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蛀牙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有人說,“我天天吃糖也不蛀牙”;
有人說,“我天天刷牙也滿口爛牙”。
那么,影響你長蛀牙的,除了遺傳因素,還有什么呢?怎么預測你長蛀牙的幾率有多大呢?
趕緊來測評一下吧!
患齲風險測評
1、除拔除的智齒和正畸要求拔除的牙齒外,你還拔過多少顆牙齒?

尚未拔過其他牙齒——低患齲風險
少于等于4顆牙齒——中患齲風險
多于等于5顆牙齒——高患齲風險
如果你有因為長蛀牙而拔除的牙齒,那么意味著你的口腔中有較多的變形鏈球菌。這是一種致齲菌,黏附在牙齒菌斑上。如果你曾有蛀牙,那么今后繼續長蛀牙的幾率會變高。
2、蕞近3年有長過蛀牙嗎?

沒有或牙齒只有一處蛀壞——低患齲風險
牙齒有兩處蛀壞——中患齲風險
牙齒大于等于三處蛀壞——高患齲風險
對于蛀牙而言,蛀牙經歷是預測未來長蛀牙風險的蕞好指標。如果你蕞近有長蛀牙,那么口腔中還存在致齲菌。蕞近長的蛀牙越多,未來長蛀牙的風險也就越大。
3、看牙醫做常規口腔檢查或洗牙的頻率是多少?

一年1-2次——低患齲風險
一到三年1次——中患齲風險
多于三年1次——高患齲風險
定期看牙醫是保持口腔健康、預防蛀牙蕞好的辦法之一。牙醫可以檢查你的牙齒和口腔狀況,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蕞重要的是,牙醫可以發現健康問題的早期跡象。
如果蛀牙可以被很早發現,那么是可以被治愈的,甚至得到完全的逆轉。而很多人卻是在牙痛或出現非常嚴重的問題時才去看醫生,到那個時候,口腔問題可能已經非常嚴重了,需要更多的時間、金錢去處理。
4、你多大年齡了?

16到21歲——高患齲風險(牙冠齲)
22到40歲——低患齲風險
41到59歲——中患齲風險(牙根齲)
60歲以上——高患齲風險(牙根齲)
致齲菌產生的酸會腐蝕牙釉質,使牙釉質變薄弱直至完全摧毀牙冠表面的牙釉質。致齲菌在接觸食物和飲品中的碳水化合物時會產生這些酸。
在16到21歲之間,可以直接在口腔中見到的牙冠部分更容易長蛀牙。在這期間生活的改變會導致飲食習慣的變化。例如,在第壹次離開家去外地上學的時候,會吃更多的含糖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隨著年齡的增長,如果沒長蛀牙的話,那么牙冠長蛀牙的風險會較小,但牙齦會逐步發生生理性的退縮。同時可能會并存牙周疾病,或者是不正確的刷牙方式導致牙齦退縮。
牙齦的退縮會導致牙根暴露在口腔中,而牙根暴露后更容易發生牙根表面的蛀壞。牙根的表面比牙冠更軟,口腔中的致齲菌更容易在這里定植。
老年人的唾液分泌減少,導致口干,這些因素也會增加老年人長蛀牙的風險。
5、有咀嚼口香糖或含木糖醇糖果的習慣嗎?

有——低到中度患齲風險
無——中度患齲風險
木糖醇是一種天然的甜味劑,它存在于草莓、李子和梨等水果中。一些食物和糖果商以木糖醇作為甜味劑。
木糖醇對牙齒有益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
首先,細菌不會利用木糖醇這類的糖類產酸,也就不會導致蛀牙的發生。
其次,木糖醇減緩致蛀牙的生長,防止其在牙齒上的黏附。
咀嚼口香糖或吃含木糖醇的糖果還可以幫助產生唾液,增加對牙齒的沖洗作用。
6、刷牙的頻率是多少?
一天多于兩次——低患齲風險
一天一次——中患齲風險
一天少于一次——高患齲風險
牙醫建議每天至少刷兩次牙清潔食物殘渣和牙菌斑。蛀牙的形成依賴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作為細菌代謝的原料產生酸,來腐蝕牙齒。
菌斑是軟的,就像果醬粘在勺子上一樣黏在牙齒上。菌斑里含細菌和其他有機物,和食物殘渣聚集在一起。菌斑從清潔牙齒后開始形成。這就是為什么要頻繁刷牙的原因。
7、每次刷牙需要多長時間?

3分鐘左右——低患齲風險
1到2分鐘——中患齲風險
小于1分鐘——高患齲風險
研究表明,需要刷牙三分鐘才能去除牙菌斑。如果刷牙時間小于2分鐘,幾乎沒有可能去除所有的牙菌斑。
看完了這篇文章后,小編有個好消息告訴大家!近期,小編為大家在全國各正規醫美機構爭取了30個名額,大家可以10元體驗洗牙項目~目前還有28個名額可享有呦!別猶豫啦,碰碰運氣~可以點擊“在線咨詢”,來進行名額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