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輕就有眼袋?不,我這是臥蠶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對面部的影響也不小,畢竟據(jù)說吳彥祖和蘇大強就差一個眼袋。熬夜的明星們也不容易,既要避免黑眼圈又要防止眼周細紋,最怕的就是逃避眼袋的出現(xiàn)。然而,人們往往會把眼袋和臥蠶混為一談,不知道如何區(qū)分,我們今天就來談談。
眼袋與臥蠶的區(qū)別
面部衰老的第一個表現(xiàn),除了皺紋,就是眼袋的悄然出現(xiàn),當眼瞼皮膚松弛,眼輪匝肌、眶筋膜張力降低,眶內脂肪移位、脫垂,就形成了我們常說的 "眼袋",醫(yī)學上稱為眼瞼松弛,不僅出現(xiàn)在下眼瞼,也可以出現(xiàn)在上眼瞼哦,而且如果你注意,可以看到有些老人的上眼瞼下垂。
常常與眼袋混淆的睡蠶,其實與眼袋是有區(qū)別的,可以通過它的位置清楚地分辨出來。下眼皮隆起也是如此,眼袋,我們要掩蓋的是尺寸大,離下眼皮邊緣遠的眼袋,與臥蠶不同的是,它通常不飽滿,有的還伴有下垂的皺紋,有點像倒三角,看起來像個下垂的袋子。
眼袋的類型
原發(fā)性眼袋,顧名思義,是天生的,與遺傳有關,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父母中有人年輕時有眼袋,你也可能年輕時有兩個眼袋。原發(fā)性眼袋是脂肪性眼袋,是下眼瞼眶隔內的脂肪增大,沒有明顯的下垂,常見于年輕人,所以不要以為眼袋是老年人的專利。
繼發(fā)性眼袋多由眶周支撐結構松弛引起,表現(xiàn)為眼袋下垂,下眼瞼皮膚下垂,伴有皺紋,隨著年齡的增長,眼部皮膚的膠原蛋白和彈力纖維開始慢慢流失,對眼周皮膚的支撐越來越松弛,松弛到一定程度,無法支撐眼眶周圍的脂肪,這時脂肪就會下垂出來形成眼袋。
復合型眼袋也很常見,即同時存在眼眶脂肪膨出和下眼瞼皮膚松弛。
眼袋的形成因素
除了遺傳和自然老化外,眼袋的形成也可能是自己造成的!比如不注意防曬,陽光使臉部膠原蛋白流失,眼周皮膚松弛,眼周組織失去支撐,或者睡眠不好,或者長期戴隱形眼鏡,用眼過度也可能導致眼袋的發(fā)生。還有平時愛揉眼睛的朋友注意了,眼睛周圍的皮膚比較嬌嫩,長期的外部摩擦也可能導致眼睛周圍的皮膚出現(xiàn)松弛的皺紋。另外,睡前喝水也可能導致水腫型眼袋,又稱假性眼袋,是指前一天晚上睡前喝水過多導致下眼瞼腫脹而產生的,但可以消退滴,溫馨提示,不想有的話,睡前不要喝太多的水。
看完了這篇文章后,小編有幾個問題想問問大家,大家有沒有想過:臥蠶和眼袋有什么區(qū)別呢?去眼袋的時候會不會影響臥蠶呢?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得到答案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