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整形之:上瞼下垂的分類、眼瞼美容整形外科相關解剖
上瞼下垂的分類
上瞼下垂可以分為先天性上瞼下垂和后天性上瞼下垂,后天性上瞼下垂根據病因可以分為以下五種:
(一)外傷性上瞼下垂
外傷性上瞼下垂是由外傷造成的上瞼提肌損傷所致,多為單側,常見于上瞼撕裂傷、切割傷和上瞼手術等造成的上瞼提肌及其腱膜部分或全部離斷。
(二)肌源性上瞼下垂
肌源性上瞼下垂以重癥肌無力患者最為多見,常為重癥肌無力的首發癥狀。可表現為一側或雙側,有復視或斜視現象,因疲勞而加重,早晨較之下午為輕,伴有或不伴有其他眼外肌無力現象,眼球運動會受到某種程度的限制,注射新斯的明后,癥狀若顯著改善,即刻明確診斷。
(三)神經源性上瞼下垂
1.動眼神經麻痹性上瞼下垂,程度常較重,多由動眼神經的核性、核上性及周圍性病損所致,通常為單側性,其臨床表現除了上瞼下垂以外,還常常伴有其他外肌麻痹或瞳孔輻輳反射異常,使眼球向內、向上、向下運動受限,伴有瞳孔散大,并復視。
2.交感神經麻痹性上瞼下垂。程度較輕,由于支配Müller氏肌的交感神經功能受損,導致其被麻痹,此時眼輪匝肌的張力占優勢,呈現出輕度的上瞼下垂,同時伴有瞳孔縮小(瞳孔擴大肌麻痹)、眼球內陷、眶內平滑肌麻痹、患側半面無汗、溫度升高等癥狀,構成Horner綜合征,上述病例還可出現暫時性眼壓降低,頭面部、結膜、虹膜血管擴張等現場。
(四)老年性上瞼下垂
老年性上瞼下垂主要由衰老引起的提肌腱膜撕裂或者斷裂所致,故又稱為腱膜性上瞼下垂。
(五)機械性上瞼下垂
機械性上瞼下垂是指因眼瞼本身的病變直接破壞上瞼提肌及Müller氏肌,或手術后瘢痕、上瞼腫瘤等使眼瞼變得肥厚,重量增加而導致的下垂。眼瞼腫瘤、嚴重沙眼、外傷、組織增生等都是常見的原因,在臨床上還要注意重度眉下垂可以出現假性上瞼下垂的表現,應予以鑒別,治療時應先矯正眉下垂。
眼瞼美容整形外科相關解剖
Anatomy related to aesthetic and plastic surgery of the eyelid
眼,乃心靈之窗。而眼瞼作為“眼”的一部分,不僅僅是美容器官,更肩負著保護眼球和視力的重任。眼瞼及眶周組織有著極為精細和復雜的解剖結構,而每個部分又都有相應的功能,它們相互結合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可以說,這是人體淺表器官中最為復雜的一部分。事實上,從人們認識到眼瞼在美容及功能方面的重要性開始,對它的解剖學研究就從未停止過,至今也仍然有很多未能得到充分證實和存在爭議的問題。盡管如此,對于每一個從事眼瞼外科的醫生來說,深入透徹地掌握眼瞼及眶周所涉及的一系列解剖結構與功能,對理解該區域疾病或衰老發生的原理、準確把握治療原則、制定合理的手術策略與方案及實施精準的手術操作都是至關重要的。
第一節 眼瞼及眼周區域的表面解剖結構
Superficial structures of the eyelid and periocular region
眼瞼及眼周區域主要的表面解剖結構有:眉毛、眼瞼、淚槽、瞼頰溝、瞼裂、瞼緣、內眥、外眥、睫毛、淚小點、淚阜、眼瞼皺襞、內眥贅皮等。它們對觀察和評估患者眼瞼術區的狀態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眉毛(Brow)
眉毛位于眶上緣對應于眉弓的位置,通常順應上眶緣的形態,呈弓形,外側稍高于內側。男性眉毛較粗較濃密,眉形較為低平(圖×1-1-1);女性眉毛較細較淡,眉的弧線較高(圖×1-1-2)。其毛發在眉的不同位置朝向亦不同。眉毛內側的毛發朝向內上方;眉毛外側的毛發順著眉的走行逐步朝向外側。通過額肌、皺眉肌及降眉肌的收縮運動,可表現出抬眉、蹙眉等動作。
男性眉眼部
女性眉眼部
在進行眶周手術時應先評估眉的位置與形態,特別應注意觀察是否存在眉下垂的情況,這可能會影響術式的選擇與手術效果。緊貼眉上或眉下作手術切口或分離時,應注意眉毛發根的位置與走行方向,并加以保護。
二、眼瞼(Eyelid)
