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面部年輕化——肉d素上面部除皺》
要點
2、額紋(抬頭紋)
3、眉間紋(川字紋)
4、眼角紋(魚尾紋)
5、下瞼紋
6、鼻背紋
7、注射后注意事項

肉d素除皺的原理
肉毒桿菌毒素之所以能除皺,利用的就是它可以阻斷神經和肌肉之間信息傳導的功效。和化學剝皮、膠原注射等手術相比,肉毒桿菌毒素去皺確實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去皺技術,它有損傷小、無創傷、不影響工作、見效快的優點,只需要在皺紋處注射一針肉d素,3到14天后皺紋就會逐漸展平。
面部上1/3皺紋效果最佳,如:額紋、眉間紋、魚尾紋、鼻背部皺紋等都可以通過肉d素除皺來實現消除。另外肉d素除皺還可治療面部除皺術后仍有細小皺紋的患者。

額紋(抬頭紋)
一、概述:
額紋俗稱抬頭紋,其產生與面部表情有著莫大的關系。在很多面部表情中,雙眉會不由自主地揚起,長此以往,就會降低和損傷額部肌肉的回復能力,皮下纖維組織的彈性也會逐漸降低,而揚眉擠壓到額部皮膚,則會習慣性的留下痕跡,時間久了,次數多了,便成為頑固的真性皺紋
二、治療方法:
1、 藥物配備 100U肉d素+2. 5ml生理鹽水,濃度4U/0. 1ml.
2、注射點定位 注射區域:
眉心與兩瞳孔中線眶上緣上2cm點作V字形連線,連線上方區域可視為安全注射區。
◎安全區與雙排法(定位)
1)雙排法:
這是最常用的一種注射定點方法,適用于大多數患者。
體表定位:在最明顯的額肌皺紋線的上下兩側分兩排定位,每排4~6點,下排距離眶上緣應大于2cm,上排距發際線邊緣應大于1. 5cm, 兩點之間的間距至少為1cm, 點與點之間的間距應大于1cm, 上下排相鄰兩點位置互相交錯,有益于藥物的均勻擴散。
◎單排法定位 ◎三排法定位
2)單排法:
對于額紋程度較輕的患者,單排注射即可滿足治療需要。
一般定位于額肌皺紋線上,也可定位于額頭中間位置,每排4~6點,其余要領同雙排法。
3)三排法:
對于額紋非常重且分布區域較廣泛的患者,可在原雙排法的基礎上再增加一排,加大注射劑量,最上面一排距離發際線距離約為0. 5cm, 這種注射法會使發際線有一定程度后移,同時能對因衰老而發際線下降的患者進行調節,而對于發際線較高者應慎用。
3、注射劑量:
每點1-2U,注射總量10-20U。
4、注射層次:
肌肉深層,但不接觸骨膜。
5、注射手法:
(1)垂直注射法:接觸骨面后稍退針進行注射,因額肌較薄,表面可出現一小皮丘;但這種注射法針頭易鈍,且藥物擴散不均勻,也易順肌下間隙滲透至眉區,故現臨床上較少用。每點1~2U, 注射總量10~20U.
(2)斜角注射法:即以一定的角度將針刺入額肌肌腹,注射層次相對較淺,可使藥量擴散更為均勻.
◎額紋的斜角注射法
6、注意事項:
(1)額肌是唯一的升眉肌,肉d素注射后有可能會加重原有的眉下垂或上瞼松弛,過量注射會引起眉、瞼下垂和表情失落,注射點必須在眉上方2cm以上。
(2)告知所有患者不要自行按摩注射部位,以減少毒素向鄰近肌肉組織的擴散轉移。
7、常見的不良反應及對策
(1)眉下垂:多是因為注射過多或注射點離眶緣過近引起,切記注射點應在眉上方2cm以上。
(2)上瞼無力或上瞼下垂:因為注射劑量過多或注射點離眶緣過近,藥物滲透至提上瞼肌引起,應盡量避免,1~2個月后可自行緩解,新斯的明或新福林眼藥水能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3)眉梢上提:僅注射額肌中部而未注射額肌外側時,會導致外側肌力的代償性增加,出現眉頭與眉梢受力不均勻,而導致眉外側上提的異樣表情,但在臨床上也常常會有意造成這種不均衡,以形成提眉效果。在額肌外側少量補充注射即可矯正。
(4)雙側表情不對稱:多為雙側用藥量不均勻而引起的,在肌力稍強的一側補充注射即可。

