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太強調治療了,卻忽視了預防”
暑假,很多醫院出現了就診高峰。
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也不例外,學齡孩子只有在暑假才有時間由家長帶著來處理牙齒問題。
張紅已經陷在焦慮當中,她的孩子口呼吸很多年,一開始并沒有太當一回事,后來發現孩子的顏面發生了改變,臉拉長了,嘴巴也漸漸突出。
張紅帶著孩子跑了好多家醫院,檢查發現是腺樣體肥大。不同的醫生給出了不同的診療方案。有的認為可以通過吃中藥慢慢消下去,有的說是一定要盡快通過手術把腺樣體切除。
張紅不知道如何選擇,孩子只有10歲,她當然不希望孩子小小年紀就挨這么一刀,而且腺樣體切掉了,是否會影響孩子的免疫力?可是保守療法,是否會錯過蕞佳治療時間,讓顏面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
口呼吸問題涉及各個專科領域,提倡多學科診療,看張紅猶豫不決,有醫生建議她再去咨詢下口腔專科醫生的意見。
就這樣,張紅掛了劉月華的號。那天,門診的人很多,但劉月華還是在仔細傾聽了張紅的描述并給孩子做了檢查之后,和她溝通了半個多小時。
劉月華給她做分析:現在腺樣體肥大的問題已經影響到呼吸和顏面發育了,那么就需要盡早處理,否則再等幾年,顏面的糾正會越來越難,而且女孩子在此過程中會受到不小的壓力。其實切除腺樣體對身體幾乎沒有影響,有臨床數據顯示,人體的免疫力確實會在手術之后的半年內下降,但之后人體其它器官會做相應的調整,使免疫力重新提高上去。
劉月華把利弊分析得很清晰,張紅離開的時候卸下了部分焦慮。
在門診中花大量時間做溝通,卻不著急做治療的情況,在劉月華的門診中并不是特例。前不久,一個媽媽帶著兩個兒子來看劉月華的門診。
同樣是口呼吸問題,在耳鼻喉科專科,醫生告訴這位媽媽,孩子腺樣體肥大的問題并不嚴重,還不需要處理,建議她帶著孩子去口腔醫生那里看看牙齒是否需要做處理。
劉月華檢查之后發現,哥哥的牙長得還不錯,現在并不需要干預。他只是提醒這位媽媽,每年需要帶著孩子來看一次門診,根據檢查情況再決定是否要做處理。
而對于弟弟,劉月華檢查發現,只是門牙有所松動。這顆牙該掉卻還未掉,會讓孩子的咬合出現問題,他會經常歪著咬東西,時間長了,會造成他的下巴、頜骨偏移。
劉月華建議家長,盡快去把松動的牙齒處理掉。至于他的口呼吸問題,需要等到換好牙后,再做擴弓處理即可。
在這么近半個小時時間內,劉月華其實是把這兩個孩子發育前的口腔問題,向家長一一交代了,聽了他的耐心講解,這位媽媽如釋重負,回去的時候,一臉輕松。
二
“作為醫生,我們就是要依靠自己的專業知識,從客觀上進行判斷,這位患者的牙齒是否需要處理,什么時候是處理的蕞佳時機。醫生提供客觀指導,而涉及美學的問題,由患者根據自己的主觀需求做決定。”
在從醫的幾十年間,劉月華發現了在醫療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太強調治療了,卻忽視了預防。”
劉月華提到,現在甚至有一種舒適化治療理念,可以給孩子全身麻醉,然后把嘴里蛀掉的十多顆牙一下子補掉。
但“為什么要等到全蛀了再想治療的辦法?為什么不在之前就做好防護呢?作為公立醫院,‘預防為主,防治融合’是我們的社會責任。”作為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的院長,劉月華在自己的門診中就施行這一理念,需要相應治療處理的患者,馬上做處理,而還不到治療時機的患者,劉月華就進行口腔健康教育,讓他們知道,該怎么樣關注自己的牙齒。
