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袋、淚溝、內切、外切、眶隔釋放、脂肪填充、注射......

2019年06月08日 11:10    相關標簽:注射物取出

我自己經歷過一臺內切眼袋手術,在手術室看了一臺眶隔釋放手術,現場直播的形式看了一臺內切眼袋手術和下眼瞼年輕化手術(主要通過脂肪填充)。

脂肪填充的部分我們留待下期的面部吸脂一并講。

親身經歷內切眼袋手術固然改變了我,在外貌方面。但是走進手術室去看的那一臺眶隔釋放手術,永遠地改變了我。

當時我走過了很多個手術室,每個手術室的門上都有一個不大不小玻璃窗。
我余光透過窗戶瞥到手術臺上躺著一個赤身裸體的女孩,周圍沒有醫生,也沒有儀器。我不知道她是處于手術完成醒麻藥的狀態,還是意識清醒等待麻醉的狀態。
看手術的過程前期,我一直走神想這個我完全不認識的人。無論是誰,第一次親眼看到這種場景都會非常震動的。而且我了解躺在手術臺上的那種低自尊感,身體部位的恥感是遠強于臉部的。因此我非常難受,悄悄在流眼淚。
出來之后和朋友說了這件事,朋友反問我:如果她本人對于將會發生在手術臺上的事情全然了解,包括但不限于孤身一人渾身赤裸地躺在手術臺上,她仍然心懷期待地接受了這項手術,那你的眼淚是不是太自以為是了?
我認為是的,如果真是這樣,那我的憐憫太愚蠢太高傲了。
此后對于任何人基于全然了解的前提下做出的任何選擇,我沒有憐憫,只有祝你披荊斬棘。

現在讓我們來了解。

眼袋

眼球周圍有很多脂肪給眼球緩沖以保護它。這些黃澄澄軟綿綿的大團脂肪由眶隔固定住,眶隔是眼眶附近的纖維組織隔膜,緊密且堅韌。而隨著年齡增長,纖維組織彈性變弱,由它固定的脂肪團向前膨出,形成了眼袋。

greyimg

眼袋圖示

淚溝

淚溝是人本身就有的結構,實際上淚溝下方有一條淚溝韌帶(TTL),當這條韌帶收束得非常緊時,皮膚表面就會有一道凹陷,這就是淚溝。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608/11095V318-1.jpg

淚溝圖示

因此有的人天生或很小的時候都有淚溝。比如諾一,這是很正常的。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608/1109595304-2.jpg

隨著年齡增長,會發生皮膚容積缺失(真皮層的膠原蛋白和皮下脂肪等體積減少)、脂肪墊下垂(眼輪匝肌下脂肪墊、前顴脂肪墊)和眼袋膨出等一系列問題。此時淚溝韌帶的正前方因皮膚容積缺失而缺少掩飾,正上方因眶隔脂肪團膨出、眼輪匝肌下脂肪墊下垂而突出,正下方因前顴脂肪墊下垂而凹陷,淚溝就完全顯現了出來。此時的淚溝才是衰老型淚溝。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608/11100060D-3.jpg

脂肪墊下垂

不同術式

眼袋的手術由于入路不同,分為內切和外切。內切是翻開下眼瞼,在結膜處切開;外切是在下睫毛下緣,從皮膚表面切開。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608/1110006293-4.jpg

內切和外切沒有高下之分,有各自的優勢。內切切口隱蔽,恢復快。外切可以去除多余的皮膚,手術視野更好。

對于年齡偏大、眼下皮膚松弛、皺紋多的人來說,去除多余的下眼瞼皮膚是有必要性的,因為下眼瞼皮膚無法回彈到緊致的狀態,即使去除了眶隔內多余的脂肪,外觀也仍會呈現出松垂的狀態。應該根據醫生的判斷合理地選擇手術方式。

