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整容:顏值即正義?

2017年11月11日 11:16    相關標簽:磨骨

2017年8月17日,對剛剛高中畢業的浙江姑娘花花而言,具有特殊的意義。這天上午,花花來到了整形醫院。望著整形醫院的標牌,她內心期待又緊張。

高考結束后,花花所做的第壹件事情,就是說服父母同意自己整容。

“顏值就是正義”

“單眼皮、塌鼻梁”是花花對自己的五官的認知。花花的父母都生著漂亮的雙眼皮,但花花卻是典型的單眼皮、小眼睛。從小,家里的叔叔阿姨都喜歡拿她開玩笑:“你的眼睛和爸爸媽媽都不一樣,你是他們從垃圾桶里撿過來的。”

面對長輩們的玩笑,花花卻怎么也笑不出來。小時候,她甚至以為自己真的并非父母親生。母親知道后,又氣又好笑,告訴花花這只是“長輩開玩笑而已”。母親對花花說,她是一個聰明聽話的孩子。“聰明聽話,但不漂亮。”花花苦笑著說。

花花也曾認為,內心善良、能力憂秀能夠彌補外貌的不足,所以她從小學習刻苦,又培養了不少才藝。她熱愛唱歌,上高中時,曾參加校園十佳歌手的評比。初賽時,全校師生通過廣播,對歌聲進行評選,花花以第三名的得票數進入決賽。但在現場的決賽中,她的票數卻大大落后,在十八個入圍選手中排名第十六。而前十名的同學,“基本都是學校出名的帥哥美女”。

比賽結束后,情緒低落的花花下定決心,畢業后一定要整容。“大家都喜歡看漂亮的人,顏值就是正義。”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71111/111A05628-0.jpg

超七成男女對外貌要求高

據齊魯晚報報道,國內婚戀網站珍愛網在今年年初針對其近一億會員做了多項調查。調查顯示,在90后中,超七成男女對異性外貌要求高。從比例上來說,高達72%的90后男生特別看重女性外貌。與此同時,72.5%的90后女性對男性的體型有所要求。

浙江理工大學2016級本科生智寶感受到了社會氛圍對于外貌的重視。“和熟悉的人相處,顏值是蕞不重要的一項,但是對于陌生人的評判,顏值就比較重要了。”智寶表示,當對一個人的能力品德沒有確切的了解時,外表是蕞直觀的判斷。她的學生會部門部長在招新后開玩笑說道,招人都看顏值,因為“好看的人有時會靠譜一些”。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生導師李英武的研究表明,外貌吸引力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人事選拔領域,雖然決策結果并非就是“美的就是好的”,較高的外貌吸引力有時會成為求職者的劣勢,但外貌吸引力高的應聘者在人事選拔中往往更受歡迎,“盡管應聘者的外貌吸引力與其實際勝任力之間的關系較弱”。

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在韓國,盛行的“外貌至上主義”催生了其整容行業的發展。而在我國,2004年,新華日報調查結果顯示,由于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外貌歧視,導致畢業生中刮起了“整容風”。

手術刀下的美麗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整容改善外表。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整形醫院行業深度市場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05年,我國整形美容人數超過100萬人,2015年的整容人口數量達到742萬人左右。國家工商聯統計數字顯示,我國整形美容業以每年20%的發展速度遞增

在時尚博主簡妮的公眾號中,有這樣一句話:“不斷整容的人,其實是想要消滅過去的自己。”

微博用戶“我就是你冉子哥”就曾因外表遭受過打擊,甚至在整容后依然得到他人的質疑。但她坦言:“我沒有說整得多好,我也沒有說我多美,只是因為不好看,我受到了很多歧視。”她“兒時鋼琴考出八級、自學尤克里里、豎笛、口琴,自學唱歌,擅長英文爵士”,也參加了許多歌唱比賽,自學了珠寶鑒定等不少技藝。她表示:“我不指望靠整容傍大款,我也不指望靠外表找個金飯碗。我只是希望跟同樣的水平的人站在一起,能受到公平對待。”

“聽到刀劃過眼睛的聲音,我和過去的自己說了聲永別。”一位接受割雙眼皮手術的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整容者這樣說道。

花花表示,在接受整容手術以后,她變得開朗許多,遇到機會也敢去爭取了。剛上大學的她,報名參加了許多社團組織,在新生中顯得格外活躍。“現在平時沒事就喜歡自拍。”花花笑著說。

知乎用戶張小鹿稱:“當我看到很多典型東方蒙古眼、內眥贅皮嚴重的女孩子因為一個小小的雙眼皮手術變得可以眉目傳情的時候,或者看到一些修整牙齒、臉型以及比例適當的五官調整的案例的時候,我真的不覺得有什么問題——這個世界給美貌的紅利太多了,誰都不能說自己禁得住誘惑,況且誰會不喜歡看好看的女孩子呢?”

