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幾個小時人會更長壽呢?
療愈性睡眠:α波、低θ與δ波,平滑導入深睡眠,促進身體自我療愈和再生功能
文章整理摘自睡眠的科學-生命入睡、蘇醒的機制與奧秘,原作者:櫻井武(日)
每天的睡眠時間因人而異,但7成左右的人每天的睡眠時間都在6.5小時到8.5小時之間。睡眠時間不足4小時和超過10小時的比例為100人中約1人。美國進行的一項大規(guī)模調查顯示,每天睡眠時間位7小時的人蕞長壽,超過或不足7小時壽命都會縮短。
但是這項調查仍存在很多疑點。第壹,隨著人體逐漸衰老,每天所需的睡眠時間也會縮短。因此必然會出現越是長壽的人睡眠時間越短的情況,這項調查顯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還有一點是在認知能力調查中,比較睡7小時和9小時的實驗對象后發(fā)現,睡9小時的實驗對象認知能力更高。
再讓我們看看偉人們的睡眠時間。大家都知道愛迪生和拿破侖的睡眠時間很短,但也有種說法說他們有午睡或打盹的習慣。如果這個傳言屬實,那么他們每天也都睡夠了6小時。與他們相反的是,愛因斯坦每天要睡10小時。
但是我們不能簡單地通過這些錯綜復雜的信息就迅速得出某項結論。我們一般說蕞合適的睡眠時間是7小時,其實更準確的應該是“睡到自然醒”更合適。因為每人每天所需睡眠時間有很大的個體差異。當你感受到睡意時就意味著睡眠不足。只要是健康的人,大腦都會“傾訴”質或量上的睡眠不足。
睡眠還有很大靈活性。如果有必須完成的事情,我們可以暫時犧牲睡眠工作。這種情況下即使短時間內不睡覺也不會影響我們能力的發(fā)揮。當然在熬夜后你得有所補償。如果長時間不睡覺大腦中的睡眠負債會增加,所以下次的睡眠會比平常的睡眠更深、時間更長。這就叫做睡眠的平衡性。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睡到沒有睡意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