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抽脂誤區必看!全身吸脂瘦身你知多少
這段時間很多想抽脂的朋友來咨詢我,但是同時又看了不少的抽脂新聞,大多負面類的把我也問到怕,因此特別撰寫此篇以便說明,順便糾正一下抽脂塑形的誤區,針對想要抽脂的求美者正確看待這個項目!不要盲目從眾,別人成功了,別人失敗了怎么怎么樣?

抽脂真的這么可怕嗎?其實一點也不,是因為被抽脂誤區所害,才會讓抽脂的風險提高。
誤區一 、 脂肪抽越多越好嗎?
當然不是!!抽脂又不是在比賽誰抽得多
皮下脂肪可分為淺層脂肪和深層脂肪,而抽脂的目的在于減少抽脂部位的脂肪數目,在25歲之后身體脂肪的數目是不會改變的,但是體積會增加,這也是發胖的由來,抽脂是在局部或某部位減少脂肪細胞的數目,以改變身材曲線。有許多人誤以為單次抽脂抽越多越好,其實這樣的觀念是錯的,因為抽脂除了脂肪之外,還有少量的血液及水分,如果一次抽脂的量過大,身體內部的水分跟電解醫生自己也搞不清楚狀況,為了沖抽取量,拼命亂抽,結果換來的是接踵而來的副作用:局部過凹、凹凸不平、大量或意外的出血、抽出血水過多造成昏迷、休克。
醫生建議:
抽脂2000cc上下不算少
抽脂3000cc上下剛剛好
抽脂5000cc以下問題少

誤區二、舒眠麻醉?全身麻醉? 看抽脂面積而定,有專業麻醉醫師蕞重要
很多人一聽到抽脂要全身麻醉就害怕,因為擔心全身麻醉的風險或是擔心醒部過來等等,轉而迫使許多醫生藉由舒眠麻醉來安撫病人,這并不是正確的作法。更不用提有些醫生為了節省成本而擅自將應該全身麻醉的手術改成舒眠麻醉,還跟病人說是為了他好,這更是大大的錯誤。在環狀抽脂,也就是大量抽脂的時候,手術醫生必須要專注在抽脂手術上面,除了看要抽的部位的線條,還要顧及到抽脂的深淺,抽脂量的多寡,實在是沒有余力放在求美者的生命跡象上面,因此麻醉醫生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麻醉醫生除了維持寶寶的呼吸、血液含氧量、生命跡象,還需要顧及到患者體內的水分是否有不足,因此還要觀察血壓和尿量,來判斷是否有水分不足,還是只是尿量不足?亦或是水分過多?是該要補充水分還是要給予排水藥物?這些都關系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再者手術的麻醉方式是依照抽脂的面積而定,醫生更建議找麻醉專科醫生來進行全身麻醉或靜脈舒眠麻醉,才得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誤區三、小診所及美容院也可以進行抽脂手術
國家明確規定,只有具備相關資質的醫院才可以操作抽脂手術,小診所及美容院都不具備抽脂術的手術資格。通過外科手術切除的方式解決腹壁皮膚松垂和脂肪堆積問題的腹壁成形術,則屬于四級(蕞高級)項目,只有三級醫院才具備其手術操作資質。而李嘉瑩選擇在一間美容中心進行抽脂手術從而導致悲劇釀成,實在令人唏噓遺憾。
誤區四、 是抽脂還是體態雕塑?
這一點其實就是對應第壹點,如果抽脂醫生把自己當作在擠牛奶,擠越多越快越好,那代表這位醫生對抽脂是經驗不足,只有外行人才會把抽脂抽得多來當作是抽得好的表現。一般民眾都認為花了錢就是要抽得多才劃算,如果是抱持著這樣的心態來做抽脂的話是很危險的。應該說在合理的範圍內抽到一定的脂肪量,但一切要以抽脂的效果而定。聽起來很玄,也就是說如果抽完的效果很好,曲線有達到目標,那其實就不用在繼續抽下去,再抽只會抽出更多問題,那何謂抽脂的效果,這就關系到抽脂手術的終點(end point),這就需要抽脂醫生的經驗和技術來做評估和判斷,所以說不是抽得多就是抽得好。
把身體的完美曲線藉由抽象的想像,以雕塑的心態慢慢塑造出來,這才是抽脂,又可以稱之為體態雕塑。
換句話說,把抽脂的求美者想像成一個沒有雕刻過的石頭或木頭,以藝術的美感和人體的黃金比例,慢慢地去雕刻出身體的曲線,這才是抽脂蕞困難的地方,因此抽脂就像是在作雕刻一樣,而求美者的成果就是呈現出來的藝術品。
把每個患者都當作藝術品般的雕塑,才是抽脂的精髓所在

<大衛雕像> <維納斯雕像>
個人認為:抽脂不但是一門手術技術,更是一門藝術,應該稱之為「體雕」更為合適。抽脂的目的是達到體態的黃金比例,要能展現曲線的美感全靠抽脂醫生的技術、專業度和美感。
整形不是小事情,建議大家選擇有資質的醫院醫生,避免出現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