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發際線,中年少女植發記
“我最怕做你這個類型的手術了?!蹦皇怯惺裁措[患?我焦慮地等著他解釋,結果醫生只是淡淡地說,“因為移植量大,做起來很枯燥。”
第一次了解到植發手術時我就意識到,恐怕我總會有那么一天挨上這個手術刀……
那是五六年前,當時地鐵上還沒有出現”上午植發、下午上班”這種廣告,這屆絕大部分90后也還沒有為是不是禿了憂心。
我只是自小就為了發際線犯愁。有一次在街上偶遇小學同學,她聽說我考上了X大,興高采烈地說,”我爸媽都說你一定聰明,畢竟腦門那么大”。
作為一名科普作者,我可以負責任地說,腦門和腦袋大小、再到腦容量和IQ,全都不挨著。海清在一部電視劇里,驕傲地對周圍人說,大額頭是美女的象征??上н@樣的言論我都只聽過一次。好在女生還可以留劉海,還有蓬松粉卷發棒之類的小玩意,總之,在非大風天氣,我基本還能偽裝成一個正常人。
但是第一次看到論壇上的香港植發經歷的時候,我不禁心動,我也有扎起馬尾梳個大光明的機會了?
植發和移植假睫毛、接發之類的不同,它的原理是拆了東墻補西墻,把后腦勺較為密集也不容易掉落的毛囊取走,再移植到前額,起到視覺上改善發量的效果。就好比是南水北調,水資源的總量是不變的,遷移過程中還免不了少許損耗。
雖然只是發生在皮膚層面的毛囊移植,但畢竟是手術。那些滿腦袋血痂的過程照片,看得我有點犯怵。當天晚上,我一直搜索相關信息到了深夜,昏沉沉入睡時,后腦勺似乎在隱隱作痛。
經過了一些心理建設的歲月,再加上也得存夠手術費,我終于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決定了要去做手術。
醫生倒是和善,甚至還拿出了一個PPT來展示術后恢復效果。他安慰我說,正常人的后枕部還是很健康發量很足的,還介紹了不同的手術方法和適合我的類型。但是轉眼,他說的一句話又讓我不安了起來。
“我最怕做你這個類型的手術了。”莫不是有什么隱患?我焦慮地等著他解釋,結果醫生只是淡淡地說,“因為移植量大,做起來很枯燥?!?
行吧,有理有據。
態度這么傲嬌還不急著要押金自然是公立醫院了。
在決定手術之前,公立醫院和私立機構我都對比過。事實上,我現在也認為,論手術水平,也許兩側是不分高下的,而且私立機構沒準因為營銷到位案例夠多,更加熟能生巧。而且私立的服務態度真是好到沒話說,不僅提供飯食、術后護理、外地來的住宿,在手術現場,家人還可以在大廳視頻看手術過程直播(然而多少家人有這樣強大的心臟)……
私立機構的美女醫生還給我設計了一個花瓣形的新發際線,她說那種美人尖式樣太刻意已經過時了,花瓣式的波浪形視覺效果更自然。如果確定要手術,私立機構第二天都能安排,公立醫院則需要排期一個多月。
但是我最終還是選擇了公立。
私立醫院給的花瓣形發際線設計方案
我最終在公立醫院手術后實現的發際線樣子
這完全是基于技術路線的選擇。大體上,發際線手術分為FUT和FUE兩種,區別在于從后枕部提取毛囊的手法。FUT(Follicular Unit Transplant)是切頭皮條法,是割下一條1厘米寬的頭皮,從中分離毛囊,術后會留下一條窄窄的條狀疤痕;FUE(Follicular Unit Excision)是用V型或者鉆頭在后腦勺散點狀取毛囊,因而更加接近無痕。
操作上當然是FUE更復雜,收費也更貴,因而私立機構都大力推薦做FUE;切頭皮條這種手法看起來就比較原始,我一開始也是犯怵的。
公立醫院的醫生勸服了我,真正的無痕手術都是不存在的。而后腦勺的疤痕很好遮擋,只要留1cm的頭發就能遮住,更重要的是,我后腦的毛囊雖然足夠用,但是并不算充裕,如果用FUE,很有可能會在取發過程中損耗不少。
想到滿頭的毛囊都是稀缺的不可再生資源,我就欣然聽取了這位傲嬌醫生的建議。
手術當天,我起了個大早。術前已經提前抽血排查了血液風險,剩下的就是好好休息,努力配合醫生了。
而且,不能再忌憚露出我的大腦門了,玻璃心什么的必須得完全拋開。
從建立檔案開始就是個初級挑戰,前面的人似乎做的是其他類型的整形,拍正臉照存檔就好。到了我,護士阿姨一看病歷是發際線手術啊,正琢磨該怎么拍照,我一咬牙就半蹲下對著鏡頭撩起了我的劉海。護士阿姨欣慰得很,”大be頭就是聰明”。
建檔案的小助手那兒也是一關,他問我病史多少年了?我疑惑著回答,一出生就是這樣啊。沒有經歷脫發?沒有。于是,我的病歷上現在寫的是,“發際線過高2x年”。
說著最怕枯燥,但是傲嬌醫生當天的心情非常不錯。他開始從另一個角度看當天的工作—— “給你做手術特別好做,就好像在遼闊的大草原上開車,特別好開?!?
好的,刀在你手上,你說什么都對!
