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瞼下至手術,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前段時間很火的 "下眼皮手術 "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有患者在門診問我:"我可以做眼瞼下至手術嗎?"我想告訴大家,雖然網上宣傳的圖片很美,但事實上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這個手術,近兩年來,由于眼瞼下至手術不當而導致的問題很多,甚至對受術者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是眼瞼下至手術:
眼瞼下至手術誕生于2004年,由日本比利智廣博士發明。它是通過結膜入路手術,加強下眼瞼的牽拉力,人為地使下眼瞼向下退縮,使眼睛睜得更大,露出更多的角膜下緣和外鞏膜,如果再配合開眼角和加強提上肌,眼睛自然會大很多,看起來清純迷人。
是日本一直流行的一種垂直放大眼睛的手術。它是將下眼瞼縮小肌折疊,將下眼瞼拉下。這樣就有增加眼瞼寬度的效果,使眼睛看起來像小鹿眼或狗眼。增加了清純感和少女感。很多日本女星都喜歡這種手術方式。
手術主要有兩種:
內切和外切。一般來說,內路手術用的比較多,切口在結膜內,比較自然,沒有痕跡。但是,效果不是特別顯著。而外切口則是在靠近下睫毛根部的地方做切口,一般是留給下睫毛倒立的患者。也適合皮膚松弛的患者。效果比較明顯,但缺點是容易留下疤痕。那么,既然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手術,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眼瞼下至手術的問題在于,通過手術將下眼瞼向下拉。
大家都知道,眼瞼是保護和覆蓋眼球的,如果眼瞼被過度拉扯,下瞼很容易退縮。最明顯的癥狀--就是眼白出來了。即角膜下緣的白鞏膜外露,如果白鞏膜外露過多,會讓人看起來很奇怪。還會導致下眼瞼的弧度形態異常,如果在年輕的時候就做下瞼,年齡增長會導致下瞼松弛,可能會加重下瞼退縮,眼瞼閉合不全,嚴重的還會出現眼瞼外翻。
那么,什么樣的眼睛適合做眼瞼下至手術?
1. 懸吊眼:外眥贅皮高于內眥贅皮,眼軸過于外傾,外眥上翻的眼睛。
2. 如果黑眼珠被下瞼遮蓋,下瞼會露出黑眼珠,使黑眼珠顯得更大。
這兩種情況是適合做下瞼手術的。除此之外,要慎重選擇手術適應癥。
下眼瞼手術有幾種?
一種是內切,另一種是內切加外切。
1. 內切法的優點是沒有下瞼皮膚的痕跡,但改善的幅度比較小。
2. 內切和外切結合的優點是改善幅度大,效果明顯。但因為是外切法,早期可能還會有輕微的痕跡,但不明顯,恢復后基本看不出來。
任何手術都是有風險的,更何況下至下瞼手術并不是適合所有的眼瞼類型,選擇不當,或者對手術尺度的把握不夠,都會導致無法彌補的畸形,無法求美,效果適得其反。
下眼瞼手術的一般過程:
簡單來說,就是將負責移動下瞼的下瞼提肌縮短或折疊,使下瞼緣向下移動一定距離,露出眼球,以增加眼球的大小。
具體步驟:
1、在下瞼緣(睫毛緣)下2mm處做橫切口,分離側眼輪匝肌組織(橫過輪廓),到達下瞼眶隔表面
2、分離眶隔前壁,暴露眶隔脂肪團,如果眶隔脂肪團較多,可以稍微切除一部分。
3、將腱膜末端向下瞼上緣牽拉,折疊或切除后用縫線固定在下瞼板表面--這時可見下瞼緣向下移動約2-4毫米,當然縫合位置越高,牽拉越大。變化越大越好,當然不是越大越好,如果有眼輪匝肌肥大,可從側面切除少量肌纖維如果皮膚肥厚緊致,可少量切除月牙形皮膚條
4、然后在瞼板與腱膜結合點附近縫合少量皮膚真皮,可同時矯正倒睫現象。
小編還想和各位求美者說,其實所有眼部項目都是一樣的,由于每個人的基礎不同,選擇的醫生不同、設計的案例不同等因素,術后效果自然也是不同的。所以想要獲得滿意的效果,建議大家多多參考各種案例,并且謹慎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眼綜合設計方案,這樣才能讓自己變成你心目中的樣子呦~想看更多眼綜合案例的寶寶,可直接點擊“在線咨詢”,找我們的美麗顧問就能輕松獲取各種案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