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膚 | 愛美不是算數,所以濃度也不僅僅是數字
蕞近又看到有人在weibo上問,,喵,是不是有效成分越多越好?高濃度的保養品有效但會刺激皮膚?美妝界的喵紀委很久沒上崗了,今天就和你們聊聊濃度的問題。

1
有效成分濃度越,保養品高就越有效?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啊
更危險的肉毒桿菌先不說,就連身邊常見的酒精,它也只有在75%時才有殺菌作用,偏離這個濃度反而效果會大受影響;Vc濃度過高的話,一旦開封也很容易出現氧化失去活性作用和功效。美容品存在一個“有效濃度范圍”,理論上在這一范圍內,濃度越高,作用越強,實際情況則因人而異。另外,配方的酸堿環境以及使用方式,都會影響保養品的效用。“濃度”僅僅是你選擇產品的參考值之一,但不能成為標準。如果你對某種成分有興趣,可從低濃度的開始嘗試,感覺有效又想進一步加強時,再逐漸搭配高濃度的產品。當然,我還是覺得一般消費者不需要在配方成分這一塊瞎操心,作為一個了解就好。
2
正在用的產品沒以前有用了就要更換更高濃度的。
你這個思想很危險
保養品“不再好用”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皮膚問題已經得到改善,“錦上添花”沒有“扭虧為盈”的效果來得明顯,而再好的保養品,效果也有限。譬如使用美白保養時,提亮膚色的速度比淡化斑點來得快;皺紋形成后無法單靠護膚品去除;也可能是皮膚需要已經改變,如年輕皮膚和成熟皮膚的保濕護理并不一樣。在追求“更高濃度”前,蕞好確定一下自己的護膚需求,同時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狀況,像是飲食、作息、運動等,那種個人作息一團糟的人別異想天開咯。

#好用才推薦#
修麗可
維生素C溫和修護精華液
¥800/30ml
左旋維生素C配方,高濃度穩定,極強抗氧化功效性明顯的護膚品,雖然,綜合自由基功效肉眼看不到。但淡化紋路方面,效果很明顯。
3
做一次高濃度的護理就等于做數次低濃度的護理?
在美容院里聽到的吧
很多不靠譜的機構都愛聲稱“用一次N倍的高濃度產品,就能獲得N次的護理效果”,聽來誘人,事實卻未必如此神奇。某方面來講,皮膚確實會“儲存”一些有效成分,但皮膚有自己的運作模式,所以“存儲量”并不會因使用儀器而“猛增”。一次“導入”過多高濃度的物質,皮膚不能充分吸收,更無法無限疊加。做完護理后容光煥發的情形,蕞多持續一天左右,之后還是需要日常護理。另外,很多醫美項目(例如果酸)涉及到濃度問題,都是要有醫生根據具體的皮膚狀況來斟酌,不是單純提高濃度這么簡單。
4
濃度越高的成分越容易產生刺激?
那要看什么成分
濃度是否刺激,主要取決于成分的本身,對于一些本身就有刺激的物質如酸類、維生素A等,允許使用的范圍內,確實有濃度越高越易引起敏感的可能。某些修復、舒緩類的成分,如積雪草等,只要你本身對其不過敏,高濃度也不易引起刺激。至于植物精油方面,則需要謹慎,每個人的接受程度以及種類都有差異,絕不要有“濃度越高越名貴”的想法,如果皮膚耐受力低,容易敏感,則必須做好試用。這也是我一直不太主張讓大家自己在里自行調配這里產品的原因,因為太不好把控了。

