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鮮為人知的“整容術”:唐朝推崇人造酒窩,宋朝還能磨骨瘦臉
整容術對于現代人來說已經不算稀奇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眾對于整容的寬容度也是越來越大。但是其實,整容并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在古時候,中國就已經有了整容術一說。
有人要說了,古人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就連頭發也不能輕易修剪,更不用說是在臉上動刀子了。可是古代中國女人,大多都要自小穿耳洞、佩戴耳飾,以此為美,難道這就不算在身上動刀子了嗎?
因此可以這么認為,在美的面前,這些都是可以讓步的。而且古人的整容,相較現代人而言要輕微的多。現代人對于整形美容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換頭”。意思是很多女人過度追求美,而在自己身上大動干戈,將父母賜予的容貌完全摒棄。在古代這是完全不可取的行為,古代女人雖然追求美,但是只是做一些局部調整而已。
在唐朝,就已經開始有了“人造酒窩”。有酒窩的女孩子笑起來清純甜美,很多現代女孩子都希望能夠擁有一對酒窩,不惜為此動刀。而唐朝的人造酒窩非常簡單,只需要一盒胭脂就可以做到。當時的女子會使用胭脂在自己臉頰上左右各點上一個圓點。
這就叫做靨生兩頰,而女子微笑起來就如同真正的酒窩一樣,十分可愛。這種唐朝用胭脂做出來的人造酒窩,可比現代醫學手術要方便的多。若是說唐朝這種“人造酒窩”,算不得真正的整形手術的話,宋朝的磨骨術,就跟現代整形術如出一轍了。
《政和圣濟總錄》是宋朝的一本著名醫術,一共有200卷之多。書中記載了宋朝皇室、民間等諸多偏方,其中就有包括面部磨骨術的療法。據說當時宋真宗有一個非常寵愛的妃子,叫做德妃,她就是面部磨骨術的直接受益者。跟唐朝不同,宋朝是以瘦為美。
宮中很多美人為了獲得帝王的愛幸,日日節食,以期獲得一副裊裊婷婷的好身材。而德妃蕞初入宮的時候并沒有獲得宋真宗的喜愛,她雖然也節食,身材瘦小,但是卻長著一副圓圓的臉龐,怎么瘦也瘦不下去。因此即便她已經很瘦弱了,但是看臉還是非常豐腴,并不討皇帝的喜歡。為了能獲得宋真宗的寵愛,德妃想盡了方法。
蕞后靠著自己娘家人的幫助,德妃找到了一位擅長面部磨骨術的民間醫生。通過這個醫生,德妃將兩頰的贅肉消去,成為了一個瓜子臉的美人,蕞終獲得了宋真宗的寵愛。
而兔唇修復,在晉朝就已經有了雛形。《晉書》中曾經有記載,當時國內就已經有了專門從事兔唇修復的整形醫生。而在清朝時期,中國的兔唇修復技術更成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日本當時還曾經千里迢迢的派來醫生,專門追隨中國醫生,學習所謂的兔唇修復技術。
后記,其實所有整形項目都是一樣的,由于每個人的基礎不同、選擇的醫生不同、設計的案例不同等因素,術后效果自然也是不同的。所以想要獲得滿意的效果,建議大家多多參考各種案例,并且謹慎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設計方案,這樣才能讓自己變成你心目中的樣子呦~想看更多磨骨案例的寶寶,可直接點擊“在線咨詢”,找我們的美麗顧問就能輕松獲取各種案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