做了切口之后,眶隔內的脂肪,可以選擇丟棄,即為傳統的去眼袋;也可以選擇把它釋放到淚溝處固定,這就是眶隔釋放的概念,韓國的眼底脂肪重置也是相同的意思。

內切眼袋

內切眼袋是我第一臺嚴格意義上的整外手術。

我個人情況中度眼袋,輕度淚溝,沒有明顯的皮膚下垂。如果當時我的淚溝再嚴重一些,我會選擇做眶隔釋放。最終我做了內切眼袋。

選醫生面診,預約手術,簽手術同意書。

上午抽血化驗傳染病、凝血功能和血常規。回家洗頭洗澡。

下午取化驗結果,交定金。

進手術室,消毒。局部注射麻醉。翻開內眼瞼,切開結膜,打開眶隔,電刀切開眶隔脂肪,取出,涂上金霉素眼膏,包扎。手術用時45分鐘左右。

家屬結余款,護送回家,冰敷眼部,休息。

第二天即可拆開紗布洗臉,眼膏、眼屎結塊用眼藥水濕潤消毒棉簽清理,洗臉后先用醫用消毒棉球擦干眼周水跡,再睜眼。三天內冰敷。眼睛不適復查,略微干澀酸脹滴眼藥水。

1-2天整個眼部消腫,眼底有紅色淤血。3-5天黏膜愈合,滴眼藥水無痛感,眼底紅色淤血泛青泛黃。6天后外觀基本正常。忌辛辣和劇烈運動。

皮下組織的恢復通常需要一個月左右,這期間不建議化濃妝、戴隱形眼鏡。

術前準備:

如實告知醫生疾病史和藥物過敏情況。避開孕期、經期。

寬松衣物、冰袋、氧氟沙星滴眼液(處方藥)、醫用消毒棉簽、棉球。

內切眼袋之后,由于我凸起的眼袋變平整,淚溝視覺上有減輕,但仍然不是完全平整。

眶隔釋放

眶隔釋放主要過程:切開結膜、打開眶隔、松解脂肪團、打開淚溝韌帶、脂肪團下移固定。

greyimg

眶隔脂肪團有三大塊,不可以取完,需要留有一部分作為眼球的緩沖來保護眼球。另外可以看到眶隔脂肪和脂肪墊,相比皮下脂肪,體積和厚度都多得多。因此醫生在手術中將眶隔脂肪團釋放之后,取用一部分下拉固定在很深的層次,接近骨膜上方,避免團狀的脂肪層次過淺在皮膚表面上出現凹凸不平。另外平鋪填充了一層脂肪細胞在較淺的層次,通過兩個層次的“填充”來保證皮膚表面的平整。這也給淚溝注射提供了思路:填充物應該注射在較深的層次,淺層只能少量注射修飾,并且必要情況下也應當適當松解淚溝韌帶。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608/1110092O5-6.jpg

每個醫生處理眶隔脂肪團的方式也不同。圖左是將眶隔打開后,切開并分離一部分脂肪,游離地移至淚溝處,縫合并固定,是郭樹忠教授和他學生的做法。圖右是我看的手術,不完全切斷脂肪團,只充分地松解脂肪,釋放至淚溝處,縫合并固定,是邢新教授和他學生的做法。

greyimg

完全切開的優勢在于回縮概率很小;但是這樣的游離移植是沒有血供的,存在“存活率”的問題;并且如果固定不佳,這團脂肪其實是沒有支撐的,可能會下垂;而不切開只松解的優勢在于填充淚溝的這團脂肪一端連接著眼眶里原有的脂肪,意味著有源源不斷的血供,脂肪團是完全存活的,并且被原有的脂肪拉住,不會下垂,但更可能回縮一些。不過實際操作中充分松解并加強固定(圖右比圖左固定位置更靠下)或者一定程度上過度矯正都能預防回縮。

醫生的手術方式肯定都會有一些微小的區別。包括我了解到醫生的入路也各有不同,有的醫生會不打開眶隔,直接將眶隔膜及眶隔內脂肪作為一個整體往下拉一部分。這些區別對于患者來說,實在是太過細微了,辨別意義不大。

