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并沒有“丑牙期”,孩子牙齒長不齊要注意了!
每個媽媽對孩子牙齒都很關注很重視。
但其實大人對這塊的了解是接近空白,甚至陷入各種誤區。
例如,糖小游小時候就常聽大人說的“丑牙期”。
大概就是孩子換牙掉牙期間,肯定會經歷一段牙齒歪歪斜斜,缺一塊少一個的很丑的時期。但無需擔心,孩子換完牙之后,牙齒就會張齊長漂亮。
這就是當時糖小游接受的大人觀點。
所以,盡管當時六歲的時候被叫做“歪牙妹”,糖小游依舊狂妄霸氣等著一口標準牙齒長出來。
然而,糖小游現在只有羨慕別的女孩子一口整齊大白牙的份。
真的,孩子換牙期間有這么大的魔力能把牙齒換整齊了?
蕞近看到中華口腔醫學會正畸專業委員會出的一項調查。
中華口腔醫學會正畸專業委員會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兒童在乳牙期(2-6歲)錯頜畸形(牙齒不齊)率達到51.84%,替牙期(6-12歲)達到71.21%,恒牙期為72.97%。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牙齒不齊的幾率越來越高?
牙齒不齊除了少數因不良口腔習慣的戒除出現緩和,大部分只會越長越嚴重。
所以所謂的“丑牙期”后會長出正常牙齒的觀點,秒打臉~
與此同時,我們也開始收到粉絲粑粑麻麻的詢問。
正畸,或熟悉或陌生的字眼。說白了就是牙齒矯正。
盡管身邊各種牙套妹牙套弟,但其實牙齒矯正跟孩子小時候很多因素都有關。
不良口腔習慣也跟牙齒矯正有關
袁主任說,其實替牙期(6-12歲)是兒童口腔問題的高發期。
很多時候,一個不起眼的口腔習慣都能讓孩子和一口好牙無緣。
以口呼吸為例,下面的女孩子是一對姐妹,7歲的妹妹凱莉(左),8歲半的姐姐薩曼莎(右)。
在替牙期醫生發現姐妹兩個都有口呼吸的問題,并幫助了她們改變口呼吸的習慣。
妹妹聽從了醫生的話,改變了用口呼吸的習慣。但是姐姐仍然堅持用嘴呼吸。
幾年之后姐妹兩個的外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妹妹面部比例較好。但是依舊用嘴呼吸的姐姐卻出現了下巴后縮、門牙前突的問題。
除了口呼吸,在替牙期(6-12歲)還有一個常見的問題經常被家長們忽略,相信不少孩子都遇見過,那就是乳牙滯留。
乳牙明明還沒掉,新牙就長出來了,而且是從舌頭那側長出來的。這個時候如果不及時拔除乳牙,牙齒長歪的可能性會非常大。
作為兒童口腔問題的高發期,除了上面提到的口呼吸、乳牙滯留,換牙期(6-12歲)的孩子還有可能因為乳牙齲壞嚴重,舔牙、咬嘴唇等不良口腔習慣,先天乳牙缺失等等原因,出現牙齒不齊、面部發育畸形的問題。
一個不小心,孩子就會跟一口整齊的牙齒拜拜了。
小時候不注意,長大背著牙套真是rio心塞~~
因此一定要及早給孩子進行全面的口腔檢查!
“兒童錯頜畸形篩查”
篩查一:兒童基礎口腔檢查
3項口腔基礎檢查,常用健康零死角
①齲齒檢查。受益指數:☆☆☆☆☆?
②口腔軟組織檢查。受益指數:☆☆☆☆☆
③唇舌系帶檢查。受益指數:☆☆☆☆
篩查二:混合牙列發育檢查
2項專業檢查+一張全景X光片,發育風險預警。
1、咬合關系問題;風險指數:☆☆☆☆☆
2、顳下頜關節問題;風險指數:☆☆☆☆☆
3、口腔隱藏問題;風險指數:☆☆☆☆☆
本次檢查,包含一張全景X光片,本X片使用兒童專用X光機。
孩子的牙齒就像一座冰山,表面的危險一目了然 ,但是在牙齦內,有沒有多生牙?乳牙有蛀牙,是否影響到下面的恒牙?蕞重要的是以后孩子的牙齒是不是會不齊?X 光片就像牙醫的“火眼金睛”,一些潛在的口腔健康風險,牙醫都可以通過X光片清楚判斷。
篩查三:不良口腔習慣篩查+行為糾正
自主或下意識口呼吸。風險指數:☆☆☆☆☆
啃指甲、含手指。風險指數:☆☆☆☆☆
吐舌或咬舌頭。風險指數:☆☆☆☆
下巴下意識前伸。風險指數:☆☆☆☆
有些問題媽媽可能不大在意,但是對牙齒的影響卻非常大,就像上面介紹的兩位姐妹。
如果媽媽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很多危險都可以避免。在牙醫助理的幫助下,仔細填寫一張口腔不良習慣篩查表,幫孩子全面掃除不良口腔習慣全掃清。整齊小牙棒棒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