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眼皮術后 怎么區分肉條和腫脹?|眼部修復
雙眼皮術后,除非天生強悍體質,基本都要腫一段時間,腫脹的眼皮像毛毛蟲一樣。正常的腫脹和同樣腫著出現的肉條,讓很多人都分不清,而他們的主要區別在于:出現的時間不同。
雙眼皮術后區分肉條和腫脹,一般是以3個月的期限來看,3個月以內都有可能是浮腫,屬于恢復期。但如果超過這個時間還是腫呼呼亮晶晶的,基本可以判定是肉條了。
形成肉條主要是醫生操作不當造成的,原因有這幾個:
1.手術中軟組織損傷嚴重,出血量增加,就會導致眼皮局部血液循環不暢,從而出現肉條。
2.如果有上瞼皮膚松弛,但皮膚祛除過少,而且提肌的時候,縫合位置過低,造成松弛皮膚堆積的情況,同樣會形成肉條。
3.醫生手術沒有很好地處理眼輪匝肌和脂肪,導致他們堆積在一起,也會形成肉條。
4.亞洲人適合的雙眼皮寬度在8mm以內,如果做的太寬,對眉眼間距近的人來說,眉弓容易壓迫到重瞼線,雙眼皮向下壓,也容易將組織堆積,形成肉條感。
出現肉條,大家也先別方。因為就算修復,也得等到6個月之后才能做,6個月之內雙眼皮組織在慢慢恢復,肉條可能會自己消失掉。一旦半年后定型了,就可以進行修復手術了,由于初眼手術已經祛除過一部分組織,在這基礎上修復,難度會增加很多,也是手術費用比較貴的原因。
修復手術怎么做?
首先沿原切口打開,如果是組織損傷造成的,需要放松并鋪平瞼板前的皮膚,再重新縫合;如果是組織堆積造成的,需要切除部分眼輪匝肌和脂肪,調整好雙眼皮寬度。
為了避免術后出現肉條的情況,大家首先得對自己眼部有個清醒的認識,眉眼間距不夠的,就別硬凹歐美大寬雙。其次挑個靠譜的審美符合的醫生,他要對眼部解剖層次足夠熟悉,能準確判斷去除的組織量。
讀完文章后,小編由衷的想告訴各位求美者,其實醫美整形行業內的潛規則很多,真與假、專業與非專業真的要抉擇好!變美和毀容有可能就在一個決策之間…尤其是之前做完雙眼皮后,現在還需要修復的寶寶們,那就需更謹慎了!文章內也不便多說…想知道如何分辨你選擇的醫院和醫生是不是正規的,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小編再和大家詳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