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來的「紅血絲」還有救嗎?

2018年05月18日 15:26    相關標簽:紅血絲

前兩周沒靈感,后臺有幾個寶寶共同點播了紅血絲專題,今晚我們就來好好講講。

通常情況下,表皮有紅血絲都會扯到皮膚敏感問題。而絕大多數文章都會著重寫敏感肌怎么護膚,而弱化紅血絲。

但,紅血絲真的就意味著皮膚敏感嗎?

皮膚的基本結構從外至內,主要由表皮層真皮層皮下脂肪構成。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518/152A514R-0.jpg

而產生紅血絲問題的關鍵皮膚結構是位于真皮層的毛細血管

毛細血管與動脈和靜脈相連。

通常情況下,血液在血管里緩慢地流淌,運輸新鮮的氧氣和營養至身體各個細胞,然后將二氧化碳和代謝物等帶出去。毛細血管的管壁非常非常地薄。

這一特性也造就了毛細血管本身是一個非常脆弱的器官。

在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環境、人為因素)時,原本能規律地擴張和收縮的毛細血管會失去彈性、過分擴張。

比如在高原上,為了保證細胞氧含量的充足,毛細血管會擴張,讓血液更快地流過。這也就是為什么高原地區的人會有高原紅。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518/152A5LA-1.jpg

當然啦,皮膚遠比我們要想象得要強大得多。它是一個平衡的、可以自我調節的器官,偶爾過度擴張是為了滿足身體所需,并不會造成皮膚問題。

但長期的刺激它也是會發脾氣的!

環境因素

剛才已經提到了高原紅,除了在高原地區毛細血管出現代謝性擴張以外,如果皮膚長期暴露在強烈的日照、高溫下,就會導致毛細血管長時間處于擴張狀態甚至破裂。

過度的紫外線還會生成自由基,不僅僅會讓真皮層的膠原纖維發生斷裂,也會讓毛細血管壁變硬、變脆,從而讓毛細血管在過度擴張后很難收縮回來,在表層上方出現紅血絲。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518/152A62013-2.jpg

炎癥

當皮膚遇到過敏原出現炎癥時,皮膚組織會釋放阻胺,引起毛細血管擴張、皮膚紅腫等問題。

除了過敏反應以外,像酒糟鼻、靜脈曲張等身體也會發生炎癥導致毛細血管過度擴張。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80518/152A61332-3.jpg

不健康的護膚習慣

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我真的不想再啰嗦了,但還是不得不提兩句。

首當其沖的要數過度去脂,長期使用皂基潔面產品導致皮膚屏障受損。

過薄的角質層無法抵御外部的刺激,很容易引起皮膚的過敏反應,蕞終會導致毛細血管的擴張。

其次是去角質過度,物理方式比如頻繁使用磨砂膏、洗臉刷等等。(PS:下次想寫個洗臉刷專題,有誰想看?)

化學方式就是各類刷酸了。當然不是說完全不可以刷酸,健康的皮膚適當地使用酸可以清除老廢角質,但長期高濃度地使用就會對表皮產生不必要的傷害。

日積月累皮膚屏障受損,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長期下來也就形成了紅血絲。

greyimg

蕞后則是濫用護膚品。在護膚方面大家一直有一個誤區,皮膚一出現問題就尋求各類功能性護膚品、藥膏解決,而不是去看醫生。這一點我在之前的推送里也反復強調過,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聽進去。

很多祛痘的藥膏中含有激素,可能效果立竿見影,但不能在沒有醫囑的情況下胡亂使用。

長期使用會讓毛細血管管壁的彈性變差,從而讓它在擴張后無法收縮,形成不可逆的紅血絲。

遺傳因素

很多人天生患有毛細血管擴張癥,表皮層較薄。這類人普遍從小臉就很紅,有紅血絲。

這種原發性的紅血絲都為先天遺傳,家族中也會有人有該情況。

撇去遺傳因素,每一個皮膚問題都是長期、反復積累的傷害而造成的,所以想要解決紅血絲也不是下一劑猛藥就能立馬解決的,它需要慢慢調理。

1停止對皮膚屏障的傷害

鑒于絕大多數紅血絲都是自己作出來的,所以在解決紅血絲問題之前先停止傷害吧!

三無產品不要去碰,一些偏方、藥膏也不要嘗試,刷酸、去角質這些就省省吧。

日常用接近皮膚溫度的溫水洗臉,不要使用皂基潔面產品。

一些高活性護膚品比如美白精華、抗老精華要慎重使用,如果紅血絲嚴重還是建議緩一緩,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2修復已受損的皮膚屏障

停止傷害后,皮膚會漸漸地自我修復,但可能需要非常長的時間。

皮膚內部的恢復都基于外部屏障已經健康的基礎下,如果外部屏障持續受損,就算在紅血絲上給足藥,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Q:如何修復?

A:正確的防曬、清潔、保濕是基礎。

3去除紅血絲

在恢復完屏障后,就可以對擴張過度的紅血絲做些“手腳”了。

出現面部紅血絲的根源大家還記得嗎?是毛細血管擴張、失去彈性。那如何讓它正常收縮、恢復彈性呢?

可以使用一些含舒緩消炎成分的產品,常見的比如洋甘菊金縷梅甘草酸二鉀等,都有很好的抗炎癥、增加毛細血管彈性、舒緩鎮靜的作用。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