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記不一定能自己消失,有些要治療!
我們經(jīng)常看到,一些寶寶身上有不同于周圍皮膚顏色的印記。
這些印記,有的是寶寶出生時與生俱來,有的則是在一段時間后變得越來越明顯而引起家長注意。
這些印記,有的發(fā)紅,有的發(fā)青,有的呈褐色,形狀大小和出現(xiàn)在身體上的位置各不相同,而且一般都不痛不癢,對生活也沒有影響。
這些印記,有些會悄然離去,有些與主人相安無事相伴一生,有些會慢慢發(fā)生不好的變化,需要治療。
大家通常習慣把這些印記稱為“胎記”。
“愛心”胎記,來自育學園APP的用戶
胎記,是每單位面積皮膚中一種或幾種正常組成部分過多的結果,比如血管、色素細胞異常等等。
我們蕞常見到的是血管性胎記和色素細胞性胎記。
家長們對待寶寶的胎記,態(tài)度往往截然不同。一些家長覺得只是不美觀而已,無傷大雅。另一些家長則特別著急,擔心發(fā)生病變,想著越早去掉越好。
其實,大部分常見胎記都不用干預,并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只有少部分需要重視,因為可能是某種疾病的預兆。
下面我們就把常見的情況都講一講。
血管瘤血管性胎記中,蕞常見的當屬嬰兒血管瘤。
一般只有20%的嬰兒血管瘤在寶寶出生時就表現(xiàn)出來,80%是在生后2~4周發(fā)生的。
寶寶出生后,如果有局部皮膚發(fā)白、伴有細微毛細血管擴張,表明有血管瘤正在形成。
早期血管瘤還沒有快速增生的蒼白表現(xiàn)
到寶寶出生后2~4周,這部分皮膚會隆起,出現(xiàn)紅色或紫紅色的結節(jié)。
寶寶4~8周到6~9個月,是血管瘤的快速生長期。
這是嬰兒血管瘤的代表特點。
血管瘤根據(jù)所在位置,分為淺表型、深在型和混合型。
-
鮮紅色丘疹性的稱為淺表型嬰兒血管瘤;
-
紫紅色結節(jié)狀的稱為深在型;
-
同時包含淺表及深在兩種的,則為混合型。
左側為淺表型血管瘤,右側為深在型,
淺表的血管瘤一般不影響寶寶的成長和健康,但如果及早干預,可以使血管快速增生對局部皮膚造成的影響大大降低。
另外,血管瘤覆蓋大面積皮膚,或發(fā)生的部位特殊時(如在眼眶周圍或鼻部等區(qū)域,影響視力發(fā)育或造成呼吸問題),可能需要治療。
這是深在型血管瘤阻擋呼吸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血管瘤會在寶寶15個月左右開始出現(xiàn)消退的跡象,到3歲后逐漸完全消退。
出現(xiàn)消退的首要表現(xiàn),是紫紅色結節(jié)內出現(xiàn)蒼白區(qū)域,皮膚損害處開始變平。
葡萄酒色斑葡萄酒色斑也是一種由膨脹的血管造成皮膚顏色變紅或變紫的胎記,多發(fā)于面部、頸部,有時也影響其他區(qū)域,邊緣不規(guī)則,壓之褪色。
葡萄酒色斑多發(fā)于面部
這是一種永玖性胎記。早期通常是扁平的、粉色的,隨著寶寶長大,顏色會變?yōu)樯罴t或紫色。范圍也可能隨著寶寶生長而擴大、增厚。
目前,激光治療是比較有效和成熟的治療方法。如果寶寶有這種胎記,家長可咨詢皮膚科醫(yī)生。
鸛吻痕“鸛吻痕”這個命名來自關于西方神話。傳說鸛是送子鳥,會抓著嬰兒的背部和頸部將其送來,就留下了“鸛吻痕”。
當這種胎記出現(xiàn)在寶寶額頭和眼皮,又有一個美好的名字,叫做“天使之吻”。
實際上都是皮膚表層存在過多細小血管導致。
寶寶頸部的“鸛吻痕”
寶寶額頭的“天使之吻”
寶寶安靜時,斑塊呈現(xiàn)淡淡的粉紅色。哭鬧或發(fā)熱時,血管變得充盈,斑塊顏色就會變得紅一些。
這種胎記一般會隨著寶寶長大慢慢消退,多數(shù)在18個月內消失。個別長在頸背部的鸛吻痕需要更長的時間消退,甚至伴隨寶寶終生,但都不會影響健康。
除上述血管性胎記外,還有一類常見的胎記,就是色素細胞性胎記,表現(xiàn)為局部皮膚顏色出現(xiàn)異于周圍的變化。
這種變化通常向兩個方向,
一種是局部皮膚顏色加深,即棕色皮膚損害;
另外一種是局部皮膚顏色變淺,即白色皮膚損害。
我們先說局部皮膚顏色加深的幾種情況:蒙古斑、咖啡斑、色素痣。
蒙古斑
蒙古斑是嬰兒蕞常見的胎記。很多家長稱為“青屁股”。
它是由黑素細胞聚積而成的,種族不同發(fā)病率不同,在亞裔中80%可見,而在白種人中就很少看到。
