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必備」嵌體的設計和粘接,操作重點

2019年07月13日 11:57    相關標簽:嵌體

市面上的嵌體材料多種多樣,瓷嵌體良好的機械強度和美觀性,成為近幾年的越來越多醫生選擇的修復體。

在此我們主要看看瓷嵌體的設計要遵循的幾點原則:

1瓷嵌體的設計原則:

1)、窩洞底部、側壁等過渡區域,都應修整圓鈍;窩洞輪廓線也需修整圓鈍。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713/115H96117-0.jpg
a、瓷嵌體雖然抗壓強度高,但抗折能力低,脆性也大,如果牙體有銳角,容易引起應力集中而造成嵌體折裂,所以牙體制備后的所有過度區域都要磨圓鈍。

b、通常金屬嵌體的制備需要在洞緣磨出45度、0.5-1mm寬的小斜面,目的是增加金屬嵌體與牙體的密合度,降低邊緣牙齒組織的折裂。但瓷嵌體由于抗折能力低,邊緣要有一定的厚度,所以不需要制備斜面。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713/115H9A50-1.jpg
2)、要確保最小咬合面深度不小于1.5mm,最窄寬度在2.5mm以上。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713/115I01919-2.jpg
3)、建議窩洞向合面外展6-10度;且窩洞過渡區的表面角應接近90度。

醫生在進行嵌體修復時常遇到的問題是:嵌體就位不下去。嵌體往往涉及多個線面,需要醫生尤其注意要取得共同就位道。國內教科書對金屬嵌體的合面外展角度要求是3-5度,但嵌體建議擴展到6-10度,以利于順利就位。因增加外展而減少的摩擦固位力,可以通過樹脂粘接來彌補。窩洞過渡區的表面角建議接近90度,也是為了方便就位,同時可增強嵌體與牙體組織的穩定性。

2嵌體制備操作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713/115I1M19-3.jpg
選用短截錐形車針預備洞型,可以通過對洞壁的平行制備,可以得到合向外展角為8度。車針的頂端直徑1.55mm,底部直徑為2.1mm,工作部分長度為4.0mm,所以制備時窩洞最低深度差不多要達到工作長度的一半以上,寬度要達到車針頂部直徑1.5倍以上。根據嵌體設計的原則,在共同就位道方向去除懸釉和倒凹,洞壁的邊緣不形成小斜面。如果窩洞底部接近牙髓,需要進行墊底處理。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713/115I11c0-4.jpg

窩洞制備好之后,需要用相同形態的車針進行精修。

3如何更牢固的粘接嵌體?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713/115I11456-5.jpg

我們主要看看市面上常見的玻璃陶瓷嵌體的粘接要點。嵌體的粘接涉及到牙體與水門汀、嵌體與水門汀之間的粘接。對于牙體,需要有牙體的粘結劑;對已嵌體,需要有嵌體的處理劑;中間通過樹脂水門汀,才能把嵌體較牢的粘固。

看完了這篇文章后,小編想告訴各位求美者,其實醫美整形行業內的潛規則很多,真與假、專業與非專業真的要抉擇好!變美和毀容有可能就在一個決策之間…文章內也不便多說…想知道如何分辨是不是選擇的醫院和醫生是正規的,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小編再和大家詳聊~

專題瀏覽: 嵌體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