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材料不糾結,隆鼻材料大全在這里~
2020年04月18日 13:37 相關標簽:隆鼻,綜合隆鼻
隆鼻的材料非常多,關于經常聽說的硅膠啊,膨體啊,自體軟骨啊等等知之甚少,不知道它們各自的優缺點,今天就簡單總結一下市面上常用的隆鼻材料。
鼻整形所用材料可分為異體和自體兩類。這些材料最重要的兩個指標一是安全性(不排異,無副作用),二是可逆性(也就是一旦出問題或者形態不滿意是可以完全取出的)。
常見的有硅膠、膨體、超體、異體骨、人工骨。異體材料就是指不是自身的組織,所以存在排異的可能性,但本身還是比較安全的,一般不能直接用在鼻頭。

硅膠 (用在鼻梁處)
??優點:易雕刻,形態自然,加到多高就是多高。特性是植入人體后會形成包膜,包膜不與組織黏連,因此硅膠很容易完整地取出而對軟組織沒有損傷,而且假體輪廓不會太明顯。?缺點:由于不黏連,遠期存在感染可能性,并且包膜存在攣縮的可能性,導致假體變形,從而導致短鼻朝天鼻。并且硅膠有可能鈣化,鈣化后表面呈現不規則形態。且容易位移,透光。
膨體 (用在鼻梁,鼻基底)
??優點:不形成包膜,相比硅膠更少攣縮和鈣化,遠期感染可能性低,組織相容性好,不易位移,有經驗的醫生可以雕刻的很自然,不透光,不攣縮。?缺點:膨體的特性是有致密的氣孔,周圍組織會長入氣孔內部,如若感染,取出的難度會比硅膠大一些。

超體 (用在鼻梁處) ??優點:兼具硅膠與膨體的優勢,富有柔韌性,可任意彎曲拉伸,表面多孔結構植入后可與組織無縫相融,術后鼻型更美觀自然,不移位、不透光、不收縮、形態自然逼真、貼合鼻型。
?缺點:與膨體相同,因為結構的原因,如果需要取出假體,手術難度相對大一些。

異體骨
異體骨隆鼻中采用的異體骨是他人捐獻的肋軟骨。根據目前的研究,異體骨的平均吸收是遠超過自體軟骨的。而且對于比較新的材料,需要持審慎的態度。人工骨 (用在鼻尖、鼻小柱、鼻基底) ??優點:搭建鼻小柱支撐的新品材料,采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新型材料,多孔結構,且孔與孔間互通所以穩定性好,不位移,不吸收,不排異、抗攣縮、柔韌性好、易雕刻塑性,規避取自體軟骨不夠、肋骨鈣化等問題。
?缺點:不適合隆鼻梁;鼻尖搭建的時候也不可單獨使用,需要搭配耳軟骨或者筋膜,醫生經驗不夠或操作不慎后期可能會穿透皮膚。

● 自體材料
相對于異體材料,無排異反應,但存在一定吸收率,并且需要取軟骨手術。
耳軟骨 (鼻尖)
??優點:耳后切口小且隱蔽,柔軟易雕刻,觸感似真鼻。?缺點:量少且軟,僅夠鼻頭塑形,吸收的概率較大。鼻綜合時需要搭配其他假體或者軟骨。

鼻中隔軟骨 (鼻尖)
??優點:通常無需再造切口。?缺點:亞洲人通常量少,僅夠鼻頭塑形,能否取用、取用量多少,比較難把握。
肋軟骨 (全鼻)
??優點:量夠,硬度也夠,較易雕刻,鼻背、鼻頭、鼻支架、鼻基底等都可塑形。?缺點:硬,形態不易自然,會遵從其生理特性彎曲,也有吸收的概率。需另開切口取肋軟骨。需提前檢查,有鈣化的可能性。

真皮脂肪瓣 ( 輔助作用)
量少,塑形效果差,要考慮到吸收的可能性,主要用于鼻背隆鼻包裹假體,使其輪廓自然,不可用于鼻頭的支撐和塑形。總結:
根據自己的基礎和訴求,排除你完全不接受的材料。比如本身肋軟骨鈣化,那么就要考慮其他方案;再比如本身皮膚很薄軟組織很少,特別不想透光,就可以排除硅膠。
接下來以選醫生為主,醫生的重要性大于材料,因為每個醫生有偏愛的材料和擅長的手術方案,醫生用自己熟悉的材料不管在安全性還是美觀性上通常都會更得心應手。許多情況下,會是多種隆鼻材料相互搭配而用,所以術前溝通一定要到位,全面了解后再手術。
看完了這篇文章后,小編其實還有幾個問題想問問大家,大家是否也想了解:做完隆鼻后會透光嗎?假體隆鼻材料到底哪個好?做完隆鼻后的恢復期有多久呢?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得到答案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