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雕手術控線技巧:如何靈活運用?
線雕術是一種源自傳統埋線提升技術的微創抗衰項目,在經歷多代演變后,如今已成為一項相對成熟、易于恢復的美容手術,備受中老年用戶歡迎。隨著輕醫美概念的興起,線雕術也因其微創特性而備受矚目,市場認知度不斷提升。雖然我們常說“老樹發新芽”,但在人口老齡化不斷加深的情況下,線雕術在未來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然而,盡管我們常把“輕”和“微”掛在嘴邊,但實際上,線雕手術依然是一項需要高度重視手術原理和技巧的治療。在2021年冬季美沃斯大會上,來自浙江省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的申五一教授以及深圳睛睛醫療美容的曹思佳醫生,針對線雕手術進行了主題講解。
識線
線雕手術中,不同的線材擁有不同的特性,了解它們的用途和區別至關重要。品牌、部位、成分和外形等多個維度都會影響線材的選擇。要正確區分并熟知使用方法,這是一個基礎且重要的問題。
根據曹思佳醫生的講解,線雕手術有如同解數學題一般的感覺,靠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需要掌握一定的“公式”。不同的線材都是為了實現“把肉掛起來”的目的。舉個例子,平滑線是第一代蛋白線,外形平順,主要起到緊致組織與填充作用,但單獨使用效果較弱,通常需要組合使用。而鋸齒線則是對平滑線的升級,具有更強的固定作用。
布線
在面部布線時,有兩條警戒線需要時刻牢記。一條是由外眼角到耳垂的垂線,另一條是通過口角的水平線。在這兩條線之間進行線雕操作相對較為安全,超過這些線則可能帶來損傷血管神經的風險。此外,在選擇進針點和提升點時也有一些原則需要遵循。
進針點的選擇要確保在皮下沒有重要結構和大血管神經,并且與提升點有一定距離,以保證提升力均衡。常見的進針點包括耳輪最高點前上2cm的發際內等。提升點的選擇需要避開面部中部表情區,通常選擇在能夠提升下垂部分的區域。
控線
除了以上原則外,靈活運用也是線雕手術的關鍵之一。針對不同的情況,求美者的個體特點以及下垂情況等因素都會有所不同。因此,在手術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和靈活應用。例如,在面部凹陷部位,可能需要先進行填充再進行線雕操作;在選擇線材長度時,也需要根據提升點至錨點的距離進行調整。
說了這么多,說了這么多,概括來說呢,線雕手術是一項需要技術和經驗的微創抗衰美容項目。對于醫生而言,需要熟知不同線材的特性和使用方法,靈活運用各種布線原則;而對于求美者而言,選擇合適的醫生和手術方案同樣至關重要。只有在醫生和求美者共同努力下,線雕手術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幫助求美者恢復年輕容顏。
后記,小編想告訴各位求美者,其實醫美整形行業內的潛規則很多,尤其是面部線雕提升,真與假、專業與非專業真的要抉擇好!變美和毀容有可能就在一個決策之間…文章內也不便多說…想知道如何分辨是不是選擇的醫院和醫生是正規的,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小編再和大家詳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