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發量少后枕取不了頭發,不能植發怎么辦啊?
“醫生,我脫發好嚴重的,頭頂都看到頭皮了!但我自己拍照看了看,我后腦頭發也有點稀,這不夠植發啊,怎么辦才好?”
不少發友在咨詢醫生時,習慣在醫生下結論前先給自己“診斷”,各種擔心自己的發量少植不了發,一股子心酸撲面而來……
會提這樣問題的發友,對植發做過功課,知道植發是“后枕毛囊往前調”,提取后枕毛囊種到脫發區域,但對植發又停留在表面……
?/前額禿頂稀疏后枕頭發少/?
/他嘆氣問醫生:還有救嗎?/?
科學治脫已經被宣傳了很多年,越來越多的發友在遭遇脫發時,沒有迷信偏方神藥而是找尋科學生發的方法,這非常好。
但在找尋“科學方法”的路上,有些發友也會陷入誤區——網上自查資料,自己給自己診斷,大面積脫發的龐先生就是這樣一位發友。
脫發的龐先生
龐先生平時喜歡看新聞,看多了新聞里對于偏方秘方的科普、揭秘,就拒絕了親友的“偏方”推薦。
“偏方生發都是騙人的,新聞里都說有人吃何首烏吃到肝出了問題,治療脫發就跟治病一樣,要講科學!”
發際線上移,前額和頭頂稀疏
嗯,這話很科學!
科學的龐先生找到了科學的植發,去認識植發后他認為:植發是從后腦提取毛囊種到脫發區,所以后枕毛囊量要足、脫發面積不能太大,不然不夠種。
龐先生再對比自己的情況:脫發面積不能太大?不行啊,自己前額空了、頭頂稀了面積大;后枕資源夠不夠?不行啊,自己后面的頭發有點稀,不夠啊!
“不能植發!”龐先生下了結論!
側面看,頭發稀疏狀態更明顯
哎呀,難得找到個科學生發的方法,自己竟然不能用!
哎呀,龐先生拍著大腿感嘆!
哎呀,龐先生真的不能植發嗎?
?/后枕毛囊夠不夠植發/?
/“眼見”不一定“為實”/?
貞韓植發從事毛發健康行業多年的尹煒能主任表示:后枕毛囊夠不夠,不是發友說了算,也不是醫生說了算,而是檢測結果說了算。
1、發友說了不算
照鏡子給自己“診斷”,不專業的發友就容易產生“誤判”,這里感覺脫發面積大、那里感覺后枕毛囊少、頭頂到處露白,總之一句話“不夠”!
其實所謂“露白”,可能只是因為頭發剪太短,看到頭皮。又或者拍照片時,因為燈光、曝光,某些區域顯白,誤以為是脫發。
龐先生的后枕部,是不是看起來有些稀疏呢?但只是“看起來”而已
2、有時醫生說了也不算,檢測結果說了算
醫生說了不算,是說你線上跟醫生咨詢,醫生只能聽你口述,得出的結果不精確只能給你一個大概的判斷。
能不能植發,要給醫生發照片或到醫院醫生面對面檢查,這才是權威和準確的。
本來龐先生已經告訴自己“植發沒救了”,但心里又對植發抱有幻想,鼓起勇氣打電話咨詢。
醫生設計了發際線調整和前額加密
貞韓醫生邀請他來院做具體檢查,告訴他:您后枕的資源很充足,如果過度擔心,可以少提取一些毛囊,僅進行發際線前額種植,頭頂不加密。
如此設計,是因為發際線對個人形象影響更大,發際線調整、前額加密后,即便頭頂稀疏一些也不會容易被發現。
需要的毛囊量少了,形象卻提升了。
龐先生植發術后7天
?/植發只選后枕部/?
/“天選之毛”長壽不脫落/?
為什么植發就一定要選后枕部的毛囊?
不少脫發發友對這個問題十分糾結、十分不解,尤其是那些后枕部毛囊資源不足的發友更是感嘆:如果不是只能移植這里的,我早就植發了!
為什么?貞韓植發尹煒能主任表示,是因為自體后枕毛囊天然具有5大優勢:
1、不排異
自體毛囊移植到我們自己頭上,不會出現排斥現象,成活率高、更安全。
2、數量優勢
我們的頭發分布從前往后越來越密:發際線<前額<旋渦<后枕。
一般成年人頭部的頭發大約有8~10萬根,后枕部就有3-5萬根,幾乎占了總量的三分之一,是頭皮其他區域的2-3倍。
植發就是“后枕毛囊往前調”
3、質量優勢
后枕毛囊健康粗壯,移植效果好。
4、結構優勢
脫發主要是因為毛囊帶有脫發基因,受到雙氫睪酮(DHT)刺激影響,毛囊失去活性,毛發變細軟、易脫落,形成脫發。
后枕毛囊基因比較特殊,不受DHT影響、不脫落,被稱為長壽毛囊。
毛囊受DHT影響,導致萎縮脫發
5、高成活
后枕毛囊的結構優勢特性在移植到脫發區域后,原有的特性不會改變,不受脫發區影響,終生不會脫落。
當然你也不用擔心提取了毛囊后后枕部就禿了、不好看了,醫生提取時,是分散性、跳躍性提取,避免集中提取造成整片區域缺失的現象,兼顧取發區和脫發區美觀。
所以,如果你對植發感興趣,也想通過植發遠離脫發問題,不要“自己給自己診斷”自己嚇自己
看完了這篇文章后,小編還有幾個問題想問問大家,大家有沒有想過:植發提取毛囊一次能提取多少?遺傳性脫發可以做植發嗎?植發之后還會脫發嗎?這些問題大家可以點擊“在線咨詢”,得到答案呦!