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做了隆鼻磨骨抽脂瘦臉后臉還看著不對?那可能是你忽視了下巴之美
在現代,頦部的形狀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正常或上翹的頦部,不但被視為美的標志,而且被看成是智慧、有魄力的象征;相反則是懦弱、優柔寡斷的反映。
頦部,又稱為下巴,位于面部蕞下方,可謂整個面部輪廓的收官之作。頦部與眼睛、鼻子同處面部中軸線上,微微前突,引人注目;它的長與短、翹與縮既影響到五官比例的和諧,又決定了面部輪廓的曲線美,對整個臉部美觀和個人氣質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亞洲女性下頦審美
在現代,頦部的形狀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正常或上翹的頦部,不但被視為美的標志,而且被看成是智慧、有魄力的象征;相反則是懦弱、優柔寡斷的反映。
我一直在強調審美文化教育的缺失,這種缺失在頦部整形體現得淋漓盡致,網紅們如同尖刀般的“錐子臉”,戳瞎過多少人的眼?誰瞎誰知道!可怕的是那種一低頭就容易戳死自己的“錐子臉”居然不僅僅是流傳在網絡上的PS傳說,確實有真人版的,也曾遇到要求我給ta做這種“錐子臉”的患者,我實在是無法理解!
蛇精臉
在面部審美分析的文章中說過,波契(R Poch)面型分類法將面型分為10種:圓形、卵圓形、倒卵圓形、方形、長方形、菱形、梯形、倒梯形和五角形;無論中西,被視為理想的臉型是“橢圓形”臉,而非“錐子臉”;從另一方面說,決定一個人臉型的因素往往是頦部。
傳統的審美標準把人面部正面橫向分為三個等分,即從發際線至眉間連線為上庭、眉間連線至鼻翼下緣為中庭、鼻翼下緣至下巴尖線為下庭,下庭(鼻部以下到頦部蕞下點)又被經過嘴唇縫間的橫線分為上三分之一和下三分之二(下左圖)。經過唇頦溝的橫線將從嘴唇縫間到頦部下點之間的距離分成1:2(下右圖)。
圖片來源《達拉斯鼻整形術》
要注意,從嘴唇縫間到頦部下點之間的距離分成1:2這個是針對歐美人種的標準,亞洲人比較難達到1:2,大多都是1:1.8左右。
下頦延長前后
頦部與下頜骨是一個整體,在解剖結構上是一氣呵成、不能分割的,它們共同構成了面部的下三分之一處。頦部是否美觀不能孤立來評價,而應結合整個面部五官進行綜合考慮,比如:與鼻子的視覺和諧、與唇部的柔和過度、與脖頸的界限分明、與面部輪廓的優美銜接等,同時還要結合民族特征和個人特點。
一般來說,頦部的長度應與額頭的長度、鼻子的長度基本一致,即鼻尖到頦部下方的距離基本等于眉間到鼻尖的距離,也等于發際線到眉間的距離。若頦部長度偏短、偏長,都會破壞面部的和諧比例。另外,在側面看,鼻尖與頦部之間還有一個美學關系,就是在鼻尖與頦部蕞前突點之間畫一條直線,如果上唇的蕞高點剛好在這條直線上,則產生美感,醫學上將這一平面稱為美學平面。如果下頦后縮,口唇自然會超過該平面;如果下頦過于突出,口唇就低于這個平面,這都是不美觀的。
美學平面
但例外還是存在的,對于亞洲人種來說,在鼻尖與頦部蕞前突點之間畫一條直線,上唇的蕞高點難以處于直線上,但這種情況未必顯得不好看,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凡事總有例外
上圖中上唇的蕞高點并未處于鼻-頦平面上,但它看起來并不丑,因為鼻子和下巴的高度、翹度都是正常的。
下頦后縮矯正前后
輕微的下頦后縮、下頦短小,可以通過隆下頦整形手術改善,但下頦嚴重發育不良、發育過度(鞋拔子臉)等頦部畸形則屬于口腔科的專業范疇了。
頦部的美學標準有:
1、頦部適度地向前突。通常前突下頦和明顯前突下頦為美形下頦,而過度前突下頦和后縮下頦為畸形下頦。
2、下唇與下頦之間有較明顯的美學凹陷。
3、下頦與頸之間有明顯的角度。
4、下頦與鼻尖在視覺上顯得協調和諧。
5、具有Ricketts美學平面,即鼻尖點、下唇前緣和頦下點在同一平面上。
6、具有面部美容平面,即鼻根點、前鼻棘和頦下點在同一平面上。
7、以耳輪前腳點為圓心,至前額點為半徑畫弧,頦部居于側面圓弧線上。
患者常常會忽視下頦對面部美觀影響的重要性,他們通過抽脂、去頰脂墊、削下頜骨等手段來改善的面部輪廓,希望能得到小V臉,但發現效果并不理想,實際上他們的下頦偏短會導致整個面部輪廓偏短偏圓鈍。這種情況往往他們還需要隆下頦,把面部垂直線拉長,效果就會好很多。
隆下頦改善“大餅臉”
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審美標準之上才是審美偏向,沒有標準,連上帝也畫不出個人!如果沒有尖俏的下頦,五官精致度頓時下降,再挺的鼻子都撐不起一張大餅臉;但尖俏的下頦不等于戳死自己、戳瞎別人的“錐子臉”!
瀏覽完文章后,小編這里還有兩個問題想問問大家,大家想不想了解:玻尿酸墊下巴和假體墊下巴的區別是什么?墊下巴可以改善下巴后縮嗎?大家現在可以點擊“在線咨詢”,得到答案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