眼瞼是兩片能活動的皮膚軟組織皺襞,位于眼球前方,構成保護眼球的屏障,可完成睜眼、閉眼和瞬目等活動。眼瞼分為上瞼和下瞼。上瞼的上界為眶緣上1/2,內、外側分別以內眥和外眥水平為界;而下瞼的下界沒有明確的分界,一般認為是眶緣的下1/2,但衰老所致的組織松弛和下垂可能造成實際下瞼下界的下移。
在下瞼,部分年輕人和多數老年人存在著自內眥向外下方延伸至眶下緣瞳孔中線附近的一個自然凹陷,稱為淚槽(Tear trough),多隨年齡增長而變得明顯。從此處向外上延伸至外眥水平,是另一個常隨年齡增長變得明顯且與眶下緣平行的弧形凹陷,稱為瞼頰溝(Palpebromalar groove)或瞼頰接合部(Lid-cheek junction)。筆者認為這兩者可看作是下瞼的下界。Flowers于20世紀90年代初較早提出有關淚槽畸形(Tear trough deformity)的名稱和整復的問題。近年來的國內文獻中也經常出現一些相關或相近的名稱,如淚槽、淚溝、鼻淚溝、眶鼻溝、鼻顴溝、眶下溝、半月弧凹陷、眶下緣凹陷及眼鼻溝區雙帶畸形等,命名混亂且不統一。為了便于交流,近年來一些作者主張應將這兩者分別稱為淚槽和瞼頰溝。
淚槽與瞼頰溝
三、瞼裂(Palpebral fissure)
瞼裂是上、下瞼緣(Eyelid margin)之間的裂隙。自然睜眼平視時,正常漢族成年人瞼裂的高度為7~10mm,水平長度為26~30m,上瞼緣遮蓋角膜上緣下方1.5~2mm,下瞼緣與角膜下緣平齊或稍遮蓋角膜。上瞼緣的最高點通常位于瞳孔鼻側緣的對應位置,而下瞼緣的最低點多對應于瞳孔顳側緣。上、下瞼緣厚約2mm,有前、后兩唇,前唇圓滑柔軟,后唇銳利質韌,緊貼眼球。前、后唇之間有一灰色線,稱為灰線(Grey line),是眼瞼皮膚與瞼結膜的移行交界處,常作為眼瞼手術的標志。沿灰線切開可將瞼緣分為前、后兩層,前層為皮膚、皮下組織和眼輪匝肌,后層為瞼板和結膜,后層可見瞼板腺的開口。
睫毛與灰線
睫毛(Eyelash)生長于瞼緣前唇,排列成2~3行,短而彎曲。上瞼睫毛多而長,通常有100-150根,長度為8-12m,稍向前上方彎曲生長;下瞼睫毛短而少,有50~75根,長度為6~8mm,稍向前下方彎曲。睫毛有防止灰塵、異物、汗液進入眼內和減弱強光照射的作用。睫毛的毛囊位于上、下瞼瞼板的淺面,在進行瞼緣的分離及止血等手術操作時,應注意對睫毛毛囊的保護。沿灰線緊貼瞼板淺面切開和分離可避免損傷睫毛的毛囊。睫毛毛囊周圍有與之相通的皮脂腺,也稱蔡氏腺(Zies gland),在睫毛根部周圍還有一些汗腺的存在,其中的大汗腺被稱為莫氏腺(Moll’s gland)。蔡氏腺和莫氏腺分泌的脂質與液體會進入眼球表面的淚膜(Lacrimal film),脂質漂浮于淚液表面,具有減緩淚液揮發的作用。
瞼裂外側,上、下眼瞼交匯處所形成的角,稱為外眥(Lateral canthus)或外眥角(Angle of lateral canthus),對應在內側所形成的角稱為內眥(Medial canthus)或內眥角(Angle of medial canthus)。通常外眥高于內眥,形成一個外高內低的傾斜角度,為10~15°。在形態上,內眥角較為圓鈍,而外眥角較為銳利(30°~40°)。
上、下瞼的內側端各有一小突起,突起的頂部可見一小孔,叫淚點(Lacrimal punctum),是淚小管的起始處。上瞼的淚點比下瞼的淚點更靠近內眥角(圖×1-1-5、圖×1-1-6),部分人可出現先天性多淚點的情況。在行經瞼結膜入路的眼瞼手術時,盡可能在淚點的外側設計切口,以避免對淚道的損傷。內眥與眼球之間的凹陷稱為淚湖(Lacrimal lacus;Lacrimal lake);淚湖的鼻側可見一粉紅色的橢圓形隆起,稱為淚阜(Lacrimal caruncle);淚阜外側一紅色的半月形皺襞,稱為結膜半月皺襞。淚液形成時可以暫時存留在淚湖而后緩慢排出,眼瞼開閉時淚阜壓迫淚點及淚小管,有助于使淚液流入淚道。
上瞼淚點
下瞼淚點
淚阜與半月皺襞
四、眼瞼皺襞(Eyelid fold)
