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肚子上有妊娠紋,辣媽選擇需謹慎!
那么女性產后如何才能盡快消除膨隆的腹部,恢復以往靚麗的身材呢?面分別從腹壁解剖、腹直肌分離及糾正方法、產后腹部肥胖綜合處理等方面逐一介紹。
腹壁以腋后為界分為前方的腹前外側壁和后方的腹后壁。腹前外側壁由表及里大致依次為皮膚、筋膜、肌肉和腹膜。在健康狀態下,腹壁皮膚和肌肉的張力彈性適度,脂肪層厚度適中,腹部外形平坦。
包括淺筋膜和深筋膜。
①淺筋膜:由脂肪組織和疏松結締組織構成,富含脂肪。
②深筋膜:與腹前外側壁的肌肉分層相適應,分為若干層,覆蓋于各個肌肉的表面,其中襯于腹橫肌內面的部分稱為腹橫筋膜。
由沿前正中線兩側縱行排列的腹直肌和兩側的三層闊肌組成。
①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線兩側的一對長帶狀肌,上寬下窄。肌束起自第5-7肋軟骨和劍突前面,止于恥骨嵴和恥骨聯合前面。表面被腹直肌鞘包裹,并且被3-4條橫行腱劃分成多個肌腹。收縮時,脊柱前屈,胸廓下降,增加腹壓。
②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側壁的淺層請。肌束由外上斜向前內下方,起自下8肋骨外面,止于髂嵴前部、恥骨聯合并形成腹股溝韌帶,借腱膜止于腹白線。收縮時,增加腹壓,使脊柱前屈、側屈及回旋。
③腹內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面。肌束由外下斜向內上,起自腰背筋膜、髂嵴、腹股溝韌帶外側1/3,向前上與腹外斜肌交叉,借腱膜止于腹白線和下3肋。收縮時,增加腹壓,使脊柱前屈、側屈及回旋。
④腹橫肌:位于腹內斜肌深面。肌束起自腰背筋膜、髂嵴、腹股溝韌帶外側1/2,向前內方橫行,借腱膜止于腹白線。收縮時,增加腹壓,使脊柱前屈、側屈及回旋。腹橫肌是保持腹部結實、平坦的重要肌肉,被稱為人體"內部束腹帶(Internal girdle)"。
另外,還有腹直肌鞘、白線、腹股溝管等腹肌的肌間結構。
①腹直肌鞘:由腹部三層闊肌的腱膜包裹腹直肌而成,其中腹外斜肌腱膜與腹內斜肌腱膜的前層構成腹直肌鞘前壁,腹內斜肌腱膜的后層與腹橫肌腱膜構成腹直肌鞘的后壁。
②白線:為兩側腹直肌鞘纖維在腹部正中線互相交織而形成的一條腱膜帶。臍上白線較寬,約1厘米;臍下白線因兩側腹直肌互相靠攏而變窄。


女性妊娠期間,一方面由于體內激素的作用,使腹白線松弛,連接力量下降;另一方面子宮內逐漸長大的胎兒撐起腹壁,之承受的壓力日漸增大。兩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腹壁張力很快超過腹白線的彈性極限,結果左右兩邊的腹直肌被迫分開,形成腹直肌分離(Diastasis recti)。
幾乎所有女性在妊娠晚期都會發生程度不同的腹直肌分離,其中身材嬌小者、腹壁肌肉較弱者,以及懷有巨大兒或多胞胎者情況會更嚴重;另外,腹壁各層組織的彈性會因懷孕次數增加而變差,所以多次生育者情況更嚴重。
根據臨床觀察,在生產后第3天,約有60-70%女性的腹直肌分離會超過兩指寬。如果沒有外界干預,即使坐完"月子"(借指產褥期,約6-8周),仍有30%女性的腹直肌不能回復至原位。這既會使她們的脊柱穩定性下降,導致腰背疼痛,又使腹部膨隆,失去平坦的外觀。

自然生產后3天(剖宮產視傷口恢復情況而定),可以自行檢查腹直肌分離情況。方法如下:
①仰臥、兩膝彎曲約90度、腳掌平放(腳跟與坐骨對齊)、全身放松;
②將一手手指置于肚臍下方;
③采用腹式呼吸,先吸氣,在呼氣同時將頭和肩慢慢抬離床面(腹壁肌肉收縮)配合手指輕輕下壓,檢查是否有腹直肌分離,并根
據能插入的手指數目來測量分離的程度。
重復以上動作,依次檢查臍下、臍上、臍周三個區域。

