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微晶瓷在美容整形領域的應用簡述

2018年12月07日 13:04    相關標簽:

早在一百年以前面部填充材料就已出現。到1893年,自體脂肪填充被認為是蕞理想的軟組織擴充替代材料,雖然醫用硅膠也具有同樣的效果,但由于出現過多的嚴重并發癥,已不被提倡用于軟組織的填充。到20世紀70年代,斯坦福大學的學者發現了蕞早的注射型膠原蛋白,數十年后膠原蛋白在醫學應用上通過美國FDA認證。美容填充材料市場發生了改革性的進展。

現今,無論國內外,整形美容市場都呈現出不斷發展壯大的趨勢。2014年3月,美國整形外科醫師協會(ASPS)公布了美國整形業2013年的數據。根據數據統計結果,美國整形總例數為1511萬(包括手術整形和微整形),比2012年增長了3%。其中微創美容手術1344.79萬例,占據89%的市場份額,而填充型微創美容占據微創美容第二位,僅次于肉毒桿菌。見表1,2。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1207/13041I0D-0.jpg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1207/13041G021-1.jpg

  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種填充材料應用到整形領域,如合成性質的硅膠、PMMA、聚丙烯酰胺水凝膠、聚乳酸等和生物性質的膠原、透明質酸、自體脂肪等材料。而體現一種注射型美容產品生命力的指標主要為:較長的維持時間、憂秀的生物相容性、較低的并發癥和簡易的處理方式以及合理的價格等。基于以上方面,2006年通過美國FDA認證的Radiesse微晶瓷被認為是一種理想的半固體非手術面部填充材料,生物性能良好,注射部位會形成新的天然組織,效果維持時間也會比其他填充劑的更久,在安全特性方面,甚至與短效的玻尿酸產品不相上下。

一、 Radiesse微晶瓷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機理
Radiesse微晶瓷由70%的半固態凝膠和30%的羥基磷灰石鈣微球組成。羥基磷灰石鈣是人體內固有成分,生物相容性良好,在矯形術、神經外科、牙科、耳鼻喉科和眼科中有超過20年的應用史。半固態凝膠是由25~45μm羥基磷灰石懸浮于主要由水和甘油組成的凝膠載體上形成的。凝膠結構通過添加少量的羧甲基纖維素鈉形成[7]。羧甲基纖維素鈉作為可的松、迪卡特隆及地塞米松等的輔料廣泛應用于肌內注射產品中,安全性良好。羥基磷灰石較適于填充骨性結構,當微球進入整形部位后,可以被纖維膜包裹、固定,并不易移動。數月后,微球的凝膠組織逐漸降解并被人體自身的膠原所取代,而微球降解速度很慢,可以較為長久地留在整形部位并形成骨架結構,讓新生的膠原蛋白交錯鑲嵌于其間,起到骨誘導和填充效果。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1207/13041H229-2.jpg

二、微晶瓷在軟組織填充中的應用
Radiesse微晶瓷被廣泛應用于皮下組織或真皮深層萎縮的治療,整形區域主要為中下面部:中面部包括顴骨區、顴骨下區、眶下區及鼻部填充,下面部包括口角紋、木偶紋、頦紋、下頜前凹等,見圖1。美國還大量用于艾滋病患者脂肪萎縮后面部凹陷的填充。Smith等對117名患者進行了Radiesse微晶瓷和Cosmoplast人類膠原蛋白在鼻唇溝修復方面的比較研究,Radiesse和Cosmoplast分別填充于患者面部兩側,6個月后82%的患者認為Radiesse有明顯的修復效果,而只有27%的膠原注射患者對其效果滿意,并且Radiesse再修飾用量也明顯低于膠原蛋白。Moers-Carpi等以60例患者進行的半邊臉雙盲測試,以Radiesse 微晶瓷皮下填充劑與Restylane 做比較研究。Radiesse 修復滿意度無論是在GAIS(GAIS,the Global Aesthetic Improvement Scale) 還是WSRS(WSRS,the Wrinkle Severity Rating Scale)標準上都明顯高于Restylane。接受Radiesse 微晶瓷皮下填充劑治療的患者,在治療后的6個月和9個月,患者的改善程度和滿意程度也更高。Moers、Vogt等完成了Radiesse 微晶瓷皮下填充劑與Juvéderm 和Perlane 的比較研究。研究表明在205例接受隨機雙盲測試的患者中,接受Radiesse 微晶瓷皮下填充劑治療的患者滿意度較高,并且在8個月后微晶瓷在修復鼻唇溝皺褶方面比其他透明質酸有更為突出的改善效果。

