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有的胎記會慢慢消除,但也聽說有的胎記會癌變
很多寶寶出生的時候都這里一塊青那邊一塊紫,也有些寶寶出生,身上干干凈凈,潔白如雪,好讓人羨慕。
胎記這個東西,聽起來就從娘胎里帶來的。但又一些胎記是后天才形成的,比如血管瘤之類的。
絕大部分的胎記對小寶寶是沒有壞處的,但是因為這些胎記的生長地方,會影響孩子的外觀。不過也有些胎記,小寶寶慢慢長大,有可能會影響健康。需要去醫院治療的。
01
蒙古斑
蒙古斑,非常常見的一種胎記,就是從娘胎帶出來,屁股地方蕞常見。它的形狀一般以圓形、橢圓形或方形居多,呈現藍灰色。被很多人誤以為淤青。
一般長在新生寶寶的臀部、手、腳、背部等部位。。通常等寶寶長到5.6歲,就會慢慢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療的,父母可以放心了。
02
太田痣
太田痣的名字雖然帶痣,但卻不是一顆小小的痣。而是形狀不規則,分布在眉毛、眼瞼或臉頰等部位的青灰色、褐色或藍紫色的斑。
有些太田痣非常的大,可能波及到鼻子、耳朵、額頭等部位,甚至寶寶的眼白部分都會發藍、發青。出生或出生后都可能出現。
太田痣一般對健康沒太多影響,但長在臉上總歸不太好看,弄不好還會讓寶寶自卑,而且這種太田痣一般不會自行消失,所以家長應該帶孩子就醫激光治療。
03
鶴咬傷
紅色或粉紅色斑塊,多出現在脖頸處發際線上下、也可能在前額、眼瞼、眉毛、鼻尖、上嘴唇出現,被大家愛稱為“鶴咬傷”、 “鶴吻紋”或“天使之吻”。
鶴咬傷主要是由靠近皮膚的毛細血管群造成的,當寶寶哭鬧、用力時,腦部供血增加,這些斑痕就會更加明顯。
通常,除脖子后面的紅斑不易消退外,其他部位的斑痕隨著寶寶長大會自行消退,所以爸爸媽媽們暫時可以不用擔心。
04
葡萄酒色痣
葡萄酒色痣多出現在新生寶寶的太陽穴、面部、頸部或皮膚的其他部位,剛開始是粉色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顏色逐漸加深至深紅或紫色。
這些暗紅色斑痣出現的皮膚部位,會增厚并形成不規則的坑洼表面。由于屬于永玖性胎記,不會自行消退,這種情況建議盡早帶孩子去激光治療。
05
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種由于血管過度生長,而突出于皮膚表層的亮紅色凸起斑塊。
血管瘤通常出現在頭部、背部、胸部和脖子,紅色和紫色居多。開始時只是一個小的蒼白的斑點,中間有點發紅,并不明顯。
血管瘤會在寶寶數月中開始增大,但通常在學齡前左右,血管瘤會完全或不完全的自行消失。
如果血管瘤的面積很大或出現在眼瞼、喉嚨、嘴唇、泌尿道等特殊部位,可能會影響到身體機能;生長迅速,出現出血或感染等情況,當有以上情況發生時,家長應帶寶寶到醫院檢查,評估及適當的激光或藥物治療。
平時多叮囑寶寶,不要隨便觸碰血管瘤的位置,以免發生潰破出血和感染。
鶴咬傷和血管瘤的區別主要在于,鶴咬傷一般不會迅速生長,也不會高于皮膚,且絕大多數對健康沒有影響。
06
色素痣
色素痣是一種較大、顏色較深的痣,是由含黑色素的痣細胞構成的良性腫瘤,一般出現在頭皮或軀干上。
大小在1cm~12.5cm之間不等,雖然大多數生長緩慢,但只要存在,就比較不會自行消退。大面積的先天痣在寶寶成年后患皮膚癌的風險會增大。如果色素痣突然發癢、變大等產生異變,要盡早接受治療。
如果色素痣比較小,可行激光治療,但如果較大,需要手術切除。
07
咖啡斑
咖啡斑屬于永玖性的胎記,與皮膚表面齊平,可出現在身體的任意位置。顏色一般為淡棕色或像加了牛奶的咖啡,所以也被稱為牛奶咖啡斑。
咖啡斑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但是,如果寶寶身上的咖啡斑超過6塊,或發現孩子身上還有些腫塊之類的異常,則需要咨詢皮膚科醫生做相關檢查治評估以及治療了。
08
白癜風
如果發現寶寶局部皮膚的色素完全脫失,白斑的邊界比較清楚,白斑部位明顯比周圍的皮膚白,白癜風的白斑中間會有少量非白色的皮膚區域,那么有可能是白癜風。這就需要盡早及時就醫。
看完了這篇文章后,小編想告訴各位求美者,其實醫美整形行業內的潛規則很多,真與假、專業與非專業真的要抉擇好!變美和毀容有可能就在一個決策之間…文章內也不便多說…想知道如何分辨是不是選擇的醫院和醫生是正規的,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小編再和大家詳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