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關于鑲牙,你誤解了多少?

2017年12月25日 10:50    相關標簽:鑲牙

鑲牙,也叫口腔修復,根據現在的技術一般分為活動假牙、固定假牙、種植牙三種類型。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還年輕不需要了解這些知識,但據調查,現在三四十歲就已經鑲牙的人并不罕見,但很多人對于鑲牙的知識都是一知半解,存在不少誤區。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打破誤解~

誤區

01

牙齒掉了,立刻就能鑲牙

很多人在缺牙后當然會希望盡快裝上假牙。但其實鑲牙也是不能急的。好比蓋房子需要選擇合適時間打好地基,鑲牙時須先處理好余留的牙齒牙齦,才能達到良好的修復效果。因此,你應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必要的治療和鑲牙前要做的準備工作,等待合適時機再鑲牙。

誤區

02

等牙齒掉光了再鑲牙

?有些人滿口爛牙,當一顆牙齒掉了之后,就會想:等其他牙齒都掉了再鑲牙吧!不然,以后其他牙齒掉了還要重新花錢。

當牙齒缺失后,不僅僅是說話困難、無法咀嚼食物這么簡單,還會造成咬合關系紊亂,甚至牽連到臨近的牙齒發生松動、移位,導致更多好牙受連累,造成不必要的缺失。

長期缺牙如果不及時修復,支持假牙的牙床,也就是我們說的牙槽骨,會嚴重吸收,導致之后的鑲牙,戴上假牙后容易出現假牙容易脫落的現象。因此,如果有牙齒缺失,一定要及時的選擇牙齒修復。

誤區

03

隨便找個地兒鑲牙,不用講究

有些人覺得,反正都是鑲牙,在哪里鑲都是一樣的。

其實,鑲牙是個復雜而精細的過程,醫生要根據你口腔中的具體情況,制定符合你的治療方案,并嚴格按照解剖形態和標準步驟制作假牙。如果因為貪圖便宜或快速鑲牙,不僅難以獲得預期效果,反而適得其反,導致異味、腫痛、牙齦出血、余留牙松動等口腔疾病。

誤區

04

假牙不需要護理和保健

?有些人覺得,反正是假牙,不需要護理和保健。這種觀點非常錯誤,會讓你的口腔環境惡化。

初戴假牙時,應該先吃軟食物,逐步適應,如有壓痛不適應及時復診,不能強忍適應。而且,假牙也需要保持清潔,活動牙在飯后取下沖洗并漱口,睡前取下清潔后用清水浸泡,并且刷干凈口內余留牙。配戴假牙后,余留牙和牙床會有正常的變化,所以應該每年到醫院復診做相應的調整。

誤區

05

掉牙是正常的,提前保護無用

一口爛牙的人會覺得自己的牙已經“無藥可救”,認為年齡大掉牙就是正常的,于是放棄了牙齒的保護。其實,牙齒缺失并非必然。好好保護,老了也能不掉牙、少掉牙。

牙齒缺失有兩種原因,一是器官的自然老化,也稱生理性退化;二是因為各種口腔疾病導致病理性變化,例如牙周炎、齲齒。

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定期找專業牙醫進行口腔檢查和潔牙,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從而延緩生理性老化,中斷牙病的發展。

最后,送福利了!小編有個好消息告訴大家!近期,小編為大家在全國各正規醫美機構爭取了30個名額,大家可以超低價搶鑲牙項目名額~目前還有17個名額可享有呦!別猶豫啦,碰碰運氣~可以點擊“在線咨詢”,來進行名額預約~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