手術的過程倒是沒有想象中的痛。一方面因為有麻藥,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完全看不見醫生在忙活什么,心理壓力小了很多。取完后腦的頭皮條以后,醫生們還需要分離毛囊。他們給我簡單地縫合一下傷口以后說,你出去轉轉吧,快中午了可以吃個飯去。
我非常驚訝,這還能出去吃飯?
醫生們說,對啊,不會像私立機構那樣還給你買飯的。我倒沒有做此想,驚訝的是這個手術現在越發不嚴肅了。于是,在手術的中途,我頂著腦袋上簡單包扎的傷疤,去醫院對面吃了碗沙縣小餛飩。
除了主刀的醫生,還有三四個助手,包括填病歷的那位,他們要做分離毛囊剃工具之類的輔助工作??雌饋硎茄芯可鷤兓蛘邉倓偣ぷ鞑痪?,間或還聊聊科研發論文的苦惱。主刀的醫生又講了一遍大草原上開車的比喻,我弱弱地抗議了一下,你們毛發科病例那么多,怎么可能沒有更遼闊的草原……
醫生打個哈哈,接著講說他當天有兩臺手術并行,先讓助手幫我做后面的,前排的頭發留著他自己來,“就好像水果攤,最前排的門臉擺的一定要漂亮齊整。”
除了可以移植發際線,眉毛和胡須也都能移植。是的,理論上,全身的毛囊都可以互相轉移來用。但是毛發會保持它原生的屬性,也就是說,用頭發移植到眉毛處,它還是會長得很長,需要定期修剪——但是反正你們女孩子定期也要修眉的,醫生如是解釋。
整個植發手術就是一場細致的移植工程。說起來,我這種草原額頭即使遼闊,也還是比地中海類型面積小的。當天另一個病友也是類似的情況,她是二次移植補發,更早就離開了。
即使如此,我也在醫院從旭日東升待到了太陽西斜。要說那句廣告語,”上午植發,下午上班”有沒有可能?也許是有的。醫生和病人都會非常辛苦。
后來看《阿麗塔》的時候,我就不禁走神地想,她養父真不愧是撒冷城出來的名醫,醫治身體的同時也非??焓值亟o她植了一頭秀發,單單說這個發量,手術量就很可觀了。
而且術后恢復相比手術過程痛感還要更強一些。醫生給我開了一盒止痛片,叮囑說必要時可以服用??傊?,直接回到工作中的話,需要非常強大的毅力。
腦袋的疤痕處會腫脹,睡覺時枕頭要墊毛巾腦后會有組織液滲出。我原本還想,如果要見同事的話,遮掩的重點可能是前額種發區痕跡,可能需要戴發帶或者帽子。
結果不是的。剛剛移植的毛囊幾乎看不見,只有一圈隱約的血痂,還要再經歷3-6個月的脫落期,前額才會真正長出頭發。直接出門的話視覺上并沒有太大問題。真正的難題在于疼痛和水腫。首先術后的鈍痛真的很厲害,這種時刻強撐著做腦力工作會非常痛苦,體力活動更別提了;然后腦袋上一直有緩慢滲出的組織液,整個臉會慢慢水腫,從額前慢慢水腫到眼睛附近,再到臉頰下巴。
大概第三天的時候,我甚至發現額頭水腫是有點好看的,襯得臉小,難怪有一項美容手術是自體脂肪豐額頭。但是再往后的日子就腫得有點奇怪了,尤其在側睡了一晚以后,第二天半邊臉都是不對稱的,下側臉頰到眼睛像饅頭似的腫了起來……
即使這樣,我也還是強撐著去看了提前訂好的話劇和一個全是陌生人的討論會,善良的陌生人們似乎也沒發現太多異樣。
豆瓣上有位碼農分享了植發后堪比月子護理的經歷,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安心等待毛囊生根??赡芪矣龅降尼t生比較佛系,除了止痛藥也沒太多醫囑。
多久能恢復健身?
醫生說,你要是不頭疼,今晚就蹦跶也行。
多久能游泳?
能洗頭就能游泳,所以是七天。
其他飲食忌口,他一概說無所謂。
等到第七天我就小心地用溫水沖洗了前額的血痂。結果,第二天熬夜寫東西時,我習慣性地摸腦門,從額前摸下一小塊殘留的血痂。仔細看就發現,還帶著一小塊白色組織。
這是一個毛囊!我不由心痛,按照手術單價,十多塊錢就這么沒了……更令人心痛的是,這是多么珍貴的不可再生資源。
復查時跟醫生講了這一段經歷,他依舊佛系,“都手術后那么多天了,還沒有長牢固的毛囊,本來也存活不下來的。”
現在差不多距離植發手術完成六個月,我很平安地度過了所謂的毛囊種植——毛囊脫落——再生長期。要說效果么,我好像只是從一個發際線過高的路人,變成了一個發際線有點高的路人。
想象中的大光明發型我現在梳起來也還是有點壓力。好在,其他人所擔心的,后腦粗硬的發質挪到劉海會突兀的情況也沒有發生。初夏北京的風實在是有點大,好在,風吹起我的劉海時,我已經不會再那么急迫地去遮蓋頭發。
后記,豐額頭項目由于每個人的基礎不同、選擇的醫生不同、選擇的方法不同等因素,術后效果自然也是不同的。所以想要獲得滿意的豐額頭效果,建議大家多多參考各種豐額頭案例,并且謹慎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手術方法,這樣才能讓自己變成你心目中的樣子呦~想看更多豐額頭案例的寶寶,可直接點擊“在線咨詢”,找我們的美麗顧問就能輕松獲取各種案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