隨之而來的風險

整容雖然能使人在短時間內獲得美麗,但昂貴的整容費用換來的,卻也并不一定是令人滿意的結果。

據環球網2015年5月1日報道,一名女子曾赴韓國整容。她本來只想開個眼角,“但醫院告訴她,她顴骨太高,克夫,需要磨骨”,結果,這次長達七個小時的手術卻是她“噩夢的開始”。手術的失敗導致該名女子“容貌盡毀,嘴巴歪了”。父母因此與她絕交,該女子也陷入同醫院的官司,花費了80萬積蓄,欠下20萬元外債。在手術失敗后,該名女子曾試圖自殺四次。

除了相伴而來的后遺癥,有少部分整容者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中國內地女歌手王貝,就因為一場頜面骨整形手術出現意外,結束了自己的年輕生命。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統計,我國平均每年因美容整形、毀容整形的投訴近兩萬起。而其中90%的失敗,都是“三非”(非法場所、非專業醫師、非合格產品)所致。

刀刀刀朵朵朵(網名)對整容進行了許多研究。據她表示,除了“三非”帶來的風險以外,許多整容項目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風險和后期問題。“拿隆鼻來說,硅膠可能攣縮或下垂,膨體易感染難取出,取鼻中隔可能在多年后造成鼻部軟骨坍塌,且修復率高……很多姑娘即使做足了整容的功課,也找了足夠好的醫師,仍舊面臨再三修復的問題,十分痛苦。”

一次整容的失敗,就需要大大小小各類手術的修補。有時,成功的整容,也需要進行不斷的調整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刀刀刀朵朵朵曾進行過大大小小十幾次整形手術,在整容方面投入了幾十萬。她認為,人總是希望再好看一些,離心里的完美形象近一些,而這需要花很多的自由和成本去維護。

她表示,整容所帶來的快速的顏值提升、短時間的幻想虛榮自信等原因使得整容容易令人上癮。“可事情就壞在,在你變美的過程中,你放了太多的期待值太多資源在一次次的手術上。”

為何而整容

刀刀刀朵朵朵花費了不少功夫研究美與審美。她表示,許多時候,整容是為了迎合大多數人的審美,但美麗的標準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在中國流行大眼睛、高鼻子、尖下巴,而歐美則以豐乳、肥臀、豐唇為美。她說,幾年后,流行審美又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整形卻不像換個發型換件衣服那樣輕松簡單。

在網絡辯論節目《奇葩說》的一期節目中,辯手們探討了整容是否能幫助一個人成為人生贏家。在辯論過程中,辯手肖驍認為不存在大眾審美。他表示,每個人對于美有不同的認知、不同的看法,所以整容不是為了迎合大眾審美、不是為了提升自信、不是為了成為“人生贏家”,而是為了愉悅自己。

https://img.miyanlife.com/mnt/timg/171111/111A06225-1.jpg

在整形外科醫生御神團百夫長斷橋(網名)眼中,整容有更深層次的價值意義。他認為人體是一臺沒有被完全認知的機器。而機器壞了就該修,修不好了就該換,只是現在還囿于技術能力罷了。“對天然的敬畏大多時候是懦弱和屈服的表現。”他說。

在他看來,整容被“污名化”了。“人是一種動物,其次才是社會人,人的動物屬性追求外表美,社會屬性追求內在美。二者并不矛盾,也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他表示,整形不過兩個目的:客觀需要和對美觀的追求。只是出于對自然的崇尚、基因自私、傳統標準等原因,整形處在桎梏之下,背負著沉重的包袱。

但刀刀刀朵朵朵卻認為,很多時候五官的搭配,本就是和諧的。聲音、五官、身材、膚色相互關聯,構成了一個人的氣場。“自然這種東西本身是有美感的”,但整容破壞了原有的自然感。

對于因為自己外貌自卑、不敢戀愛、錯過機會的女孩,刀刀刀朵朵朵希望她們“不要停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出不來,仿佛一個鼻子一張臉就能給你幸福。”她認為靠臉得來的幸福與自信比想象的脆弱。而真正活得漂亮“比變美難多了,也值得為之努力多了。”追求美麗是每個人的權利,但“做好自己也是種博弈的策略”。

在經歷十幾次整容后,刀刀刀朵朵朵感慨道,“到了某個點,你會很懷念自己以前的樣子。現在,你是漂亮的,可不再閃閃發光。”

后記,其實所有整形項目都是一樣的,由于每個人的基礎不同、選擇的醫生不同、設計的案例不同等因素,術后效果自然也是不同的。所以想要獲得滿意的效果,建議大家多多參考各種案例,并且謹慎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設計方案,這樣才能讓自己變成你心目中的樣子呦~想看更多磨骨案例的寶寶,可直接點擊“在線咨詢”,找我們的美麗顧問就能輕松獲取各種案例哦~

專題瀏覽: 磨骨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