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早發現,早治療!
結腸息肉:
早發現,早治療!
近些年來,腸鏡檢查發現大腸息肉的患者越來越多,特別是有些患者摘除息肉后仍會復發,而且反反復復始終無法“斷根”,同時又害怕癌變,給患者身心都造成較大的負擔,現在讓我們認識一下結腸息肉。
? ? ? ? ?
01
什么是腸息肉?? ?腸息肉是從結腸直腸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的隆起狀病變,在未確定病理性質前均稱為息肉。病理顯微鏡下分成炎性或增生性息肉、管狀腺瘤、管狀絨毛腺瘤、絨毛狀腺瘤等類型。
?
02
腸息肉的臨床表現是什么?
? ? ? ? ? ? ??腸息肉多無癥狀,往往是在內鏡檢查偶爾被發現,較大的息肉可引起腹部不適、腹脹、腹痛、腹瀉、便秘等,但多被忽視,部分息肉可引起大便帶血、粘液血便,體檢常無陽性發現。
???
03
腸息肉為什么需要治療?
? ??息肉生長緩慢,但長到一定時候可能會轉變為結腸惡性腫瘤,特別是管狀絨毛狀腺瘤、絨毛狀腺瘤是結腸惡性腫瘤的主要癌前病變,因此,一旦被檢出腸息肉都應行腸鏡下息肉切除治療。
?
04
腸鏡下如何切除腸息肉?
? ?小于0.3-0.5cm的腸息肉可通過腸鏡活檢摘除、電熱鉗、氬氣刀點灼切除;多發性或較大的腸息肉根據大小、位置、是否有蒂可采用內鏡下息肉電凝圈套摘除、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輔以尼龍繩和鈦夾等技術進行切除,更大的息肉可能聯合腸鏡和腹腔鏡“雙鏡”法切除。
05
腸息肉切除術前注意事項是什么?
? ??腸息肉切除術前患者均應進行血常規、生化、凝血、心電圖、B超、胸片等檢查確定能否麻醉做無痛腸鏡和腸鏡下切除,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告知術中有可能發生出血、穿孔、不能內鏡切除等風險和意外,術后仍有出血、穿孔、復發等可能。對不能行腸鏡檢查和腸道準備不充分者不能行內鏡下息肉治療。對于長期口服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藥物患者需停藥5-7天方可行內鏡下腸息肉切除術。
06
腸息肉切除術后應注意什么?
-
腸息肉切除術后應至少禁食24小時,若無不適可進食流質,1-2天后可進食半流質,并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
術后一般臥床休息2-3天;術后2-3天后可下床活動,一周后可以散步等輕微運動,一個月時間內盡可能不劇烈運動和突發用力。
?
-
術后要保持每天大便的良好習慣,避免用力解大便而誘發出血。
-
較小的息肉術后可短時間內服用1-2種腸道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治療,較大息肉需留院觀察至少2-3天可出院。術后如出現腹痛便血等不適應立即就診。
-
術后病理如無異常可定期隨訪,6-12月后復查腸鏡,以后根據病情1-2年后復查一次腸鏡;如術后病理提示有惡性腫瘤時,需進一步追加手術治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