眉間紋(川字紋)
一、概述:
眉間紋可分為動態眉間紋和靜態眉間紋。
動態眉間紋是在做表情時所出現的眉間紋,由皺眉肌和降眉肌的過多收縮而產生,是最適合用肉d素治療的皺紋之一。
而靜態的眉間紋是在動態眉間紋的基礎上,因患者年紀增長,出現皮膚彈性減弱以及皮膚松弛,應使用填充劑進行填充注射治療。
眉間紋主要由降眉肌、皺眉肌和降眉間肌這三組肌肉收縮,導致內側眉頭下降而產生,眼輪匝肌上瞼部內側和額肌下側緣的重疊覆蓋收縮時,對眉間紋的產生也有一定的影響,不同的患者有著不同的肌肉形態與分布,故可形成不同的眉間紋外觀。
◎導致皺眉紋形成的肌肉
注:
協同肌:指在完成某一特定動作時,除主動肌收縮外,還需某些肌肉收縮,以加強這一特定動作。
拮抗肌:是在原動肌(主動肌)收縮完成動作的過程中,位于原動肌(主動肌)相反一側并同時松弛和伸長的肌肉。
二、治療方法:
1.藥物配置:100U肉d素+2. 5ml生理鹽水,濃度4U/0. 1ml.
2.注射點定位:
◎五點法定位(箭頭表示進針方向)
(1)五點法(最常用的注射方法)
鼻根部1個點;左右內眥正上方,眉毛上緣(眶骨緣上方,緊貼滑車上動脈的外側)各定位1個點;左右瞳孔中線(或略偏內)眶緣上方1cm處各定位1個點。
滑車上動脈是眼動脈的面部分支之一,在額骨內側切跡處自眼眶進入面部,供應上眼臉、前額和頭皮的內側部,在眉間注射時應避開,以避免較多的出血。
◎三點法定位 ◎七點法定位
(2)三點法:若患者眉間較窄或眉間紋較輕,只注射3個點即可滿足治療需要。
(3)七點法:若患者眉間紋較重或者是男性,可在五點法的基礎上再增加2個點,以加強治療效果。
3、注射劑量:
按患者皺紋程度的不同而靈活掌握注射劑量,降眉肌與降眉間肌,每點3~5U; 皺眉肌
因在眶上方,注射過多易彌散,導致眉下垂或睜眼無力,注射劑量應較小,每點注射1~2U, 注射總量15~30U;男性患者由于皺眉肌較厚,可酌情增加注射劑量,注射總量20~40U.
(現在越來越多的醫師喜歡使用多點少量注射法,即將原一個4U的注射點,分為同一肌肉上相鄰的2個注射點,每點注射2U, 在總量不變的情況下,以使藥物分布更為均勻。)
4、注射層次:
(1)降眉肌與降眉間肌:肌肉中層。
(2)皺眉肌:肌肉中層(內側), 肌肉淺層或皮下(外側)。
5、 注射手法 :
◎眉間紋注射操作
降眉肌與降眉間肌可由內下方斜向外上方進針,進入肌腹注射,這一區域皮膚與肌肉連續較為緊密且肌肉較薄,左手可協助提捏或輕推壓眉間皮膚,以形成褶皺凸起,刺入兩層皮膚中間即為肌肉層。
皺眉肌雖然走行于額肌深部,但因其肌纖維自內向外由深而淺穿行,止點處通常與額肌及眼輪匝肌相互融合,故在外側點注射時為淺層小劑量注射。
6、 注意事項:
(1)外側的注射點盡量不要超過瞳孔中線,預防眉下垂。
(2)避免注射點過高以免影響額肌活動。
(3)不得低于骨性眶緣,以免瞼下垂和復視。
7、常見的不良反應及對策:
(1)眉下垂、上瞼無力或瞼下垂:鄰近的額肌或上瞼提肌肌力減弱引起,通常在單側,輕度且暫時性,以心理治療為主,一般2~3周后可自行緩解;眼部的癥狀使用新斯的明或新福林眼藥水有一定的緩解作用,癥狀嚴重者可參考重癥肌無力的治療方法。
(2)眉間區變平變寬:這是注射后的自然現象,治療前應與患者溝通說明。
◎眉間紋治療前后

