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瞼睫毛下緣入路在面中部年輕化手術中的應用體會
傳統的瞼袋整形術基礎上,對患者行弓狀緣釋放,眶隔脂肪重置,填充淚溝,提升、固定面中部軟組織與眶下緣骨膜,經下瞼睫毛下緣入路行瞼袋整形、眶隔脂肪釋放、眶下區軟組織填充、面中部軟組織提升等面中部年輕化綜合手術治療,獲得了滿意的效果。
手術方法
術前于下瞼睫毛下緣下1.5~2.0mm設計平行于下瞼緣切口,采用傳統瞼袋整形方法切開皮膚及眼輪匝肌,在眼輪匝肌與眶隔之間分離,形成皮膚眼輪匝肌復合組織瓣,顯露眶隔及眶下緣眼輪匝肌支持韌帶。
于切口顳側以電刀離斷眼輪匝肌支持韌帶,進入顴前間隙,鈍性分離下方疏松粘連的組織至顴韌帶;切口鼻側以鈍性剝離的方式分離淚溝深面眼輪匝肌與眶緣的附著,繼續向下分離使眼輪匝肌顴脂肪墊組織瓣完全游離,向外上提拉組織瓣可見面中部松垂軟組織明顯上提,鼻唇溝變淺。
剪開眶隔,釋放眶隔脂肪,以5-0PDS線將鼻側脂肪團、中間脂肪團及其表面眶隔縫合固定于眶下緣下方5.0mm處的骨膜上,并將其修剪平整;適當去除顳側脂肪團疝出的脂肪。
用3-0PDS線穿過顳側眼輪匝肌瓣深面,向外上方提拉,將眼輪匝肌顴脂肪墊瓣外側端錨著固定在外眥韌帶稍下方骨膜上。
展平下瞼皮膚眼輪匝肌瓣,去除多余的眼輪匝肌和皮膚,7-0可吸收線連續縫合皮膚切口。
術區敷料加壓包扎固定。
術后冰袋外敷2h,48h內間斷冰敷,48h后去除敷料。
7d拆除殘留皮膚縫線。
常規口服抗生素3d。
傳統的瞼袋整形術是通過睫毛下緣切口,去除多余的眶隔脂肪,提升、修剪皮膚眼輪匝肌瓣。
但對于面中部軟組織松弛下垂,特別是眼輪匝肌、SOOF、顴脂肪墊下垂效果有限。
淚溝明顯、眼球深陷的患者,如果過多去除眶隔脂肪可能造成術后眶區凹陷加重。
即使是這些征象不明顯的年輕患者,去除脂肪后,伴隨SOOF、顴脂肪墊的下移及眼輪匝肌的松弛,眶下緣骨性輪廓顯現、眶下緣下方凹陷逐漸加深,也會看起來更加衰老。
通過對傳統瞼袋整形術患者術后10~20年的隨訪觀察發現,面部結構、軟組織厚度及皮膚質地相似的患者中,做過瞼袋整形術的患者要比未曾手術的患者骨性眶下緣結構明顯。
除皺術的聯合應用。
行面中部深層組織提升時,松解并提升韌帶是取得滿意效果的關鍵。
眼輪匝肌支持韌帶連接眼輪匝肌深面與眶下緣骨膜,構成顴前間隙的頂部,并將其與下眼瞼眶隔前間隙分離,此韌帶也稱為眶顴韌帶,穿過肌肉止于真皮。
在其下方,顴皮膚韌帶起于顴大小肌之間,將顴脂肪墊和頰部皮膚固定于顴突。
此外,面中部還有一些同樣重要的韌帶必須松解后才能提升深部組織。
通過松解這些韌帶,增大了面中部的活動度,并為眶隔脂肪轉移提供空間。
顴前間隙是一生理間隙,其淺面為SOOF,深面為骨膜和上唇提肌,其間為疏松組織,剝離時出血少,剝離后可增加面中部的移動范圍。
通過對軟組織的提升和懸吊,不僅可使面中部下垂組織提升復位,還能改善眶下緣下方軟組織缺失的凹陷外觀,使下瞼袋與其周邊區域的銜接達到了更加和諧的美容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鼻唇溝凹陷。
本術式常見的并發癥有最為棘手的并發癥即為眼瞼退縮和下瞼外翻。
外眥韌帶在眶外緣處與淺表的筋膜融合增厚,筆者在術中將軟組織瓣固定于外眥韌帶處,可獲得軟組織瓣的牢靠固定,同時可以抵抗瘢痕攣縮時向下的力量,避免出現眼瞼退縮。
小編還想和各位求美者說,其實所有眼部項目都是一樣的,由于每個人的基礎不同,選擇的醫生不同、設計的案例不同等因素,術后效果自然也是不同的。所以想要獲得滿意的效果,建議大家多多參考各種案例,并且謹慎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祛眼袋方案,這樣才能讓自己變成你心目中的樣子呦~想看更多祛眼袋案例的寶寶,可直接點擊“在線咨詢”,找我們的美麗顧問就能輕松獲取各種案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