關于預防工作的重要性,劉月華本人也是受到過一些沖擊的。
1990年代末,劉月華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牙學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他驚訝地發現,在加拿大的牙科診所,才4、5歲的孩子就由父母帶著來看牙醫了。而在此之前,他在國內醫院工作,來做牙齒矯正的孩子都是12歲以上的,大家的概念是只有等到乳牙全部換完,才能做正畸。
其實,早干預是更為合理的。
在乳牙末期,就應該關注孩子的牙齒問題。有的乳牙掉得太早,兩邊的牙齒會向這個缺口傾斜,造成牙列不齊;有的乳牙該掉卻不掉,恒牙沒有空間長出來,會造成牙齒長傾斜。這些問題都需要盡早關注和處理。
還有的孩子下巴長得小,影響容貌,這就需要戴矯正牽引器把下巴牽引出來。這個處理應該借著孩子的生長時機,在9-10歲的時候處理好,否則到了18歲以后就很難再做處理,除非做手術。
在國外適當時機做干預的很多,而在國內,很多家長不重視這一問題,錯過了治療的蕞佳時機。
“有個孩子,來看病的時候是6歲,他的媽媽觀察很仔細,發現他吃東西的時候嘴是歪的,不咬動的時候一切正常。我檢查發現,他是由咬合干擾引起的牙源性偏頜。如果在換牙階段就能把牙齒的干擾去掉,那么他的頜骨就會慢慢擺正。而如果拖延到換牙之后,那么牙源性偏頜會逐漸發展為骨性偏頜,那時就只有通過正頜手術才能處理了。孩子的媽媽聽了我所說的,抓緊時間進行了處理。他是一個好的病例,但可惜的是,我們可以看到不少成年人有臉歪的情況,往往是因為沒有早期干預。”
三
劉月華從國外學成歸國,是在2000年,那時他發現,患者對于口腔健康的意識并沒有發生什么變化。
變化是在近幾年發生的,應當是和口腔科普宣傳教育有關,現在家長帶著12歲以下孩子來口腔科的越來越多了。
當然,有時也會矯枉過正。有的家長帶著很小的孩子就來了。
劉月華檢查后發現,還沒到蕞好的處理時機。他會建議家長過一段時間再帶孩子來看一下。
“每半年至少到牙醫那里報個到,這樣就不會錯過蕞佳的矯正時間。每個人的牙齒問題都是不一樣的,不能一刀切地說,一定要在哪個年齡段過來看,而需要因人而異,有個性化的處理。”
有時患者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該做怎么樣的治療方案,會詢問劉月華:劉醫生,請你幫我拿個主意。這時劉月華會推心置腹地說:如果這是我的孩子,我會怎么做。
“醫生要有專業上的自信,同時也要有同理心,要順著他的需求理解他。”
近十年,劉月華看到兒童牙齒問題受環境影響很大,他門診中10個孩子中,就有4、5個是因為鼻炎、鼻甲肥大、鼻氣道不清爽造成了口呼吸而來就診的,口呼吸對牙齒的影響是造成牙弓寬度變窄。
在出門診時,劉月華不忘抓住機會進行科普宣傳,“口呼吸是疾病也是行為管理問題。國際上提倡‘閉上你的嘴,輕輕呼吸’,我就會在看門診時把這些理念告訴孩子和家長。孩子可能會有困惑,說:我閉上嘴不能呼吸啊。但這只是一種習慣而已,可以慢慢練習。臨床醫生治療病人的時候,一定要同時做好口腔預防教育。”劉月華強調說。
(為保護隱私,患者使用化名)
醫生簡介

最后,小編知道大家最關心的不光是手術效果如何,價格是否合理也是十分在意的,畢竟整形機構、整形醫生那么多,收費價格也不盡相同,如果想要知道您所在地區最劃算的項目價格,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讓我們的咨詢顧問為您找到最心儀的整形機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