眼角紋(魚尾紋)
一、概述:
眼角紋屬于表情紋,也屬于光老化皺紋,因此治療原則和眉間紋有所別。眉間紋主要是由于動態肌肉引起,即使將這些肌肉完全麻痹也不會有太大不良影響,而眼角紋主要是由光老化和肌肉運動作用共同引起的,治療的目的只是使這一區域的眼輪匝肌功能變弱而并非麻痹,因此注射劑量不宜過大,以免引起眼瞼下垂等不良反應。
二、治療方法:
1.藥物配備 :
100U肉d素+2. 5ml生理鹽水,濃度4U/0. 1ml.
2.注射點定位:
◎眼角紋三點法定位
(1)三點法:
中等程度的眼角紋只需3個注射點即可滿足需要。
先讓患者做瞇眼動作,盡可顯現大量皺紋。距外眥1cm外,根據要進行治療的部位進行標記,如果有紋路延伸較遠,可在外側另一列補充注射。
(2)雙排法:
◎眼角紋雙排法定位 ◎眼角紋多點微量排法定位
若患者眼角紋較重,可再增加一排3個注射點。
很多情況下,最下方的一條眼角紋可延伸至顴部,此時可在外眥垂直線下方稍內側的皺紋處定一微量注射點,可在真皮深層微量注射0. 5~1U。
(3)多點微量法:
眼角紋較重且向外側大量延伸的患者,可以多點微量注射法,在注射總量一定的情況下,更平均地將藥物分配于多個注射點中(根據患者情況定位,通常為5~10個注射點,甚至更多), 以增加療效減低風險。
三、注射劑量:
第一排每點2U,第二排每點1U,注射總量6-25U。
四、注射層次:
外眥水平線及其上方的點位可注射稍深,注射在肌肉中層;外眥水平線下近顴部的點位應注射較淺,注射在肌肉淺層或真皮深層;微量注射時應盡可能表淺(真皮深層), 以出現皮丘為準。
五、注射手法:
◎眼角紋注射時左手輔助繃緊 ◎左手輔助提捏
順著皺紋方向,由內向外放射狀注射,由于眶周皮膚很薄,針尖應與皮膚呈接近水平的小角度刺入。第一排每點2U, 第二排每點1U, 注射總量6~25U.
左手可與右手配合操作,在注射時,可使左手輔助將皮膚繃緊,有助于避免刺傷血管(圖6. 28), 左手輔助提捏,可減輕患者疼痛,并且避免進針過深。
六、注意事項:
(1)注射點距外眥至少1cm.
(2)避免注射過深:若注射過深,肉d素易彌散到其深部的肌肉中去,尤其是位置最低的注射點,距離顴部較近,注射過深易彌散影響顴大肌,導致中面部表情不自然;另外,注射過深造成瘀青的可能性也會增大。