眼瞼皺襞,也稱為重瞼線,是指睜眼時上眼瞼自然形成的一淺溝樣皮膚褶皺。亞洲人群上瞼厚重,常無重瞼線或重瞼線較低(平均位于瞼緣上約6mm),漢族人重瞼的比例為40%~50%,不同地區之間稍有差異。部分人群存在雙側重瞼不對稱的情況,如僅單側為重瞼或重瞼高度不一致,這對重險成形術的設計有直接的影響。
雙側單瞼
右眼為重瞼,左眼為單瞼
雙側重瞼
五、內眥贅皮(Epicanthal fold)
內眥贅皮是指在內眥角前方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呈蹼狀的一種皮膚皺襞,在睜眼時可以遮蓋內眥淚阜的一部分或全部,是亞洲人眼睛的特征之一。
所有亞洲與非亞洲血統的胚胎,在妊娠36個月時都有內眥贅皮。這一贅皮在非亞裔普通人群中僅保留2%~5%,而在亞洲人群中的發生率則在40%~90%之間。內眥贅皮多與單瞼(單眼皮)并存。內眥贅皮的存在會使內眥部顯得圓鈍、瞼裂短、睫毛短(因睫毛被上瞼部分覆蓋)、內眥間距增大。重瞼成形術可使瞼裂變寬,而內眥成形術則可通過增加瞼裂長度提高重瞼成形術的美容效果。
內眥贅皮是假性內斜視(Pseudoesotropia)的一種原因,應注意與真性斜視相鑒別。
?
內眥贅皮
?
假性內斜視
關于開外眼角的相關問題解答
用于延長外側瞼裂的外眥成形術
Lateral canthoplasty used for lengthening of the lateral palpebral fissure
通過外眥成形術延長或開大外側瞼裂以使眼睛睜得更大的一類手術, 被稱為“外側瞼裂延長術" (Lengthening of the lateral palpebral fissure), 俗稱 “外眼角開大術”,主要用于矯正瞼裂狹小癥、 瞼緣粘連、 痙攣性瞼內翻、 創 (燒)傷引起的瞼裂狹窄等疾病。近年來, 純美容性的外眥成形術已見諸報道。這種手術可單獨實施, 也可與內眥贅皮矯正、 雙眼皮成形等美容性手術一并實施,目的是使受術者的眼睛更大, 更明亮。
1、邢新教授您好我的眼睛比較小有沒有能增大的方法?
答:眼睛比較小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先天性小眼癥,這是一種疾病,其臨床表現除了橫向瞼裂短以外,常伴有反向內眥贅皮、上瞼下垂等體征,可通過開內、外眼角的手術延長橫向瞼裂,有上瞼下垂者,還需要做上瞼下垂矯正術;另一種情況是眼睛看起來較小,但達不到小眼癥的診斷標準,常常是因為有內眥贅皮和單眼皮所致,也可通過開內、外眼角的手術使橫向瞼裂延長,必要時可加做雙眼皮手術使縱向瞼裂增寬,這樣眼睛就變大了。
2、請問什么是開外眼角手術?開外眼角手術安全嗎?
答:開外眼角手術是指將原有外眼角切開,在更靠外側的部位形成新的外眼角,從而使眼睛睜得更大的一種手術。但需要指出的是,新形成的外眼角通常不具備正常外眼角的形態,切開的部分也不具備正常的瞼緣結構(不長睫毛,邊緣不規則或發紅),開得過大者,會出現外側結膜穹窿變淺或消失。因此,選擇這種手術必須慎之又慎。
3、開外眼角后可以使眼睛變長嗎?
答:可以使眼睛變長。
4、 我聽說開了外眼角手術以后外眼角會一直紅而且還會有別的毛病,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
答:發生上述情況的可能性很大,處理這種情況最有效的方法是將切開的外眼角再重新縫回去。
5、 用什么方式開外眼角既能美觀又不會出現其它問題呢?
答:目前還沒有兩全其美的手術方法。
(本文摘自邢新教授的新浪博客)
小編還想和各位求美者說,其實所有眼部項目都是一樣的,由于每個人的基礎不同,選擇的醫生不同、設計的案例不同等因素,術后效果自然也是不同的。所以想要獲得滿意的效果,建議大家多多參考各種案例,并且謹慎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眼綜合設計方案,這樣才能讓自己變成你心目中的樣子呦~想看更多眼綜合案例的寶寶,可直接點擊“在線咨詢”,找我們的美麗顧問就能輕松獲取各種案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