年輕化

年輕化是一個整形外科手術中頗為重要的指標,也是我認為值得追求的手術目標。現今將“年輕”與“好”掛鉤并不正確。不過憑借自己的判斷選對方案,帶著勇氣實施,最終憑借個人智慧和當今醫療技術小小地戰勝一下無可反抗的自然規律,這種感覺實在美妙。

面部紋路也是年輕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只需要在簡筆畫上加上幾筆,就能秒懂。小到肉d素注射,大到SMAS拉皮,都是在和它做對抗。相比其他整形手術,年輕化型手術的一大無形的優勢是,無需任何審美基礎,滿意度自然比其他手術高出一截。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608/11101163V-8.jpg

手術處理眼袋

首先大多數護膚品連表皮層都很難穿透,更遑論作用到眶隔和眶隔內脂肪。對于眼袋,絕大多數護膚手段都是無效的。其次化妝,我去韓國的時候曾經體驗過兩次“明星化妝室”的化妝,均無法360度地遮蓋眼袋,偶有幾個角度眼袋消失,但大多數角度眼袋仍然在。普通人的化妝技術更不指望了。

然后傳統的去眼袋手術其實屬于難度低、安全系數高的手術,找【正規的醫院醫生】即可。市面上針對眼袋有一些微創的激光處理方式,雖然往往需要通過多的治療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不如手術的方式直接,但是因為不用開刀被誤解為“更安全”的方式。其實手術的方式才是更安全的,激光處理則只能看到皮膚表面,手術則能直接看到神經、血管、各種組織。因此我個人更推薦手術的方式。

當然也可以不去眼袋,自己能接受怎么樣都行。不過我不得不說眼袋手術是整形項目里為數不多的低成本(安全系數高、價格低、無需任何審美基礎),高收益(效果直接、年輕化明顯)項目。同樣是面部多余的凹凸形成的溝壑,眼袋相比淚溝、法令紋,成因簡單,因此單一的去眼袋手術的效果是可預期的,法令紋和淚溝往往不僅需要手術的處理方式。

手術處理淚溝

淚溝的“凹”和眼袋的“凸”在視覺上相輔相成。因此當兩個問題都存在時,單獨去眼袋也會因為仍然凹陷的淚溝,顯得眼睛下方凸起而無法達到預想的效果。眶隔釋放無疑是一種獨具優勢的手術方式,能夠同時解決這兩個互相加成的問題。

除了眶隔釋放之外,淚溝的手術處理方式還有:自體脂肪填充。脂肪填充可以補齊脂肪容量的缺損,填充到深層次(骨膜上)可以提供給淺層的組織一定的支撐力。

但是已經下垂的脂肪墊是無法通過填充來提升的。這個時候淚溝的問題,其實是組織衰老的問題,應該回溯到護膚和光電類抗衰項目上。組織衰老的本質往往是整形手術無法改變的。

淚溝的非手術處理還有注射,淚溝的注射很考驗醫生的技術,如果大量注射在眼輪匝肌的上層,靜態的時候很平整,但動態眼輪匝肌一運動注射物就會跟著動,同時淚溝韌帶又沒松解,就會是注射物凸起,淚溝韌帶拉著淚溝凹陷這樣尷尬的情況。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608/1110122363-9.jpg

圖片僅為示意

眼底解剖層次復雜、血管多,注射難度較大,明星都有打不好的時候。加上注射物需要定期施打,玻尿酸大概一年到一年半,膠原蛋白頂多六個月,綜合考慮下來注射這個選項并不是非常誘人。

Q&A

術后眼底脂肪變薄.會出現血管型黑眼圈嗎?

血管型黑眼圈不會憑空“出現”。如果是單純的去眼袋,過度取脂肪會讓本身顏色偏深的眼底血管型黑眼圈"顯現”出來。眶隔釋放其實還是留有脂肪的,所以會比去眼袋好一些。

能不能解決“笑起來臥蠶比較大"的問題?

