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牙齒不齊,要等換牙后再矯治嗎?
對孩子換牙,家長都認為是件重要的事情,擔心的事情也很多。
“原來的乳牙又白又齊很好看,怎么換牙時就變了樣?”
“有人說可以等12歲后再戴牙套,也有人說要馬上戴,到底該怎么辦?”
“牙齒還沒換完,提前矯治,以后再不齊,錢是不是就白花了?”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替牙期孩子牙齒不齊該怎么辦。
關于替牙期
替牙期一般從6歲持續到12歲(不同孩子存在較大差異,前后相差兩年都是正常的),這個時期,孩子的20顆乳牙要和對應的恒牙完成“交接班”。
但是,有些因素會影響交接的順利進行,比如根尖炎癥、乳牙齲齒、乳牙早失、乳牙滯留、恒牙胚發育異常等。對應的,孩子們可能會有牙不齊、牙縫大、齙牙、地包天、深咬合、露齦笑、咬合偏斜、小下巴等表現。
所以,我們也會把孩子的替牙期叫做“丑小鴨期”,我們關心的正是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地由“丑小鴨”變身“白天鵝”。
孩子的牙齒,需要早期干預嗎?
孩子是否需要等到12歲再矯牙,需要確認牙齒咬合及發育情況是否正常、是否有齲齒、根尖炎癥、口腔不良習慣等。替牙期很關鍵,家長不能只是靜觀其變。
我們羅列了一些需要早期干預的牙齒問題,但替牙期孩子的牙齒情況很復雜,家長往往難以分清,需要交給專業醫生來判斷。
需要早期干預的情況
▍?異常1:雙排牙(乳牙滯留)
第一種情況是雙排牙,簡單來說,就是恒牙已經出來接班了,乳牙卻沒有按時掉,專業術語叫做“乳牙滯留”。
簡單的乳牙滯留,像下方左圖這種情況,只需要拔掉乳牙,觀察恒牙自己的調整情況。而下方右圖的情況就非常嚴重了,下排的恒牙過度的長高,影響了整個牙合結構和牙齦健康,兩個上門牙的萌出位置也很不利于以后的牙周健康,需要及時干預。
▍?異常2:牙不萌
第二種狀況是牙齒遲遲不長出來。一般來說,對側同名牙萌出滯后半年以上的,需要拍片檢查,明確病因,制定相應治療方案。
▍?異常3:異位萌出
第三種情況是牙齒在不屬于自己的位置萌出,我們叫做異位萌出。這種情況,醫生需要評估該牙齒的位置對相鄰牙齒、牙列還有牙槽骨發育有沒有影響,如果有影響就需要及時干預。
▍?異常4:間隙過大
第四種情況是間隙過大。一般來說,兩個大門牙之間存在小間隙是正常的,一般是可以自己關閉的。但對于超過2mm的間隙,我們需要排除系帶和多生牙的問題,而像下圖中的情況,箭頭所指的2號牙位置已經明顯被過大的間隙擠壓了,萌出位置很小,這種情況也需要早期干預。
▍?異常5:牙列擁擠
預計換牙后嚴重擁擠的病例,在替牙期提前干預有很多優點,包括減少二期治療難度、縮短治療時間及提高治療效果,這對需要上學的小朋友來說有效的節約了時間成本。
*序列拔牙需慎重,需正畸專科醫生評估所有檢查結果后才可考慮
▍?異常6:地包天
第六種情況是“地包天”,即下面的牙齒生長到了上面牙齒的外面。“地包天”會影響牙周健康,不良的咬合關系會對牙齒造成咬合創傷,隨著時間的推移,牙齒周圍的骨質會發生吸收,我們會看到的牙冠部分變長。地包天需要早期干預,嚴重的需在成年后通過手術調整頜骨的位置。
第七種狀況是牙齒開。開
指上下牙齒沒有咬合接觸,影響咀嚼功能和美觀。開
的發生與錯誤的喂奶方式、吮指、吐舌、吞咽等不良習慣都有明顯關系。
▍?異常8:深咬合(深覆、深覆蓋)
第八種情況是深咬合,深咬合的危害包括:上腭軟組織創傷、增加牙外傷風險、限制下頜的位置,影響關節發育等。
▍?異常9:口呼吸
第九種情況是口呼吸。口呼吸會破壞牙列的發育環境,這樣上牙會表現為狹窄、前突,下頜后縮,通俗的理解就是哨牙加小下巴。
以上這些情況描述是為方便家長判斷,盡早就診,替牙期孩子的牙齒很復雜,是否需要早期矯治,需要交給專業的齒科醫生做具體分析。美國牙醫學會建議孩子在7歲前第一次拜訪正畸醫生,監控和處理替牙過程中的問題很有必要。一般建議一年一次,有些需要密切觀察的,醫生可能會建議3個月或者半年看診一次。
看完了這篇文章后,小編知道大家最關心的不光是露齦笑矯正手術效果如何,對于露齦笑矯正價格是否合理也是十分在意的!市面上露齦笑矯正的收費價格也各不相同,那么你所在的地區露齦笑矯正什么價格才是合理的呢?導致露齦笑矯正價格不同又因為什么呢?如果想要知道你所在地區最劃算的露齦笑矯正價格,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來詢問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