如何糾正腹直肌分離
按照現代醫學觀點,大多數女性可以從產后第3天開始(剖宮產視傷口恢復情況而定),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有關的腹肌鍛煉。
總體原則是先加強腹壁蕞深層肌肉--腹橫肌(Transverse abdominis, TvA)的力量和功能控制,然后再鍛煉腹直肌、腹內外斜肌等腹壁外層肌肉。
以膈肌運動為主,配合腹部運動,主要是鍛煉腹橫肌,以從內部收縮腹部。方法如下:
①取仰臥或舒適的坐姿,松開腰帶,全身放松;
②將右手放在腹部肚臍,左手放在胸部;吸氣時向外擴張腹部,呼氣時向內收縮腹部,蕞大限度地把肚臍吸引向脊柱,略停5~10秒。此為一個循環。注意,整個過程中要盡量保持胸腔不動。
③循環往復,保持呼吸節奏一致。一般每次5-10分鐘,每日3次。
主要是鍛煉腹橫肌,以從內部收縮腹部。方法如下:
①仰臥,兩膝彎曲約90度,腳掌平放(腳跟與坐骨對齊),全身放松;
②將雙手放在腹部肚臍兩側。吸氣時向外擴張腹部,呼氣時向內收縮腹部,同時雙手順勢向內下方推擠,努力閉合腹直肌之間的間隙,略停5-10秒。此為一個循環。
③循環往復,保持呼吸節奏一致。一般每次5-10分鐘,每日3次。
主要是鍛煉腹橫肌以及腹直肌、腹內外斜肌。方法如下:
①仰臥,兩膝彎曲約90度,腳掌平放(腳跟與坐骨對齊),全身放松;
②雙臂交叉放于腹部,雙手掌各抵住腹部一側。吸氣時向外擴張腹部,呼氣時向內收縮腹部,同時將頭和肩慢慢抬離床面(腹壁肌肉收縮)配合雙手將兩邊的腹肌往中間推,略停5-10秒,慢慢將頭和肩放回床面。此為一個循環。
③循環往復,保持呼吸節奏一致。一般每次3-5分鐘,每日3次。注意,運動量宜從小到大。另外,步驟②也可以用浴巾或床單包繞腹部一周,并在腹中線互相交叉,然后兩手抓住浴巾或床單末端,當頭和肩慢慢抬離床面時配合雙手拉緊浴巾或床單,使兩側腹肌往中間靠攏。
主要是鍛煉腹直肌、腹內外斜肌、腹橫肌等所有腹壁肌肉。
不過,當分離小于兩指寬后才能進行這些常規的腹部運動,否則會加重腹直肌分離程度;在腹直肌分離仍大于兩指寬(約2cm)的情況下只能進行腹式呼吸、Pull-Ins、Splinted Curlups運動。
產后恢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運動量應逐漸增加,切不可因急于恢復身材而過量運動。
通過以上矯正運動,大部分女性分離的腹直肌都可回復原位。但有極少數女性由于營養不良、產后運動不當等原因,腹直肌分離未見明顯改善,甚至出現腹壁疝(如小腸凸出肚臍的臍疝)。這時應該采取外科手術治療,將兩側分離的腹直肌間斷縫合。
另外,為了減少產后腹直肌分離概率和程度,女性懷孕前應多做一些如仰臥起坐、卷腹、平板支撐等運動,以增強腹壁肌肉力量和腹部皮膚、筋膜彈性。
如何消除產后腹部肥胖
除了腹直肌分離外,女性產后腹部肥胖也與腹壁肌肉和筋膜松弛、腹部脂肪堆積等原因有關,因此,消除產后腹部肥胖應該采用綜合處理措施。對于腹部堆積的脂肪,可采用飲食調整加有氧運動等常規減肥方法;對于腹部松弛的皮膚、筋膜,可以采用RF射頻電波儀,通過局部深層加熱使膠原纖維收縮,并刺激產生新的膠原蛋白,以收緊皮膚、筋膜。少數女性產后腹部嚴重變形,懸垂松弛的腹壁與身體其他部位明顯不成比例,甚至呈"圍裙"狀。這時應先采用腹壁整形手術(Abdominoplasty),如浮臍腹壁整形術、經典全腹壁整形術等,切除過多松馳的皮膚、抽吸皮下堆積的脂肪、折疊縫合松弛的腹白線并拉攏分離的腹直肌,再配合飲食、運動、RF射頻電波儀等方式保守治療。
中醫經絡減肥以疏通經絡、調理臟腑氣血、調整陰陽平衡達到減肥的目的,是一種標本兼治的方法,不易反彈。肥胖者減肥后,只要保持科學的生活和飲食就能有效杜絕反彈。
經絡減肥的優勢一:無痛苦
中醫經絡減肥可以免去藥物副作用、長期運動、饑餓等痛苦,而采用的"快速無痛進針法"更是讓減肥者在減肥的時候無痛感。
經絡減肥的優勢二:健康
由于中醫經絡減肥是通過對穴位的刺激來調節新陳代謝從而達到減肥目的,因此它不僅能夠減去多余的皮下脂肪,也能減掉內臟脂肪,在減肥的同時還能防治脂肪肝、高血脂、月經紊亂等臟腑功能失調的病癥。
經絡減肥的優勢三:快速有效
中醫經絡減肥療效確切、迅速,40余萬例臨床案例統計,有效率高達99.3%,前4次可減2-19斤,一療程有些肥胖者就減掉了60余斤,蕞高能減到112斤。
健康小貼士:經絡減肥瘦身效果雖好,但在減肥期間,仍然要適當控制日常飲食的熱量攝入。盡量吃些無糖或含糖量較低的新鮮蔬果。
看完了這篇文章后,小編有幾個問題想問問大家,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會產生妊辰紋呢?去除妊辰紋能維持多久呢?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得到答案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