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介紹微整形,失敗之后被拉黑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現在正值暑期,很多的學生也希望在假期來一場“美麗蛻變”,為自己整容來提高自己的“顏值”,學生們現在蕞受歡迎的是微整形,因為與手術美容相比,微整形美容創口小甚至無創,格外受到學生們的青睞。但是即使是微整形也依然存在著很大的風險。
?
小張今年剛滿十八歲,在省會的一所學校上學,前一段時間,看到同學中有很多人割了雙眼皮,單眼皮一下子變成一雙美麗又靈動的大眼睛,很是好看,小張自己也有些心動了。今年5月份,小張聽姐姐的朋友說一家微整形美容機構做雙眼皮埋線手術,效果非常好。隨后,小張在朋友的帶領下來到了位于萬達居民區內的北京悅己容妝管理美容機構。
就這樣,小張花了2500元在這家機構做了雙眼皮埋線手術,當時眼睛有些腫,小張想等等看看消腫之后的效果,在等待了將近一個月之后,小張的心越來越涼了。
小張(化名):根本就不愿意見人了,因為感覺這樣子真的好丑啊!
小張的姐姐:特別明顯特別假,兩個眼睛一個寬 一個窄。她剌完雙眼皮以后眼瞼那個皮蓋著睫毛,睫毛往下長......
當時這家機構承諾如果做得不好,可以免費把埋的線拆除,小張隨即聯系了中間介紹人,因為她根本沒有這家機構的聯系方式,甚至連地址都記不清在哪兒。
小張的姐姐:然后就說那就拆了吧,之前根本連她微信都沒加到過一直是介紹的那個人在中間傳話,后來下午我跟那個人聊了不到二十句就被拉黑了。
由于暫時找不到這家美容機構,小張只好選擇了另外一家正規的美容機構花費880元把埋的線拆了。出現這樣的事情讓小張和姐姐始料未及,她們細想之后才意識到,這個中間人很可能是個托。
小張表示,由于自己還在上學,沒有社會經驗,在這家美容機構做埋線雙眼皮手術時,沒有看到這家機構的營業執照,也不知道醫師有沒有行醫許可資格證,更沒有簽訂任何合同。
小張的遭遇讓人同情,好在埋的線已經拆除,這家機構是不是像小張所說的那樣,這家機構到底有沒有經營資質呢,記者以消費者名義進行了暗訪。
通過小張的描述,記者大費周章才找到這家位于萬達B區的名為北京悅己容裝管理的機構,一位工作人員接待了記者。
為了消除記者的疑慮,這位工作人員一直在試圖說服記者,聲稱埋線并不是手術。之后記者詢問萬一做的不好看怎么辦?這位工作人員表示沒有萬一。
記者在這家美容機構的顯著位置,并沒有發現工商營業執照,在記者的一再要求下,這位工作人員拿出了營業執照,不過,記者卻發現了一些問題。
記者在這家營業執照上并沒有看到有關微整形這一項,記者想繼續查看營業執照時,這位工作人員馬上收起了營業執照。做埋線手術的李女士正在為客人做嫁接眼睫毛,與接待記者的工作人員是合伙人。
昨天下午,記者和裕華區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來到萬達小區,對轄區美容美發機構進行檢查。
記者和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首先來到了萬達B2南區一號樓,也就是記者曾經暗訪過的這家美容機構,來到這里,只有兩位工作人員在,兩個小單間里擺放著床和醫療器械,以及各種化妝品。
記者從其宣傳冊上看到,里面一些項目介紹涉嫌醫療美容,比如這個半永玖定妝唇,采用文刺的方法,利用韓國進口儀器輔助,全程無痛的手法刺破唇部表皮層,還有這個無針水光,在皮膚上注入高端美膚產品,調整肌膚組織活力動態平橫等。
執法人員檢查發現,這家美容機構內還存有不少注射器,麻醉劑等醫療器械和藥物‘’。而在另外一個包里,還發現了一次性手術包。
據了解,美容行業分生活美容和醫療醫療美容,醫療美容是指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醫療美容要求比較高,美容師必須具有醫師執業資格證,對于發現的這些醫療用品究竟是干什么用的,這兩位人員表示并不知情。
在客廳里,放了不少獎杯,獎狀,記者看到,很多內容介紹都是韓文,難分真假,在執法人員要求下,美容機構人員出示了營業執照。記者注意到,營業地址為橋西區東風路120號君庭院,明顯和經營地點萬達小區不相符,另外,工作人員也無法出示衛生許可證及健康證。
隨后,執法人員對該機構下發了整改通知書,要求負責人到衛生監督所接受調查。離開這家機構,執法人員發現,隔壁還有一家美容美發機構,工作人員正給顧客理發,當執法人員詢問有沒有衛生許可證時,工作人員直接回答,還沒辦。
據執法人員介紹,經營美容美發機構除了辦工商營業執照外,還必須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
另外,衛生監督執法人員也提醒大家,在做美容的時候要區分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雙眼皮手術,隆鼻,隆胸等都屬于醫療美容,醫療美容要求十分嚴格的,市民美容時要多個心眼,除了查看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醫師執業資格證外,還要簽訂合同,保留好相關證據。
裕華區衛生監督所 副所長 劉麗菲:要注意留存各種協議、收據,這方面的證據 一旦發生醫療糾紛,我們可以有充分的證據來幫助我們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