這是典型的蒙古斑
蒙古斑在寶寶出生時就會出現(xiàn),通常位于腰骶部,呈灰藍色斑片,也可能蔓延至寶寶整個背部甚至肩部和四肢。
蒙古斑沒有惡變危險,不需要干預。
隨著寶寶長大,皮膚色素增加,蒙古斑與正常皮膚的區(qū)別會變得越來越不明顯,一般在兒童期可漸漸消退,很少持續(xù)至成年,家長不用擔心。
咖啡斑咖啡斑,也被稱為咖啡牛奶斑,是細胞色素性胎記的一種,因為顏色像把牛奶倒入咖啡中混合而得名。
咖啡斑可發(fā)生于身體任何部位,為淡褐色的橢圓形斑,在黑皮膚中則表現(xiàn)為暗褐色,邊界清楚。
這是典型的咖啡斑
咖啡斑可持續(xù)整個兒童期,并可隨寶寶年齡增長而增多。
一般情況下不影響健康,也無需干預。但如果有下列情況:
-
寶寶身上散在的咖啡斑在6個或以上,
-
在青春期前,蕞大直徑大于5毫米,
-
或青春期后,蕞大直徑大于15毫米,
這時家長就需要警惕了,應該帶寶寶去看皮膚科醫(yī)生,考慮神經(jīng)纖維瘤等問題的可能性。
色素痣色素痣,即先天性黑素細胞痣,表現(xiàn)為膚色至褐色或棕黑色的、孤立的、表面光滑的丘疹。
這種色素痣常常根據(jù)受損皮膚的大小來區(qū)分類型,
-
蕞大直徑小于1.5厘米,為小型,
-
直徑在1.5厘米~20厘米之間,為中型,
-
直徑大于20厘米,為大型。
小型色素痣惡變幾率非常低
先天性黑素細胞痣會隨著寶寶體格增長而同比例長大,因此很多家長擔心這種痣是否有潛在的惡變風險,比如產(chǎn)生癌變,形成黑色素瘤。
影視劇中也有“黑色素瘤無藥可醫(yī)”的描述。
電影《非誠勿擾2》中,關于黑色素瘤的情節(jié)
其實大家不要害怕,一般小型先天性黑素細胞痣,在寶寶青年或成年時發(fā)展成為黑色素瘤的風險相當?shù)汀?
發(fā)生癌變的多是大型的,也就是直徑大于20厘米以上的黑素細胞痣。但大型黑素細胞痣出現(xiàn)的幾率非常小,大約20000個新生兒中才有1個。
所以,對于形態(tài)、顏色單一規(guī)則的普通色素痣,不用擔心,也無需去除。
如果寶寶有大型的先天性黑素細胞痣,建議每年看醫(yī)生復查1次,發(fā)現(xiàn)有快速生長的跡象或其他變化,要及時就醫(yī)。尤其寶寶將來到青春期的時候,要注意觀察。
以上說的是局部皮膚顏色加深的幾種情況,下面我們再說說變淺的幾種情況:無色素痣、單純糠疹、特應性皮炎后的色素減退斑。
無色素痣無色素痣通常在寶寶出生時就有,或者出現(xiàn)于寶寶生后幾個月內,這是一種單側的、局部的色素減退斑,邊緣可以是規(guī)則的或者不規(guī)則的,有時是旋渦狀的。
這種情況與黑素細胞功能的減退有關,造成局部膚色比周圍皮膚顏色淺。
這是無色素痣
無色素痣通常被認為是一種良性胎記,沒有治療的必要性。
但是家長應該注意,由于色素減退,這部分皮膚會對紫外線更加敏感,因此也就需要更多的保護來避免紫外線損傷。
如果寶寶有這種胎記,日常要注意遮擋陽光或涂抹防曬霜。
單純糠疹單純糠疹也是一種色素減退斑,直徑通常在5~50毫米,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面部、上臂的伸側以及軀干的上部,具有多發(fā)、呈橢圓形、扁平、附有鱗屑、邊界不清的特點,多見于3~16歲的兒童。
這是單純糠疹
這種皮膚損害目前沒有令人滿意的治療方法,好在除了影響美觀之外,也不痛不癢,一般隨著寶寶年齡增長會慢慢好轉,所以家長不必過于擔心。
使用溫和的護膚霜可能會有一定的效果。
特應性皮炎后的色素減退斑炎癥后色素減退,是由皮膚炎癥性疾病或損傷后出現(xiàn)的不規(guī)則的色素減退斑。
如果寶寶有嚴重濕疹,或被蚊蟲叮咬后形成色斑,容易造成這種印記。
這是炎癥后色素減退斑
這種印記不是家長通常理解的“胎記”,也無需治療,通常可在炎癥后數(shù)月消失,膚色恢復正常。
以上就是常見的“胎記”,家長可以參考看看,如果遇到比較特殊的情況,或是家族有遺傳史的皮膚異常,還是建議及時就診。
看完了這篇文章后,小編有幾個問題想問問大家,大家有沒有想過:什么方法治療咖啡斑更有效?皮秒激光是否可以治療咖啡斑呢?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得到答案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