在保證Radiesse 微晶瓷產品突出特性的同時,其被應用到了更為廣泛的軟組織填充領域。Radiesse在鼻唇溝皺褶填充、蘋果肌/臉頰填充、鼻型矯正以及艾滋病毒引起的脂肪萎縮癥恢復等方面已存在多項報道。臨床結果表明,Radiesse 微晶瓷皮下填充劑在中下面部的應用具有卓越的效果和滿意度,并且在脂肪萎縮癥方面已證實單一患者接受高達15支Radiesse 微晶瓷皮下填充劑治療后,其安全性仍然無虞。不存在過度的頸部脂肪下墜或頸闊肌結扎情況下,水平頸部皺紋的修復也可以采用稀釋的Radiesse 微晶瓷皮下填充劑完成,Chao等在Dermatologic Surgery中對這一適應證進行了詳細介紹。除此之外,Busso等研究Radiesse 微晶瓷皮下填充劑與利多卡因混合用于手部擴增,與傳統手部注射相比具有更易操作、分散,疼痛、腫脹較少的諸多優勢。而Busso、Voigts在另外一文章中證實利多卡因及腎上腺素的加入未改變微晶瓷的彈性及酸堿度,不會對Radiesse 微晶瓷的物理性能產生明顯影響。一項擴充眼球內陷的臨床報道由Kotlus和Dryden完成,報道指出術后6個月患者眼窩體積仍較術前有明顯提高。Radiesse 微晶瓷皮下填充劑成功地應用于切除乳頭乳暈患者的乳頭重造案例也已有多項報道,并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采用喉成形術治療胸腔外科手術造成的聲帶無力的案例中Radiesse亦展現了其優良的應用范疇。Graboyes等[24]指出在2006年2月~2010年3月所有接受Radiesse治療聲帶無力的病例中,94%患者吞咽功能明顯恢復,并且吸入性肺炎患者明顯減少。相似的應用效果在Cohen等的文章中也有所體現。

三、 注射方法與技巧
3.1術前準備:術前須告知患者術中和術后可能出現的不適及并發癥,以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運用標準方法對經皮注射患者進行準備。手術前注射部位需要進行手術標志并通過合適的消毒劑進行處理。在醫生的判斷下需要在注射部位局部麻醉或鎮靜。麻醉后需要在麻醉部位冰敷以減少腫脹。

3.2術中操作:與面部傾斜約30°插入針頭。針頭應推入較深皮膚處注射。緩慢推注注射器活塞開始注射并不斷后退針頭,形成線狀注射材料。這種線狀種植材料應完全被軟組織包圍,不留有球狀沉積。當修復較深的褶皺時,各個線狀種植材料相互平行并行彼此相鄰,形成層狀。為了結構支撐,在較深的平面也可以選擇線狀種植材料交叉形成層狀。對于先天性面部萎縮或面部三角區缺陷的患者,蕞好采用真皮下扇形注射法。對于皮膚較薄的淚瞼溝區域,可采用多點連續注射。注射方式如圖2所示。

注射量和注射深度應根據注射點和修復程度來定。Radiesse微晶瓷皮下填充劑應盡量深層注射以避免皮膚表層結節形成。多數醫生認為注射時不需要矯枉過正,注射即時效果與遠期效果一致。Moers-Carpi等[9]在臨床上發現,Radiesse在填充鼻唇溝時用量比透明質酸要少30%左右。

3.3術后處理:注射完畢,用食指和拇指按摩注射部位以使種植材料更平滑地分布于注射點。在注射部位冰敷約24h。避免日照、桑拿和術后強烈的面部護理。當發現有明顯的結節時按摩注射部位。告知患者術后腫脹和麻木屬于正常現象。腫脹一般在7~10天內消除,麻木一般會在4~6周內恢復。

四、 禁忌證
Radiesse 微晶瓷皮下填充劑適用于軟組織經皮注射。瘢痕組織和明顯的受損組織不適合置入。不可在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影響愈合的藥物時進行注射。不可應用于表皮或作為皮膚替代物。移植于表皮或真皮上層可能引起并發癥,如瘺管形成、感染、結節形成和硬化。

五、小結
Radiesse 微晶瓷皮下填充劑臨床使用范圍非常廣泛,尤其適用于中下面部深層及皮下軟組織擴增,持續有效期在一年以上。Radiesse 微晶瓷注射進入人體后,可以被纖維膜包裹、固定并不易移動,并且微球降解速度很慢,可以形成骨架結構,讓新生的膠原蛋白交錯鑲嵌于其間。Radiesse 微晶瓷皮下填充劑很少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注射唇黏膜或眉間等較淺層部位時可能出現結節,故應避免在這些部位注射Radiesse或由經驗豐富的醫師操作。

專題瀏覽: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