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激光治療太田痣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安全去除美麗加分
除太田痣的注意事項如下:
1、患者在激光去除太田痣后,皮膚會有輕微發紅、腫脹、滲出以及點狀出血,可不必包扎。2、激光去除太田痣后,次日即可見紅色滲血處干燥成黑色血痂,并出現不同程度的腫脹,血痂從去除太田痣第5天開始脫落,因年齡不同,脫痂時間不同,個別人要在去除太田痣10日以后,方可脫凈;脫痂期禁止摳痂,痂皮脫落的越晚,皮下組織恢復的越好、越平整。
3、血痂脫落后,即可顯露新鮮、淡粉色、或黑紅色的嬌嫩皮膚,這樣就達到去除太田痣的目的。
4、部位較淺、顏色較淡的太田痣,第壹次去除太田痣后,即可見粉嫩干凈的組織,較深的太田痣,脫痂后仍可見黑紅色皮損,15天后,新鮮的皮膚逐漸出現色素沉著,約在30天左右,色素沉著蕞明顯,此后色素沉著又逐漸消退,消退期在3-6個月。
5、少數人可出現明顯的暫時性的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一般數月后即可恢復,極個別色澤較黑者,可出現輕度皮膚萎縮,這樣就是去除太田痣。
太田痣又稱上腭部褐青色痣、眼皮膚黑素細胞增生病,是太田于1938年首次描述的一種波及鞏膜及同側面部沿三叉神經眼支、上頜支走行部位的灰藍色斑片損害,好發于有色人種,如東方人及黑人。女性多見。發病年齡在嬰兒期及青春期有兩個峰段,其中1歲以內發病占61.35%。
病因
可能與遺傳有關,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在胚胎發育期間,黑素細胞由神經嵴向表皮移行時,由于某種原因未能通過表皮、真皮交界,停留在真皮內而形成的病變。而有的研究認為可能不是黑素細胞的殘留,而是一種與藍痣類似的錯構瘤或痣樣損害。
臨床表現
有報道2/3的患者出生時即有眼部損害,而皮膚損害可在10多年后才出現,損害發生于一側面部,特別是三叉神經第壹支、第二支所支配的部位,故蕞常見于眶周、顳部、鼻部、前額和顴骨。約數厘米大小的色素斑可為灰藍色、青灰色、灰褐色、黑色或紫色,斑片著色不勻均,呈斑點狀或網狀,界限不清楚。一般呈褐色斑狀或呈網狀,而藍色較為彌漫。色斑顏色還常隨年齡的增長而加深,在斑中偶有結節表現。約2/3患者同側鞏膜有藍染或褐色斑點,有時瞼結合膜、角膜也有色素斑,少數患者口腔和鼻黏膜也有類似損害。5%~10%病例為雙側性。少數患者可伴發伊藤痣、持久性蒙古斑或鮮紅斑痣。太田痣極少惡變。
治療
色淡而范圍小者,可試用液氮冷凍、化學剝脫與皮膚磨削術等,部分病例可獲較好效果。色深或范圍較大者,對上述療法療效較差,可選用染料脈沖激光如紅寶石和Nd:YAG激光治療,術后不留瘢痕,可達較好美容效果。
看完了這篇文章后,小編想告訴各位求美者,其實醫美整形行業內的潛規則很多,真與假、專業與非專業真的要抉擇好!變美和毀容有可能就在一個決策之間…文章內也不便多說…想知道如何分辨是不是選擇的醫院和醫生是正規的,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小編再和大家詳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