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試管嬰兒是怎樣誕生的?

2018年07月27日 12:13    相關標簽:試管嬰兒

1978年,世界上第壹個試管嬰兒在英國誕生, 試管嬰兒神話從此開啟。發明者Robert Edwards教授也因此在2010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試管嬰兒,英語簡稱IVF-ET(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即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是指將精子和卵子放在體外同一個培養基中,讓它們自然結合,形成胚胎后再移植到母體內,此即第壹代試管嬰兒技術。

1992年比利時Palermo醫師成功應用卵漿內單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技術,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誕生。這項技術提高了IVF的成功率,為少精不孕者帶來了福音。

第三代試管嬰兒,也稱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 PGS),指在IVF-ET胚胎移植前,取胚胎的遺傳物進行分析,篩選健康胚胎進行移植,防止遺傳病的傳遞。

那么,試管嬰兒的誕生,具體走的是一條什么樣的路線呢?今天小編就為您簡單介紹一下:

第壹步:促排卵

為了獲得多個卵子,女性需要進行促排卵治療,以確保夠多的卵子形成可移植的胚胎。

第二步: 女方取卵,男方取精

醫生在B超引導下應用特殊的取卵針穿刺成熟的卵泡,吸出卵子,并立即在體視顯微鏡下將卵子轉移到含胚胎培養液的培養皿中(圖1),放入37°C的培養箱中培養(圖2)。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727/121302I26-0.jpg

圖1. 置于超凈臺中的Leica S9體視顯微鏡和用于精子注射的DMi8倒置顯微鏡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727/12130363Q-1.jpg

圖2. 生殖醫院“車間”,左邊培養箱是受精卵體外培養期間住的“房子”

第三步:體外受精

將精卵放在特殊的培養基中,靜待自然結合,形成受精卵(圖3)。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727/1213033038-2.jpg

圖3. 精子和卵子共處于培養皿

?精子質量太差,無法自然受精,則必須以顯微注射法強迫受精, 即第二代試管嬰技術——ICSI。

ICSI 是在IVF-ET技術上發展起來的顯微受精技術 。在顯微鏡下(圖4, 5),借助顯微操作系統將單一精子注射入卵子內使其受精(圖6)。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727/1213031458-3.jpg

圖4. ICSI系統,由Leica DMi8顯微鏡+成茂顯微操作組成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727/1213036407-4.jpg

圖5. ICSI系統,由Leica DMi6000顯微鏡 +Eppendorf顯微操作組成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727/1213043450-5.jpg

圖6. ICSI顯微注射,將精子注入卵子

胚胎激光破膜輔助孵化

胚胎的蕞外層被透明帶所包裹,如同雞蛋殼一般。隨著胚胎細胞的發育,細胞不斷分裂、增生,使球內壓力增大,進而沖破透明帶,胚胎與子宮內膜接觸,種植在內膜上,實現妊娠。

在胚胎體外培養或冷凍復蘇的過程中,部分胚胎的透明帶變硬,不利于“破殼而出”,導致妊娠失敗。

通過采用激光破膜系統(圖7, 8),在胚胎的“外殼”上人為打“孔”,使這層殼變“薄”,形成一個突破口,減少胚胎種植到子宮內膜的阻力。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727/1213042516-6.jpg

圖7.?Leica DMi8與HamiltonThorne?XYClone配合,

組成激光破膜一體化系統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727/1213043119-7.jpg

圖8. Leica DMi8與OCTAX NaviLase組成激光破膜系統

第四步: 胚胎體外培養

胚胎移植之前,需要進行體外培養,通過長時間連續顯微成像,可以實時監控胚胎體外發育的情況(圖9)。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727/12130454H-8.jpg

圖9. Paula對培養箱里的胚胎進行time lapse成像監控

第五步: 胚胎移植

受精卵在體外培養48-72小時后,發育到8-16細胞期胚胎,即開始胚胎移植。

第六步:補充黃體酮

注射黃體酮安胎。胚胎移植14天后,可檢驗是否妊娠。妊娠后14天,B超檢查胎兒數及胚胎著床部位。

第七步: 保胎直到分娩

新嬰兒誕生!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727/121305K21-9.jpg

圖10. 圖片來自網絡

試管嬰兒技術趨勢

1)重視單一精子質量:
男性精子中,約只有5%是形態上完全無異常的,利用高倍數光學顯微鏡,加上微分干涉相位差,發展出來的IMSI系統,在6,000倍左右觀察精子形態,挑選一只蕞好的精子做顯微受精(ICSI),能夠提升好胚胎率、囊胚率與懷孕率。在歐洲IMSI技術已經發展成熟,是生殖中心必需設備之一。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727/121305M12-10.jpg

Leica IMSI系統

2)個人化培養箱是趨勢:
傳統的胚胎培養方式是共享一臺大的培養箱,培養箱的門需不斷開關,個人化培養箱(Personal incubator)是每一個案使用專屬培養箱,除了系統穩定度增加外,還可針對胚胎每天所需條件個別設定,對胚胎發育有正向的幫助。

徠卡顯微系統祝愿所有夫婦都能擁有聰明、健康的寶寶 !

看完了這篇文章后,小編還有幾個問題想問問大家,大家有沒有想過:做試管嬰兒過程疼不疼?試管嬰兒的成功率高么?做試管嬰兒的價格是多少呢?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得到答案呦!

專題瀏覽: 試管嬰兒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