下瞼紋
一、概述:
下瞼紋通常是眼輪匝肌瞼部運動過度所導致的,與光老化、皮膚彈性的缺失也有一定的關系,早期以表淺的細紋為主,隨年齡增大逐漸加深,肉d素微量表淺注射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常與眼角紋同時治療,以增強眼周整體年輕化治療的效果。
◎下瞼紋,薄且松弛的皮膚更容易出現
二、治療方法:
1.藥物配備:
100U肉d素+2.5ml生理鹽水,濃度4U/0.1ml;或100U肉d素+5ml生理鹽水,濃度2U/0. 1ml.
2.注射點定位:
瞳孔中線下方,眶緣稍上方,距臉裂0. 8~1. 0cm。
◎下瞼紋注射點定位
3.注射劑量:
每點0.5-1U,注射總量1-2U。
4.注射層次:
真皮深層。
5.注射手法:
接近水平進針,形成一表淺皮丘,左手可輔助繃緊皮膚以方便注射。
◎下瞼紋注射
6.注意事項:
(1)因下瞼皮膚與肌肉都較薄,且粘連較緊很難分離,盡可能表淺注射,以出現皮丘為準。
(2)避免在瞳孔中線內側進行注射。
(3)眼袋、鞏膜外露、彈回試驗陰性以及眼袋術后半年內的患者禁行此項治療。

鼻背紋
一、概述:
鼻背紋,國外常將稱其為“小兔紋”, 主要限于鼻背上2/3位置其外側,有時也會延伸至下瞼,甚至鼻翼部位,常在人們微笑、大笑、皺眉或說話的時候出現,主要因鼻肌收縮而產生,提上唇鼻翼肌的內側纖維對鼻背紋的產生也有一定的影響,當鼻肌活動時,皺眉肌、降眉間肌、鼻肌、眼輪匝肌以及提上唇肌都會同時收縮,這些肌肉都是鼻肌的協同肌。因此,在行眉間紋和眼角紋
治療的同時,也可對鼻背紋行微量注射進行預防性的治療。
◎鼻背紋注射前后
二、治療方法:
1.藥物配備
100U肉d素+2. 5ml生理鹽水,濃度4U/0. 1ml。
2.注射點定位:
鼻背兩側皺紋最明顯處各一個注射點,嚴重的患者可在中間加一注射點。
◎鼻背紋注射點定位
3.注射劑量:
鼻背兩側每點1~2U, 鼻背中間點1U, 注射總量2~5U。
4.注射層次:
真皮深層或皮下。
5.注射手法:
30° 斜角進針,在真皮深層或皮下表淺注射,避免碰到骨膜和血管,注射后形成一皮丘。
6.注意事項:
(1)注射點不要在鼻兩側旁開得太多,以免阻斷提上唇鼻翼肌,導致上唇下垂或不對稱。
(2)避免注射入血管中,以免引起出血或血腫,并影響注射效果。
7.常見的不良反應反對策:
(1)出血或血腫:最容易出現的并發癥,務必要表淺注射,術前冰敷能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2)上唇下垂:常由于注射點鼻兩側旁開得太多,以及注射劑量過多過深而引起;無特殊治療法、以心理治療為主,通常2~4周后能自行緩解。

注射后注意事項
① 進行完注射后,馬上就可以進行正常的工作和學習,只要遵守醫生要求的注意事項,術后不需要恢復期。
② 注射后4小時內不要做局部按摩,以免藥物擴散。
③ 注射后4小時候內不要做劇烈運動,保持身體直立性,不要躺臥和彎腰,以免引起眼瞼下垂。
④ 注射后6小時內,應避免接觸注射區域。
⑤ 注射后,治療區域不要曝曬,如日光浴或日曬,或避免處于寒冷處。
⑥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霉素會加強毒素的作用,使用肉毒毒素期間禁用此類藥物。
送!福!利!小編有個好消息告訴大家!近期,小編為大家在全國各正規醫美機構爭取了30個名額,大家可以低折扣搶購肉d素~目前還有12個名額可享有呦!別猶豫啦,碰碰運氣~可以點擊“在線咨詢”,來進行名額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