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胎記與色素性胎記的區別與治療
胎記的種類有很多,主要可分為色素性和血管性兩種。常見的色素性胎記有雀斑樣痣、毛表皮痣、斑痣、咖啡斑、太田痣、伊藤痣等,血管性胎記有草莓狀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鮮紅斑痣等。胎記種類不同,在治療方式上也是有差異的,那么如何區別這兩種類型的胎記呢?
顏色區分色素性胎記通常為棕色、灰色、青藍色或黑色,是由于色素細胞發育異常造成的。血管性胎記根據血管在皮膚下的深度不同,顏色可以從粉色、紅色到青藍色。
1、海綿狀血管瘤常見于頭面部皮膚,可累及口腔粘膜或骨、肝等。皮膚海綿狀血管瘤表現為皮下質軟腫塊,按壓時如海綿一般,一般持續存在并有不斷增大的傾向,須盡早進行手術治療。
2、草莓狀血管瘤出生時往往看不到有病變,病變多在出生后一個月內發現,初起為小的紅色斑點,以后迅速增長,有患兒1歲~2歲左右停止生長,但概率較低。女性患兒是男性的3倍。其形如草莓得名。除發生于皮膚外,也可累及皮下組織和肌肉組織,一般不侵犯骨組織。發生于皮膚或肌肉組織的血管瘤可損傷血管引起繼發感染或潰瘍。
3、葡萄酒斑是在寶寶在胚胎期由于部分血管畸形發育所造成的,多見于臉部,常常出現在半邊臉,通常在出生時就已存在,不會突出皮膚表面,只在皮膚呈現出淡淡的粉紅色。病變范圍隨寶寶生長而擴大,不會自行消退。有些寶寶會并發全其它功能異常如青光眼等。
1、咖啡牛奶斑是棕褐色或淺棕色平滑的斑塊,有時可能出現若干斑塊聚在一起。這種嬰兒胎記通常會隨著寶寶長大而變小,但也可能由于日曬而顏色加深。咖啡牛奶斑若僅出現少數幾個,一般無何不良影響;但若出現六個以上,且每個斑直徑均大于1.5cm時,則并發神經纖維瘤病的幾率顯著增加。
2、太田痣常見于眶周、顳部、鼻部、前額和顴骨。約數厘米大小的色素斑可為灰藍色、青灰色、灰褐色、黑色或紫色,斑片著色不勻均,呈斑點狀或網狀,界限不清楚。一般呈褐色斑狀或呈網狀,而藍色較為彌漫。色斑顏色還常隨年齡的增長而加深,在斑中偶有結節表現。極度有礙美觀。
3、先天性黑色素細胞母斑,它所發生的黑斑塊為數不少,在外觀會呈現大小不一的黑色斑塊,有些斑塊區域的毛發生長得較為密實,更容易引人側目。此外,斑塊大小若超過20公分以上,則易罹患惡性黑色素細胞瘤。由于黑色胎記可能對身體有害建議大家及早進行干預治療。
大部分色素性胎記的治療:
以激光治療為主
治療原理:
采用Q開關激光532nm/755nm/694nm/1064nm、
IPL560/570/590nm?、CO2laser等波長激光,精準鎖定色素細胞利用激光的“選擇性光熱原理”精準鎖定胎記色素細胞,使異常增生的色素細胞吸收能量后,瞬間爆破崩解。便于體內吞噬細胞吸收,隨血液和淋巴循環系統排出體外。
治療次數:通常情況下5次(視個人情況而定)?
疼痛感:微痛?
治療效果:輕松無創、安全可靠、不留疤、隨治隨走
適應人群:色素性胎記,如:咖啡斑、雀斑樣痣、毛表皮痣、斑痣等。?
大部分血管性胎記的治療:
以手術治療為主,部分如輕度草莓狀血管瘤可用激光治療。
治療原理:
【激光治療】
采用DPL500nm精準光,選擇性作用于血管中的氧合血紅蛋白,使之加熱而破壞擴張的血管,有效抑制血管性胎記的發展,而皮膚的其它組織不受破壞。
【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現在胎記部分,部分情況需配合硬化劑注入胎記周邊組織,使血管內壁發生無菌性炎癥、蛋白質凝固、血栓形成,繼而纖維組織增生、局部纖維化,抑制血管性胎記發展達到治愈目的。范圍較大的胎記,手術后可轉皮瓣進行修復。
治療次數:一次性切除
疼痛感:麻醉下無痛?
治療效果:安全可靠、隨治隨走。?
適應人群:大部分血管性胎記
中南整形胎記治療部分案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