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樣的人需要減肥?

2019年03月18日 13:46    相關標簽:人中縮短

大多數人相信人分兩類,一類是喝水都長肉的,另一類是怎么吃也不胖的。

BBC很好奇第二種人是否存在,于是他們選了十個所謂“吃不胖”的人。

研究人員要求他們平均每天吃5000卡路里的食物,并限制運動,看他們的身體會發生什么變化。

可喜的是,他們都胖了。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318/1346195644-0.jpg

但失望來的很快。

這些胖起來的人中,一個亞裔小哥增加的體重只有 2% 是脂肪,而他的基礎代謝增加了近30% 。

這意味著,在別人身上能長成肉的,被他的身體拼命消耗著。

不僅如此,參與實驗的十個人,在結束了增重實驗之后,回到以前的生活狀態,不可以放縱或節制,一個月后他們基本都恢復了之前的體重和體型。

研究證明,胖瘦確實和基因有關。

是所謂“天選瘦子”和“天選胖子”

不過別灰心,畢竟人類總是有讓自己逆天改命的能力。

首先我們得知道,減肥是為了什么。

要嚴肅面對減肥這件事,因為肥胖確實會影響人的健康。

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肥胖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誘因。

研究顯示,嚴重肥胖比體重正常者,糖尿病病發率增加了30倍。

并且,脂肪過多會對肝臟造成損害,引發脂肪肝,重度肥胖者病變率高達61%~94%。

《柳葉刀》雜志上發表過一項Meta分析,結論證實,超重和肥胖與過早死亡(35~69歲)風險顯著增加相關。

“平均來看,超重的人實際壽命會比預期壽命縮短約1年,中度肥胖的人實際壽命會比預期壽命縮短約3年。

此外,肥胖男性比肥胖女性過早死亡的風險更高。

除此之外,高血壓、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等疾病與肥胖密切相關。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318/1346204240-1.jpg

但體重和視覺上的胖瘦不是準確衡量一個人是否需要減肥的標準。

運動員肌肉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體重偏重但仍然是標準身材;

很多天生看起來很瘦的人,因為生活、飲食習慣的原因,內臟的脂肪含量很高,這也是很可怕的。

有兩個標準可以衡量:

(1)身體質量指數BMI(Body Mass?Index)

體質指數(BMI)=體重(kg)÷ 身高^2(m)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分級,按照人體差異,亞洲和中國標準與世界其他國家不同。在中國標準中,BMI超過28就是肥胖。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318/1346204252-2.jpg

(2)體脂率(BFP, Body fat percentage),也就是脂肪占體重的比率,是衡量胖瘦的蕞客觀的指標。

體脂率的數值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對于成年人來說,男性標準在15%~18%,女性的標準在25%~28%。

測量方式有很多,比如皮脂鉗測量、水下稱重等,為了方便,可以自行使用體脂儀、體脂秤等簡易工具,不過只能作為參考;

如果有條件,可以嘗試到醫院用專業設備進行體脂測量獲得數據。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90318/1346202P9-3.jpg

男女不同體脂率大致身材示意圖

所以,對于很多人來說,在健康層面,并沒有減肥的必要。

但如果是關于精益求精的審美,就是另一種追求了。

看完了這篇文章后,小編知道大家最關心的不光是人中縮短手術效果如何,對于人中縮短價格是否合理也是十分在意的!市面上人中縮短的收費價格也各不相同,那么你所在的地區人中縮短什么價格才是合理的呢?導致人中縮短價格不同又因為什么呢?如果想要知道你所在地區最劃算的人中縮短價格,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來詢問我呦~

專題瀏覽: 人中縮短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