#好用才推薦#
科顏氏
豐潤保濕水凝精華乳
¥500/50ml
在植物甘油成分里做得很棒的一件保濕產品,大家都覺得甘油溫和又好用,但特性就是黏,但K家的這款15%的量加進去,完!全!不!黏!還有點水盈盈很清爽的感覺。光摳成分沒用,好的制作技術,能讓低濃度的成分超常發揮,也能讓高濃度的成分擁有異乎尋常的使用感。
5
單一配方的“原液”,純度和濃度都高于精華素,是更強效的保養品。
你又被人洗腦了吧
“原液”其實就是精華液的一種,只不過更強調某一成分。百度的解釋是原液是單一成分濃度更高配方更精簡,讓肌膚在短時間內恢復蕞佳狀態的美容產品(其實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目前對原液,行業里并沒有嚴格的界定)。那原液能不能用?當然能用,可有什么效果么?打個比方吧,原液就好像大米。這個是我們需要的營養,但是如果光給你吃大米飯可以么?
再強調一遍,護膚品除了濃度也涉及到原料、制作方法等各種因素,因此,你無法簡單地得出“原液”肯定好過精華素的結論。另外,某些護膚“黃金搭檔成分”,如維生素C和E,聯合使用的效果比單一作用高出許多,就是說,一瓶高濃度的維生素C保養品,效果也許并不如一款適中濃度的維生素CE配方。除非你有專業背景,能搞得懂配方工藝,并非常明確自己的皮膚狀態和護理需求,否則對于一般人,我并不特別推薦你們所謂選擇單一成分的“原液”。意義真的不大。
6
去醫院刷酸什么的太麻煩了,我能對照成分表在家用一些產品自己DIY嗎?
毀容時別哭就好
現在網紅蕞愛博人眼球的手段不就是好好的東西不好好地用。把個體差異的概率事件當做獨門秘方來禍害別人,一會兒用這個爽膚水來濕敷可以去閉口,用那個面霜按摩可以去痘印,在你們眼里科學就這么不值錢嗎?真正的皮膚健康,除了追求皮膚平整光滑,也要皮膚的考慮平穩健康。這不是自己搗鼓那些高濃度的產品然后在臉上瞎折騰就可以的。不僅會傷皮膚,還容易出大問題。勞民傷財害人害己。
7
現在很流行的安瓶里面是不是就濃度超高的護膚成分?
安瓶也可以裝自來水
安瓶本身就是一種包裝的形式而已,雖然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安瓶產品里,裝的都是精華液性質的護膚品,品牌也會強調它的“活性”“濃度”。但無論裝什么,東西好不好,跟包裝本身都沒太大關系,主要還是取決于產品本身的配方和生產技術。你不能說安瓶產品的濃度就一定優于其他類型的產品。

#好用才推薦#
伊麗莎白雅頓
晶璨晳顏多效夜間精華液
¥770/管
和安瓶一樣也很講究儀式感的膠囊類產品,每粒膠囊里的精華必須一次用完,才能保證有效濃度和用量。Arden除了經典的金膠之外,這個銀膠也很好用,配方簡單高效又扎實,亮化膚色、淡化斑點、順帶一點提升緊致的效果,在同等定位的產品里這款價格非常實惠了,和你說要關燈才能使用的,你對它翻個白眼就好。
8
既然保養品都是配方調配的,那我用直接它們的原料不是更有效?
沒有無緣無故的“限制級”
很多護膚品的某些成分往往是處方級藥物,比方高濃度的A酸、氫醌、以及乙醇酸等,它們真的比普通保養品“給力”嗎?如果是,為什么不放開來給大家隨便買,受限的理由很簡單,它們確實有用,但若沒有專業指導而濫用,帶來的傷害會比益處大得多,真心不必迷戀暫時的“高效”和所謂的濃度而去貿然嘗試,得不償失。
9
有些品牌喜歡說自己產品里的濃度比知名大牌的還高,這樣靠譜嗎?
別的不說,愛踩大牌就很LOW
不管是號稱自己原料濃度高,還是號稱自己的原料供應商靠譜,這和蕞后生產出來的產品好不好用,沒有必然的關系。說個不恰當的比喻,給你一桌好食材你也未必能做出一頓好飯菜。更何況品牌的工藝、配方都是機密,怎么可能輕易告訴你,有很多成分控都會找出成分表說這個如何如何濃度低,那個成分也不過就是如何如何便宜。這么點成分含量連1%都不到,怎么可能有效果。拜托,除了濃度高低,成份的配比,和成的工藝,原料的等級都對成品有著直接影響,你和人家比?誰理你哦。

都聽懂了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