如果臥蠶指的是眼輪匝肌發達,那么不能。可以考慮注射肉d素。

眼下細紋會不會變多?

如果是單純的去眼袋,皮下組織容積缺失了,皮膚彈性如果較差,就會出現一些細紋。而眶隔釋放脂肪的總量并沒有變化,只是分布有所改變,所以其實眼下細紋變多的概率不大。如果皮膚本身就已經比較松弛,同時眼袋膨出體積非常大,其實更建議外切去皮。

眼袋不夠大但有淚溝怎么辦?填充淚溝如果不夠怎么辦?

每個人眼底本身都有脂肪團,有明顯的眼袋主要還是因為眶隔膜隨著年齡增長老化,無法固定住脂肪團,因此脂肪向前膨出形成眼袋。所以哪怕沒有眼袋其實也是有條件做眶隔釋放的,只是在外觀上沒有明顯指征。如果比較偏好脂肪這種材料,可以抽取身上一些脂肪細胞做填充。此外也可以用玻尿酸、膠原蛋白等填充。

問了一個醫生.說要做眶隔釋放最好是做外切,如果做內路會做得不夠精準,是這樣嗎?

我看的手術是從結膜處切開,視野確實是很窄,就大概一個手指寬。然后脂肪團有三大團,都是一小顆一小顆簇擁起來的,固定的時候需要從鼻翼兩側上方進針線,手術剪拉住針頭,穿過每一小顆簇擁著的脂肪,保證充分固定,最后下拉針頭到進針處附近,穿出皮膚打結。

總的來說內路手術視野窄小,因此難度的確高一些。但就像1米外投籃和3米外投籃一樣,難度高不一定代表沒人做得到。不過有外切的指征就不必執著要內切,因為外切的手術視野的確要好一些,難度相應也低一些,醫生操作起來也輕松—些。

聽說脂肪填充后維持一段還是會自行吸收的?

游離脂肪的填充甶于沒有血供,會有存活率,所以過一段時間體積會減小一些,通常實際操作上會過度矯正一些,來給吸收留空間。至于落到個人頭上吸不吸收,因素很多:如果本身就是"光吃不胖”體質的人,那么脂肪也不會多優質;醫生抽取和處理脂肪的方式,就像上面說的游離移植和松解移植,后者有本身眶隔脂肪的血供,存活率會比單純注射填充和游離移植更好;術后恢復期休息情況,都有影響。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608/1110133038-10.jpg

眶隔脂肪很容易回到原位嗎?

如果是完全切開游離后固定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是松解之后就固定的,有這個可能性。因此可以采取充分松解、固定位置更靠下等方式來預防回縮。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608/11101C509-11.jpg

最近正考慮去做眶隔釋放,松解淚溝處的韌帶到底有沒有負面影響?

淚溝韌帶有在水平方向上限制眶隔脂肪下移的作用,但是如果要填平已經出現的淚溝,這反而是一個負面的“限制"。除此之外,淚溝韌帶對皮下的一些結構并沒有支撐作用。不過韌帶對皮膚肯定是有支撐作用的,但是換句話說,當淚溝上下方的皮膚都松弛下垂了,那一塊繃緊反而會顯示出一道凹槽。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608/11101B2K-12.jpg

這個道理就像40歲左右,希望臉上的韌帶和筋膜能更加緊密堅韌,因此去做超聲刀。而到了60歲,就希望韌帶和筋膜不要那么緊密堅韌,因為韌帶和筋膜的存在限制了拉皮手術的效果:皮膚上有幾處被韌帶繃住拉不動。

沒有完美的手術,一切都只是取舍。

讀完文章后,小編由衷的想告訴各位求美者,其實醫美整形行業內的潛規則很多,真與假、專業與非專業真的要抉擇好!變美和毀容有可能就在一個決策之間…尤其是之前填充過不明注射物,更要謹慎!文章內也不便多說…具體的事情,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小編再和大家詳聊~

專題瀏覽: 注射物取出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