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牙根管治療后選擇嵌體還是冠修復?
1 全冠,樁核冠 全冠是根管治療后牙齒修復的最常用手段,能提高牙齒的抗折風險。當缺了兩個牙壁或更多的牙體組織時則需要通過樁來恢復牙體組織再行冠修復。完整的2-3mm的肩領能顯著提高樁核冠的成功率。 2 嵌體,高嵌體 隨著微創理念的深入人心,后牙缺損的修復越來越多的選擇了損傷較小的嵌體修復。嵌體是一種間接修復的形式,主要是用于活髓牙的缺損的修復,是直接充填修復的替代方法,減少缺損較大時直接修復固位不良或者邊緣不密合。目前多項研究表明,活髓牙用嵌體修復獲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失髓牙用嵌體修復的失敗率較高,因為拉應力的存在。

牙體組織更能抗壓應力不抗拉應力,后牙受力為拉應力時易于造成牙體的劈裂,用于根管治療的后牙為了盡可能減少不利的拉應力,一般建議使用覆蓋全牙尖的高嵌體。 嵌體材料通常有合金,樹脂以及全瓷,目前臨床上使用較多的為氧化硅基的全瓷類嵌體。氧化硅基類全瓷嵌體,彈性模量與牙釉質接近,可以和釉質形成可靠的粘接,經過長期的觀察修復效果良好。相較于全冠,嵌體的邊緣線位于齦上,利于清潔。但是邊緣線復雜,固位靠冠內洞型及粘接固位,對于剩余牙體組織以及設計有比較高的要求。 對于牙體組織余留量充分(牙體組織厚度大于2 mm,4個軸壁的牙釉質基本完整,或髓腔有至少3個壁的牙體組織完整)的根管治療后前磨牙和磨牙建議應用覆蓋整個咬合面的高嵌體恢復牙合面形態和咬合接觸。


髓腔固位冠模式圖
對于牙髓治療后修復方式的選擇,目前還沒有一致的意見,雖然全冠(髓腔固位冠其實也是全冠的一種衍生)是經典修復方式,但是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高嵌體等修復方式,前提是牙冠結構的保存量,因其對牙齒的長期存活率影響最大。修復體的長期成功取決于多個因素,包括剩余牙體組織的彈性模量、粘接劑的性能、修復體的厚度和修復體的設計等。
總 ? ?結對于基牙的應力考慮:
根管治療后牙本質應力大,修復體應該覆蓋整個咬合面。在減輕牙本質應力方面,材料的彈性模量是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其中樹脂嵌體所帶給基牙牙本質的應力最小。然而樹脂類間接修復體在硬度方面不及陶瓷,因此并不能僅從這一單一因素進行考慮。
對于修復體的形式,有研究認為:
1、全牙尖覆蓋的修復體抗折性能最好,inlay如果發生牙體斷裂,其斷裂模式不可修復幾率大。酸蝕陶瓷粘結修復材料(二硅酸鋰)具有與釉質相似的機械強度和美觀性。
2根管治療的磨牙頰舌側壁完整,牙尖薄弱,陶瓷嵌合體是一種很好的將弱牙尖結合在一起的治療方式。
3髓腔固位冠在冠部大面積缺損時是一個良好的治療選擇。全牙尖覆蓋修復體、髓腔固位冠在抗折力方面接近完整天然牙,inlay和onlay則較弱。inlay最差而全牙尖覆蓋抗折力最好。
修復失活牙齒時選擇治療方案是基于多個因素共同決定的。某些因素,如牙洞的幾何形狀,牙齒在口腔中的位置,以及美學等,在進行治療方案設計時是必不可少的。而其他因素,如咬合環境中存在的功能障礙、牙齒的年齡及其牙髓/牙周預后,以及經濟方面都是重要的因素,但應作為特殊的單一病例單獨考慮:
-
I類洞,直接修復
-
II類洞 余留3壁, 邊緣嵴的存在很大的提高了牙齒的抗力性,可以直接或者間接修復
-
II類洞,MOD洞 建議選擇覆蓋牙尖的修復體,牙尖下降1.5-2mm,內線角圓鈍,峽部2-3mm
-
更大缺損:overlay或者endocrown,樁核冠
看完了這篇文章后,小編想告訴各位求美者,其實醫美整形行業內的潛規則很多,真與假、專業與非專業真的要抉擇好!變美和毀容有可能就在一個決策之間…文章內也不便多說…想知道如何分辨是不是選擇的醫院和醫生是正規的,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小編再和大家詳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