的事情,我給出的建議都是,不要上網瞎查資料,不要自己琢磨,去醫院,拍牙片!不管你的牙齒是什么情況,如果你有想做矯正的打算,就一定要先找專業正畸醫生來看。用曉明哥的話說就是:聽我的,就這樣,你不要倔強。一定要先去看正畸醫生!一定要先去看正畸醫生!一定要先去看正畸醫生!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正畸醫生相當于整個牙齒治療的軍師,如果你沒弄清楚方向,就冒冒失失上了戰場,像我這種花時間又花錢到頭來發現全是無用功,搞錯了對象,殺錯了敵人,就太悲催了。
現在想想,四萬塊錢可以買2個GUCCI最新款的秋冬包包,100多支香奈兒的口紅,多少頓火鍋烤串大盤雞啊……何必去花錢買罪受。不能想,一想我就感覺自己要心痛到窒息。好在我這人比較心大,想想,就當自己花錢買了一段經歷吧。(強行安慰自己)講真話就是特別后悔,如果我先去看了正畸醫生,在確定方案之后去做系列治療,可能這四萬塊錢也足夠矯正+治療了,說不定到現在,矯正時間也過了一半。所以,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關于醫學問題不要妄加揣測。通過自己這些年關于牙齒的各種經歷,我總結了3點“防雷指針”,想要和大家分享。雖然不一定適用于每個人,但可以作為參考。
1、不要小看蛀牙,一定要趁早看。千萬別拖著,越早治,越不疼,還越省錢。
2、凡是涉及到比較復雜的牙齒問題,一定要找權威醫院、專業醫生。盡量面診去看,聽醫生分析你的牙齒情況。如果涉及到牙齒矯正最好多看幾家,多聽多對比,每個醫生的治療方向和所擅長的也不一樣,其實就和談戀愛差不多,要找合適的自己的。
3、該來的總會來,逃避不是辦法。從青春期開始,我媽就催我矯正這個事情了,為什么拖這么多年,主要原因是怕疼。我是那種超級怕疼的體質。再加上從小對牙齒的陰影導致我長大以后,路過口腔診所,都會不自覺的抖一抖……但聽我的,如果是非做不可的事情就還是要趁早做。
我戴了一段時間的牙套了,因為是傳統金屬托槽,所以前幾天很磨嘴,說話都是大舌頭。為什么選擇金屬托槽改天和大家細講。
疼嗎?疼,但還可以。每個人的情況和身體素質不同。有人真感覺不疼,有人覺得還行,但像我這種忍痛能力極低的人還覺得可以撐得住,就放心啦。你永遠比你自己想象中要勇敢。按照傳統觀念里所謂的“矯正黃金期”,我今年二十多歲,其實已經過了。但在這里也必須要和大家說明,成年人做矯正,沒那么難,因為牙齒能不能矯正不是看年齡,而是看你的牙周情況。最后。我還挺感謝矯正這件事情的。因為它讓我覺得,不管過去的人生里我們出了什么茬子,是挑錯了專業,談戀愛不順,或者是選擇了一個不那么喜歡的職業方向,甚至是“不滿意自己”。都沒關系。我們有隨時隨地可以改變和重啟的權利。這個太重要了,只要你覺得自己OK,那就沒有什么可擔憂的。
做牙齒矯正是2019年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啦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都好好愛護自己的牙齒哦如果你有什么牙齒問題,也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看完了這篇文章后,小編有個好消息告訴大家!近期,小編為大家在全國各正規醫美機構爭取了50個名額,大家可以低折扣搶購隱適美矯正呦~目前還有18個名額可享有呦!別猶豫啦,碰碰運氣~可以點擊“在線咨詢”,來進行名額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